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刘月秋1,李秀2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刘月秋1,李秀2

摘要:当前,我国的经济条件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人们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水平,很多新的技术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灌注桩后灌浆技术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本文主要分析了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施工应用;要点总结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同时,建筑材料也在不断的创新,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大型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这给工程的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为了更好的确保建筑的规模和施工的效率,新型的施工工艺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施工的成本较低,同时,施工的难度也不是很大,所以在建筑基坑施工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一、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定义及作用机理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是指过在桩身内预设注浆管,沿管道从桩端、桩侧注入水泥材料,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固桩底以及桩侧,增加各部分的摩擦阻力,同时提高桩体的承载能力、减少沉降的发生。目前在建筑工程中较为常用的有泥浆护壁钻、挖孔灌注桩等。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作用机理主要通过改变桩身的物理受力,可概括为:增强桩端阻力、增强桩测以及阻力减少沉降量。

二、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钻孔施工。注浆孔通常是借助地质钻机成孔的方式处理,距离桩身内部的刚尽管为5—10cm,三孔分布较为均匀,其大体呈圆形分布,间角为120°。钻孔的深度通常不超过0.5m,确定深度的时候,应该由经验比较丰富的钻孔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操作。

2、孔底清洗。一般我们采用的是高压旋喷钻机对其进行清洗,喷射压力的数值应该在3—5MPa之间,采用旋转喷射的双方是对孔底进行全面的清洁。如果排气反水从浑浊变得非常清澈,就可以停止清洗处理,这也为后续的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注浆管制作及安装工艺。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按照其工序内容的差异可以分为多个程序完成,其中最为基础的一个环节就是注浆管的制作和安装。工程中使用的朱监管通常都是采用镀锌管或者是无缝焊接管来处理,其构造通常可以分成三段,如果其制作桩的长度大于50cm,在制作之前就需要对注浆管内的摩擦力和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压力进行十分详细的计算,在对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之后,我们选择了抗压数值相对比较高的材料,此外,为了更好的保证注浆管自身的严密性,在端口花管的位置一般情况下会设置塑料膜或者是胶带对其进行密封处理,这样也就能够有效的避免施工中出现严重的渗漏现象。在进行注浆管安装工作的时候,我们应该充分的结合工程具体的情况以及技术层面的要求对其进行施工和处理。

4、压水试验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压水试验通常也被我们叫做初次注浆,它是注浆施工工艺当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注浆建筑工程压水试验最为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对注浆管的性能进行检查。通常其要在关机柱状浇筑施工完成的一周以后进行。主要是对注浆管路和单向阀门进行处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其平稳的运行。此外还要清楚阀口周围的泥浆沉渣等等,这样就使得混凝土的纯度和抗压程度都能得到非常显著的提升。在进行压水试验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桩端口和塌孔的系数会不断的增大,为了更好的保证注浆管可以顺利的将覆盖层的混凝土冲开,我们应该将试验的时间提前。水压机从2级到3级应该采用逐级上升的方式,根据预先已经设置好的压水量和压水时间等进行处理,直到注浆管完全通畅。水压试验结束之后,要将已经配置好的水泥浆液从高压泵通过预埋管泵入到柱的底部。第一次注浆的压力不宜过大,注浆液的浓度应该逐渐增加,同时还要对注浆管内部的变化予以充分的关注,控制好注浆的节奏,技术人员一定要做好管道具体状况的记录工作。压水试验操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是实际工作中其施工效果的一个重要评价根据。

5、注浆管的下放。注浆管的下方对技术方面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为了确保注浆管的整体性、稳定性和严密性,每一个管段之间对接和配合都应该十分的准确,注浆管的焊接工作中,一定要保证焊接口位置的完整性,焊接口还不能出现非常明显的缝隙,同时,焊接的时候不能出现中断的现象,直到焊接到注浆管的末端。下放注浆管宜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去操作和处理,确保管体自身的质量,同时还要保证其防渗性能。

6、注浆工艺。(1)施工顺序,根据场地地基的硬度不同,需要注意不同事项,当场地土基相对较软时,如果桩之间的距离过近可能会造成浆液串孔,浆液流向钢丝网或者未完成的桩位,对后期的施工程序造成影响。因此应采用间隔法进行注浆作业。(2)注浆,注浆一般分为初次注浆和二次注浆,初次注浆即上述的压水试验,二次注浆是注浆技术的核心操作部分。通常采用2TG60/210双液注浆机,首先将按照一定比例配置好的浆液和水玻璃从不同的管道分别注入孔底,浆液与水玻璃在桩底进行融合,封堵孔底。操作完成后撤出水玻璃注浆管,利用灌注机对水泥浆开始高压灌注,操作过程对注浆速度需要随时调整控制,以免发生溢漏。待水泥浆从气管冒出,封闭出气口同时加压到6MPa,保持压力不变,停止注浆。一小时后方可断开连接管路。

三、应用控制要点总结

1、钻孔施工质量控制。钻孔施工工艺是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基本环节,是保证整个施工技术完成的首要前提。我国针对该项施工工艺制订了针对性的相关规范,规范指出施工人员必须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钻孔尺寸,包括孔径、孔深以及相关系数。从构件上避免后期可能出现的漏孔、塌孔等现象,基本构件的严格控制后期大型操作的关键环节,应给与足够的重视。

2、注浆管设备质量控制。注浆设备一般包括拌料机、注浆泵等,整个注浆流程主要依赖这些设备来进行,对注浆施工的辅助作用意义重大。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相关的设备其规格、型号、是否运作正常进行一一检查,确保注浆技术的高效进行。

3、开塞时间的控制。通常建筑工程设置在浇筑混凝土后3-5d内,在开塞过程中应由专业人员准备记录开塞过程发生的一系列情况,是否应该开启,开启的数目也应结合实际情况准确判断并记录,实时记录与数据的统计对后期施工设备以及操作内容体统可靠参考信息

四、结束语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对工序进行了改进,缩短了工期,但是其在应用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从而能够为其自身的推广创造更好的条件,施工中必须要重视每一个环节的规范性,确保施工的质量以及效果。

参考文献:

[1]熊伟剑.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22:84.

[2]赵艳艳.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5,08:94-95.

[3]连小琴.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252.

论文作者:刘月秋1,李秀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8

标签:;  ;  ;  ;  ;  ;  ;  ;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刘月秋1,李秀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