北川灾后羌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羌族论文,产业发展论文,灾后论文,文化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5.12”汶川大地震,北川羌族自治县经济、社会环境遭受全面打击,百废待兴。而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水平、大手笔重新策划、规划北川县文化旅游产业正是能够实现北川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加快北川县的产业升级,并实现与现代新型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文化旅游产业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中,北川灾后重建、重新启动文化旅游产业将是对北川社会经济带动作用最大的生态型产业之一。
一、北川羌族自治县基本概况
(一)北川羌族自治县灾前概况
北川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北段,隶属于四川省绵阳市,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县辖3个镇、16个乡、278个行政村,总人口16.1万人,羌、藏、回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1%,其中羌族人口9.1万人,是我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区。北川县县政府距绵阳市区68km,距省会成都186km。其行政区划面积2869平方公里,尽管北川县域面积宽广,但是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峰峦起伏,不利耕种。北川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北川县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5.12”特大地震前北川羌族文化旅游产业
2007年,北川羌族自治县的旅游总收入3.84亿元,接待旅游人次56万人。但是北川县羌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就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对羌族文化的利用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没有获得相应的旅游收入,文化旅游产品的质量普遍不高,缺乏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产品。首先,与旅游产业相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羌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佳等问题。文化旅游还没有形成向产业化、专业化发展态势。北川羌族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大禹文化、羌族历史文化、古城古迹文化、羌绣、羌族服饰、羌族音乐舞蹈文化、传统年节习俗、羌族民间文学艺术、神秘的释比文化、建筑文化等等;而这些众多文化却没有能转化为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产品系列。其次,文化旅游产业化水平较低还表现在羌族文化旅游演艺业、出版业、影视业、博物馆业仍处于起步的发展阶段;而以羌族文化为载体的羌族文化旅游商品业的发展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羌族文化旅游商品业还没有形成科研、生产、供应、销售一条龙的体制;形成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机制。
二、北川羌族自治县受灾情况
北川羌族自治县的灾后全县经济损失高达667.1亿元,地震夺去了超过10%的全县总人口的生命,而44倍于该县2007年GDP总和的财产,在地震中灰飞烟灭。
“5.12”特大地震使北川旅游业基础设施、接待设施、游览设施损毁殆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0992亿元,这无疑使本来就很脆弱的文化旅游景区、景点雪上加霜,这些旅游景区、景点在短期内将无法恢复营业。其次,此次地震不但造成了羌族人口的减少,人口的迁移,而且也破坏了部分羌族人民赖以生存的地理、社会、经济环境。最后,此次地震造成游客对购买北川羌族文化旅游产品的旅游安全有所担心,这种顾虑在短期内将无法彻底改变。
三、北川羌族文化旅游产业
(一)北川羌族文化旅游产业构成体系
“5.12”特大地震,不但对北川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景区、景点等羌族文化载体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还减少了羌族人口,也毁坏了部分羌族群众的生存环境。笔者根据对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得出灾后羌族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见表1)。
(二)北川羌族自治县旅游资源
虽然此次地震致使山体移位、河流改道、部分乡镇完全消失,但是北川县的旅游资源仍然丰富(见表2)。
(三)灾后北川羌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优势条件
北川,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县,在此次“5.12”特大地震中“名声大振”,迅速提升了北川在全世界的知名度,这对北川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极为有利。另外,由于地震原因而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必将成为北川羌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又一品牌,再加上将要建造的地震遗址博物馆、国际爱心工程等新项目,这些都将成为北川文化旅游产业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产品。最后,由于县城被毁,北川县城需要异地重建。北川优越的旅游区位条件仍旧,其距离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较近,地处九环线上的客观条件不会改变。且北川新县城的区位条件更加优越,我国政府对此予以高度重视,高水平规划和设计的新县城一定会成为又一重要的旅游资源,成为北川羌族文化旅游的集散中心。
四、北川羌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一)实施文化旅游景区带动
将具体的景区、景点作为羌族文化的载体,以实现文化旅游化和旅游文化化为目标,为羌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灌入持久动力。羌族文化旅游景区、景点是羌族文化旅游产业结构中的核心环节,以它的发展来带动文化旅游住宿、餐饮、演艺、商品业等的发展,形成产业利润环节。实施以文化景区带动整个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文化旅游景区的成功打造,就会吸引大量的旅游客源,客流又相应的直接促进了旅游相关产业和部门的发展,相关产业和部门的发展反过来又增加了旅游景区、景点的魅力。
注重发挥文化旅游景区、景点的典型示范作用,探索以重点扶持带动突破为牵引的创新经验。将禹羌文化、爱心文化等融入以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唐家山堰塞湖、陈家坝地震遗址、北川新县城、西羌九黄山、禹穴沟、小寨子沟、寻龙山景区、药王谷景区、香江湾、青片羌寨群等景区、景点项目为依托,构建羌族文化旅游经济区。优先发展国际爱心工程、“5.12”地震遗址博物馆、唐家山堰塞湖景区、北川新县城、产业园等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北川羌族文化旅游项目和已经具备良好开发条件的项目,对已经开发的羌族旅游景区、景点继续支持,并积极开发羌族文化旅游线路。
总之,北川羌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应该树立文化旅游景区、景点的带动战略。以文化旅游景区、景点为“点”,合理的旅游线路为“线”,通过以“点”带动线,以“线”牵动“面”,最终实现整个北川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北川羌族文化旅游景区、景点的兴衰也将直接关系到羌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成败。
(二)加强产业融合与联动
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在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体验、消费以及旅游者回味等系列组合使游客感觉更具有羌族文化氛围和特色(见图1)。
图1 羌族文化旅游产业链构架图
总之,将民族文化气息渗透到羌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各个环节、各个链条,打造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文化旅游项目,使游客的文化体验由视觉向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延伸,全方位激发和吸引游客的兴趣,赢得游客对文化旅游产品的认同感,增强羌族地区文化旅游的亲和力、生命力和吸引力。
(三)特色化、品牌化战略
1、特色化战略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所以北川羌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要实施特色优势战略。在羌族地区旅游的最大特点就是能感受到地道的羌族风情文化。羌族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史学和美学价值高。北川羌族人民至今仍保留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例如羌族居民精湛的建筑艺术造就了气势磅礴的羌家碉楼式、吊脚楼建筑;挑花刺绣制作工艺形成了独具特色羌族刺绣;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优美的民间歌曲和民族舞蹈;悠扬的羌笛和迷人的羌戏;独具特色的服饰、饮食和婚丧习俗;传统的节庆、礼仪和古朴的原始宗教等,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为羌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这些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主要以旅游景区、景点类文化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商品等为载体(见表3),对羌族文化进行设计、包装和营销,促进羌族文化的繁荣和羌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2、品牌化战略
品牌意味着文化旅游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力能否抢占一个制高点,能否获得相当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否对顾客散发着巨大的诱惑力,这是文化旅游产业能否发达的关键所在。
“5.12”大地震后,新生的地震遗址遗迹等旅游资源和固有大禹文化和羌族民俗文化将是北川羌族地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品牌。“5.12”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灾区,聚焦北川,唐家山堰塞湖又让世人再次认识和记住北川,这极大地提高了北川羌族自治县的知名度,北川灾后重建、旅游产业重振将极大地吸引世人的目光。正是因为“5.12”特大地震、唐家山堰塞湖、禹羌文化的知名度和旅游者对北川羌族自治县的感知和认知,使得上述旅游品牌在北川塑造与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以单个或多个旅游品牌来提高北川羌族文化旅游知名度、美誉度,提升北川羌族文化旅游产品无形价值。
(四)文化创意旅游产品
北川羌族文化旅游产品要具有竞争力,主要还在于开发高附加值的羌族文化旅游产品。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需要通过设计、包装和开发才能成为高附加值的文化旅游产品,才更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羌族风情的展示或表演等,都会不同程度的运用到现代的声、光、电等高新技术和现代设备的支撑。羌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广播电影产业、文化娱乐业、博物馆业、会展业等,运用声控技术和光学技术,强化了模拟功能,增强了旅游景点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地震后,北川仍然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这是发展文化旅游产品创意的优势和基础。要把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特别是培育成精品,就需要创意整合好本土的优势特色资源及文化旅游产品的载体(见表4)。
以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意来带动北川羌族文化旅游产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以某个创意产品为核心带动支持产业群、配套产业群和衍生产业群(图2),从而极大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②。
图2 完善价值系统示意图
目前,对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意,主要体现在对民族文化的整合和包装上。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对本土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创意。而地震之后的北川,可以说是百废待兴。“5.12”特大地震虽然致使北川旅游产业暂时瘫痪,文化旅游产品的载体受损,但是也新生了一批旅游资源。聘请国内外著名旅游规划专家组建课题组,高水平、大手笔科学的编制《北川地震灾后文化旅游产业恢复重建规划》,有效的整合北川县内的文化旅游产品,根据本地区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异,进行开发上的分区、分类、分期指导。编制一套完整、详细、指导性强的羌族文化产业规划,不但对北川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而且也将促进今后北川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而灾后北川重建,聚集世界知名公司、专家等对北川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创意设计和开发,北川人民也勇敢地面对这场灾难,自力更生,坚强不屈投入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再加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等,一定能将北川优势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旅游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五)优化文化旅游产业环境
1、恢复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5.12”地震几乎毁坏了北川所有的道路交通,迅速恢复和重建旅游交通体系或重新规划和设计旅游线路,提高游客的可进入性是北川文化旅游产品实现其价值的首要因素。
2、完善文化旅游产业结构
进一步挖掘文化资源,并以旅游景区、景点为载体,提升文化旅游景区、景点的文化品位,以增强竞争力。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分析北川所有的环境及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深刻挖掘唯一性、垄断性、排他性文化旅游资源,加快资源的产品转化率,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产品;并积极完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另外,加大对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形成科研、生产、供应、销售一条龙的体制;全面促进文化旅游商品业的繁荣,以带动和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最后,进一步完善文化旅游产业结构,对文化出版业、会展业、演艺业、文化娱乐休闲等要加强研究,精深开发,积极营销,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吸引物。
3、出台产业化的发展政策
北川羌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要利用上一级政府、中央政府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政策,争取上级政府对羌族各县文化旅游产业的支持。此外,北川县地方政府出台有利于羌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惩奖分明的规章制度,鼓励和引导羌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加强对旅游公司、企业、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规范文化旅游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文化旅游产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对北川羌族文化旅游产业大力引导和扶持,通过健全羌族文化旅游产业的法制保障,产业扶持等倾斜政策,大力发展羌族文化旅游产业。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对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综合整治文化旅游产业法制的社会环境,另外通过制定以零税收、低税收或其他优惠条件,吸引企业进入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也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显重要。地方政府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体系,研究制定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办法,增强文化旅游商品设计者知识化产权的保护意识,促进文化旅游商品知识产权的保护。
4、促销文化旅游产品
现代的旅游市场已经由以前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因为羌族文化旅游的潜在市场大,但实际规模小,所以要积极促销。北川的文化旅游产品宣传促销,要突出其特色和整体性;在宣传上要突出唯我独有和联合促销原则。虽然“5.12”地震让世界了解到北川,但是也要积极重视北川羌族文化旅游产品的促销,采取多种形式和方式对外宣传促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借助于“5.12”地震影响,积极参与公益性活动、纪念活动、电视节目录制、利用大篷车、百货商场作为旅游宣传窗口、参与旅游交易会和博览会、办好旅游电子商务等方式来扩大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面。其次,聘请知名人士作为北川文化旅游形象代言人。最后,广告是旅游促销最常见的方式之一,通过制作宣传标语牌,导游解说牌、办宣传栏、宣传画等加大户外宣传。同时,利用电视、报纸、网络、书籍、电子产品宣传资料等宣传舆论工具促销,扩大影响。总之,羌族文化旅游产品的促销要将传统的促销方式与现代的促销方式相结合,以扩大羌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5、保护与开发的和谐统一
对羌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为今后更好的开发。旅游开发是手段,文化保护才是最终目的。对羌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为了对它们进行更好的保护。只注重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对文化保护,将造成民族文化的衰落甚至消失。只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而拒绝对民族文化的开发,文化保护也就失去了应有价值,而文化保护会成为一种负担。然而当地居民能从旅游中获益,意识到本民族文化在羌族文化旅游中的开发价值,他们就会自觉的保护与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所以,将羌族传统文化纳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而得以继承、保护和弘扬是完全可行的。将羌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和谐统一起来,辩证的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羌族文化旅游产业带来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五、结论
北川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羌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将羌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就必须对羌族文化进行深刻挖掘,创意开发羌族文化资源,并以文化旅游产品为载体,促进羌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使羌族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推动北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5.12”特大地震灾害虽然暂时阻止了北川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但北川的知名度大大的提升,也新生了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资源,全世界都关注北川的民运、关注羌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所以,北川羌族文化旅游产业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文化旅游产业兼具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四大功能,它是促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文化繁荣的带动型产业。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深刻分析“5.12”地震后对北川造成的影响,积极发展北川羌族文化旅游产业正是将灾后重建、弘扬民族文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它将成为北川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产业联动的最佳选择,也必将形成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这既推动了羌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和谐。新世纪,羌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将成为北川最具有活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
注释:
①见傅晓,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研究——广州中心城区为例,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第16页。
②见人民网安徽视窗,http://ah.peopel.com.cn.
标签:羌族论文; 旅游文化论文; 北川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 北川药王谷论文; 文化论文; 旅游开发论文; 北川地震遗址论文; 景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