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课前活动逐步显示出了重要性。在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引领下,它能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课前活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课堂效率
以兴趣带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长期目的。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每位教师都懂得英语只有不断重复巩固夯实基础,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但这不断的重复总是同一种模式,一成不变,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厌倦,产生逆反心理,最终“掉队”的孩子越来越多,成为一种恶性循环模式。如何在一节课中短时间,快速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课题学习效率呢?笔者认为:课前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一、英语课堂课前活动的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结合我国英语课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这三项基本理念正好迎合了国家所倡导的任务型英语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动力、手段和目标,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而且是为了运用而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英语的能力。
课前活动,即“3P”教学设计(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中warming-up的角色,能够很好地体现任务型教学法,在课前起到很好的作用。
首先,课堂的过渡——在上课铃响前一两分钟,学生刚刚休息完毕,注意力很难回到课堂,要集中精力上课则需要一段时间的舒缓和过渡,课前活动就是常用的过渡方法,能够使学生较为快速地将思想集中到本堂科目。其次,课前活动多样化——课前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领读单词或者齐读单词上,活动应该多样化,那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再次,引领高效课堂——课前活动应该控制在每节课5-10分钟,这样活动之后教师可以轻松过渡到本堂课的重点内容上,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英语课前活动实例
1.七年级
在上学期,学生们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英语的一切感到既新鲜又紧张,所以七年级刚开始的课前活动不应设置的太繁琐,应该使任务简单化,以规范行为,习惯养成为主。笔者所带班级学生的成绩刚入学时排年级第五名,没有尖子生,中等生比例较大,因此尖子生的带动能力差一些。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笔者有针对性的设计了“课前小领读”活动,即每次随机通过“击鼓传花”或者抽签等方式选出一名学生,让学生走上讲台领读提前自制的音标卡。通过这种大声说英语的方式来有效的缓解学生“迷茫”的紧张感,让学生从“不好意思说”到“敢于张口说”,进一步建立孩子们“学、读、用”英语的自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下学期,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了一个基本认识,正在逐步从“敢读”转变到“会用”,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安排了“课前小对话”活动,即以课本知识为主,让学生走上讲台以进行对话练习,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前提是必须把新学到的单词、短语、句型融入对话中,然后让做练习的学生进行自评,再随机找学生进行互评,最后由教师对每组的练习进行讲评。通过这种对话的方式,培养孩子灵活运用、加深记忆的能力,通过流利的口语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2.八年级
在七年级知识的基础上,八年级上半学期适当增加课前活动的难度,开展“课前小演讲”活动,要求每个人提前准备两分钟的演讲稿,话题自定,脱稿尤佳。演讲完后根据自己演讲的内容提两到三个小问题,然后随机提问两名同学。通过此项活动,既锻炼了孩子们敢于讲英语的胆量,又加深了学生对语法的应用。
八年级下半学期,随着词汇量的积累,学生兴趣的重点偏向了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因此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笔者组织开展了“课前小翻译”活动,课前利用五分钟时间给学生布置一篇阅读,然后随机找两名学生进行全篇翻译,并找出文中的短语和语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阅读的速度,加深学生对词汇和语法的记忆和理解。
3.九年级
九年级上半学期,学生还是以学习新知识为主,针对多数学生写作能力差的情况,笔者积极开展了“课前小作文”活动,挑选历年中考的作文题目为题,让学生根据题目写一篇作文,写的时候要求学生加入一些经典的名言警句,然后由教师进行讲评。通过这种方法,在培养学生口语水平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为中考作文积累一些素材。
九年级下半学期进入了中考的总复习阶段,学生思想紧张,学习疲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态,提高学习积极性,课前笔者安排了“课前小纠错”活动,即以前一天布置的练习册作业为主,让学生自己将错题整理出来,随机挑选一到两名同学轮流上黑板对错题进行讲解,通过分析错的原因让其他同学加深印象,避免重复出错,这种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更能有效地培养班级的凝聚力。
三、对上述课前活动的分析
首先,以上的“六小”课前教学活动都是笔者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的,可以培养学生“我的成绩我负责,他人成绩我有责,班级成绩我尽责”的责任感,既锻炼孩子的综合能力,也培养孩子的习惯养成。这样的课前活动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及与人合作方面都能够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
其次,课前活动的设置是以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为出发点,所以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都应该被发现,被鼓励。当学生完成任务时,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来评价他的好和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从中收获友谊,培养同学感情,师生感情,收获经验,赢得对未来社会工作、生活的信心。
第三,英语课前活动的设置必须完全围绕学生展开,切合书本,适当拓展,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又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上进心,而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重点培养的目的不同,所以设置的活动也不同。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对课前活动的意义、活动实例以及其实际操作方法的分析进行阐述,来说明课前活动的实施虽然仅仅是短短的三五分钟,却在课堂教学及学生英语学习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尤其根据不同学龄段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课前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喜爱英语,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北重二中014030)
论文作者:李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中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7
标签:课前论文; 学生论文; 英语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笔者论文; 课堂论文; 学期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中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