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能力培养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8.5;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01)07-0020-03
从热力学概念的延伸而论,能力是实际可获得的有用功。一个人做了很多事,但效果不好或不明显,可以说这个人的能力不强。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其必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定义“实践能力”?又如何体现“实践能力”?
结合多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察与近二年来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探索,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能力的基本域可按附表1表述。这些能力是谋生的需要,又是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一、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人才时,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能力与知识的关系问题。它在招生、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专业建设等方面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这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探索与规范的问题。
王国维先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多方面发展教育宗旨的教育家,他极力主张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并重。在知识与知识教育问题上,他认为,教育的作用不仅在于给学生以知识,同时还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要让学生知其然进而知其所以然,这才是学生所需要的“完全之知识”。近百年后的今天,王国维先生的知识观,对我们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能力与知识的关系仍然值得认真借鉴。
这里所讲的实际知识就是能力(包括技能),也就是“知其然”;理论知识就是“知其所以然”。为简明表述起见,以实践能力的概念取代实际知识。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成规模发展的历史很短,轻视理论知识或轻视实践能力的现象有之,混淆或模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其他层次或类型职业技术教育在知识结构与能力标准差别的现象亦有之,而且有的情况还相当严重,这不能不令人担扰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出路。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功有赖于:一方面要认同和自觉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决贯彻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树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与切实实施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观念;另一方面,要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根据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设置专业,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或使用内容合适的教材,采用有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模式和其他多方面能力训练的科目、项目。从总体上来说,前者属于知其然的问题,后者属于知其所以然的问题,两者不可偏废。
从稍为长远和宽广一点的视角看问题,便不难发现,人的一生中能较为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的空间和时间,主要集中在学校中,而其成熟的技能或能力的真正形成是在社会里,是在年复一年的实践过程中累积的。比较而言,学生在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是非常宝贵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多与少、深与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创造或创新能力。
这里没有淡化能力特别是技能训练的意思,相反,要十分重视和定位技能训练的项目及其内容、训练方法、程度和考核标准,并为此而建立良好的校内技能训练场所(包括装备)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便让学生在就业初期就有较为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精神。
在很多情形之下,技术或技能是由理论知识得以运用而转化的结果,但这并非千篇一律,单向法则,恰恰相反,在另外很多情形之下,是技术或技能本身提供了理论发展的巨大空间,蒸汽机的出现发展了热力学理论就是这种例证。因此,理论知识与能力(实践知识)是相互依托、彼此促进的关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更需要处理这种头脑与手的关系。
二、关键能力与其他能力的关系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的能力称之为关键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行业的岗位技术必然向细微化方向发展。基础技术在不同行业中的运用、交叉也愈来愈多。例如电子信息技术、数控技术、微生物技术等将会在许多行业中得到极为广泛的运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内容将会由此引起很大的变化,所以,仅有传统定义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就远远不够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和远程教育手段的发展又将给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带来极大的变化,由此引发的能力需求将更为多样化。应该说,关键能力的培养问题已经十分明显,必须引起人们极大的注意。处理好关键能力培养和专业能力培养问题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专业能力及相关能力的培养是基本的,但只有专业方面的能力,毕业生的发展前景是不光明的,因为,他们缺少了接收创新性知识和创新性能力的支撑潜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适时调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方向、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力求专业技能与关键技能的相接或融合。在各阶段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建设计划中,无论如何都要保持关键能力的一席之地。
除此,还要注意到,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人员面临比较广泛的岗位技术覆盖面要求,除技术操作岗位外,还有技术行政管理、技术开发、生产组织等岗位,他们除了需要较全面的专业性技能之外,较强的社会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专业技能与关键能力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换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时刻注意专业能力的变化和关键能力的发展,以保证学生所需的综合性能力培养。
从实践能力的基本域表述可知,从本质上说,实践能力是由知识运用能力、技术运用能力和生存与发展能力三方面构成,前二者构成职业性能力,后者即为社会性能力。从学生接受教育的时期来看,相对于职业性能力而言,社会性能力是关键能力;从学生就业后所需的能力而言,生存与发展能力成为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能力,职业性能力则成为关键性能力。因此,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学校应给予全面的知识与能力之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在总体上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育原则。
三、能力形成的基本环节
能力的形成是长期训练与累积的结果。与知识的形成一样,能力的熟练需有一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过程。
这里,有必要弄清职业性能力与社会性能力形成的依存关系。这二者从表面看来相互独立,却又互为促进。当今世界没有很强职业性能力的人很难进入社会主流,也就无法获取和丰富其社会性能力。反之,只有很强社会性能力而无职业性能力的人也只能游离于社会主流之外,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手段,恰似生活在空中楼阁,很不踏实。成功的能力形成过程应当是双元并存,职业性能力与社会性能力并举发展。
从三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时间性来说,学生们的能力形成可分为如下三个环节:
1.社会性能力重点培养环节
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的一年级阶段,普遍表现出社会能力较差,诸如,不习惯集体生活,喜欢个人独来独往;不习惯新的学习方法与规律,学习的自觉性较差;不习惯与人打交道,自我中心的思想行为比较突出;不习惯独立生活的校园生活,思念父母、家乡等。在这个时期,除了引导学生上好课外,需要适当的较大量的学生组织(包括各种社团)的建立和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尽快融入温暖的集体,锻炼与体验自己的社会认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表现能力、自我调整能力、独立思考和独立生活能力等。培养有规律的学习生活习惯和爱校、爱专业的感情。
2.技术性能力重点培养环节
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学生的情绪比较稳定了,学习状态有所好转,掌握了较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普遍具有提高学习技能的欲望。这个阶段可持续一年至一年半左右,属于专业技能和其他相关能力重点培养环节,经过教学计划内技能训练,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和各种技能竞赛活动,学生的专业性技能得到了较充分的训练,开始表现出专业能力,学生本身也开始感到自我的学习价值。
3.综合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点培养环节
经过二年甚至稍长时间的社会性能力和专业性能力训练和理论知识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与技能运用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同时,他们已面临就业挑战,迫切需要综合的能力,为应聘创造较为有利的条件,为就业的初期尽可能地缩小学校教育与实际社会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打下基础。为此,以不少于半年的时间作为实施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重点培养环节是很有必要,大有裨益的。
收稿日期:2001-01-25
标签:职业技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