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友玲
(四川省古蔺县双沙镇白沙小学 古蔺 646500)
【摘 要】由行为科学的研究结果显示,激励很大程度影响着人的行为的发生、动机的强弱。激励教育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小学课程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课堂活动中合理应用激励教育,尤其是情感激励法的应用,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课堂上的教学氛围。本文结合小学语文特点,浅谈激励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激励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小学语文作为所有科目的基础,是学习母语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在儿时打好基础,有便于更好的学习和利用这门学科,也有利于后续更高阶段的学习。对于多数的小学生而言,由于接触的知识较少,生活经验不足,思考能力有限等,导致小学语文的学习存在有一定难度。因此容易造成小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不高,失去从生活中体验语文之美的乐趣,达不到形成和提高文学素养的目的。将激励教育合理应用于课堂,是唤醒学生主人翁意识的一种方法,能够缓解课堂上枯燥乏味的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励教育的广泛应用为小学教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一、激励教育的重要性及特点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全面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中部分死板的方法已不适用用当代的教学。过于严格的教学和枯燥乏味的课堂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以及教学效率的提高,师生关系也容易出现不融洽的情况。激励模式恰恰是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主旨,以关注学生的活动为核心,体现了人性化教学,对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直接作用。换句话说,激励教育能将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和唤醒出来,使学生从“被成长”的状态中产生生命自觉,健康主动地去成长,最终达到学生成人和成才的目标,使学生有所作为、服务社会。行为科学认为,激励影响到人的行为是否发生以及发生动机强度。实验表明,在人得不到激励的前提下,只有不到1/3的能力能在实践中发挥出来;当人得到了充分的激励,则80%—90%的能力得以发挥。所以,科学合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激励教育,使用合适的方法激励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积极参与语文活动、提高文学修养、完善个人品格,是增强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将激励引入小学教育范围内是非常有必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树立激励教学概念:教师将激励教育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合理应用于课堂中。将原有批评教育为主的理念彻底摒弃。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首要目的应是激发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热情,调动对语文的热情。此外,激励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学会自我激励、自我发展,不仅有助于小学语文的学习,对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都会有莫大帮助。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遵循三个原则:内因外因相结合、个体与集体相结合、物质与精神相结合。激励教育要想应用于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就要求教师树立起人人需要激励的观念,因此正处于成长中的孩子们更需要老师恰当合理地激励引导,满足学生需求,让激励成为教师和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必须要树立激励教学理念,从更好地加强吉利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营造气氛:和谐教学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情。教师可以提高在课堂中提问的次数,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增加学生自己讲解机会,便于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锻炼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应用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的将知识展示给学生;渗透“生活处处皆语文”的思想,不再将知识局限于课本,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更深刻的体验。因此,必须要学会营造气氛,从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
3、开展激励实践:首先,课堂激励教学只是激励教学方案的一部分,同时学校应该积极实施课堂之外的激励教学方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等活动,从而提升学生们独立学习和独自思考的能力。开展激励教学实践活动时,负责人对小组成员分配要合理化,使小组成员相互讨论交流,相互帮忙,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这样更使学生减轻了部分压力,增加了学生的团体意识;其次,课堂内外应定期展开小组评比大赛,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适时提高语文教学氛围,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理采用激励方式,并针对现状进行实践;最后,建立目标,定期完成任务,对任务完成出色的小组进行奖赏,对任务完成较差或任务未完成的小组予以惩罚,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更使学生对学习成果产生成就感、自豪感,从而有效激励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树立学习榜样,激励学生们向榜样看齐,营造互相追赶,互相比拼的学习氛围。激励教学是新时代下的新型教学方案,合理应用教学方案到小学的语文教学之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而且会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为轻松愉悦。山东省一小学通过激励教育实践,激发了学生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成功营造了一种积极、和谐、向上的语文学习气氛,使语文教学变得更为轻松,更为高效。相信激励教育在之后的小学教育中会被继续发掘,从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三、总结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因此将激励教育合理的应用于教学中是真正的教学艺术。激励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小学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也对学生日后向着乐观向上的心理发展有所助益。本文通过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方面的应用,有助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科学合理的使用激励教育,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郜安民.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新校园旬刊》.2014.
[2]刘晓梅.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学周刊》.2015.
论文作者:罗友玲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0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小学语文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教学中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积极性论文; 课堂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0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