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同志的思想教育观_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同志的思想教育观_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同志的思想教育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教育论文,邓小平同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学习、贯彻《若干意见》的过程中,重温邓小平同志关于思想教育的理论观点,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运用战略思考、长远观点来观察和分析问题,是邓小平同志一贯的思想方法。他说,“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并明确提出,“每一行都树立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邓小平同志总是从坚持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其必要性和基本作用,并把它作为一项战略方针、战略举措,强调必须加强,绝对不能放松和削弱。

邓小平同志认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事业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人”。因此,“做教育工作,人的工作,那是永远不能少的”。基于这一思想,邓小平同志进一步运用全面系统的方法,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性和整体性。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因而,他一再强调,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

在充分肯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性的同时,邓小平同志又强调把教育的重点放在青年一代身上。他指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其中,“特别要教育后代”。邓小平同志曾在多种场合,用“特别”、“尤其”、“首先”等强调语句,来突出对青年一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他语重心长地指出:要教育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首先要向青年进行教育;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邓小平同志认为,对青年一代的真心爱护,对青年一代的真诚引导,表现在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教育上,“要把是非讲清楚,要把利害讲清楚。”这是非,是涉及到我国根本利益的是非;这利害,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能不能达到本世纪目标和下个世纪目标、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利害。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治久安、蓬勃发展的角度来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作用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显示他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祖国的发展前途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命运高度的责任感,这也将激励和促进我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志,树立并坚定搞好这一工作的崇高的使命感。

邓小平同志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这一战略角度和根本利益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并在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于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反复强调,始终抓住不放的。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是颠扑不破的,打不倒的。他认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抓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关于这一点,有三个方面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决不能放弃。邓小平同志指出,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上了,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并未改变,“老祖宗不能丢”,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不能丢。

第二,在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更要坚信马克思主义,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他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不必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第三,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要有层次,要抓主要的方面。他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他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并通过对历史经验的科学分析,反复论证了这一基本思想。他说,过去我们在战争年代打仗靠这个,现在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搞改革开放也是靠这个。当然,对于邓小平同志的思想,我们应有个全面、准确的把握。学马列要精,这“精”,决不只意味着“少”;要管用,也决不是搞实用主义那一套。关键是要“联系实际”,反对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

2.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邓小平同志指出,“要经常用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人民”。加强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教育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因为它“为我们事业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供了保证”。邓小平同志是把四项基本原则当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思想”来认识的,并且进一步指出,在这四项基本原则中,最核心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搞社会主义,就要在“根本问题”上出差错,就要“呜呼哀哉了”。

3.中国历史的教育。邓小平同志指出,“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凝结着灿烂的文明珍宝。一部中国近、现代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威武不屈,奋发图强的斗争史和创业史。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要进行中国历史的教育,不只是一般性的知识的传授,不只是对过去的一种简单的描绘和回顾,其重要意义就在于要坚定这样一个信念:“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中国历史本身是一部教科书,以史为镜,以往的经验教训充分说明,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

4.艰苦奋斗的教育。邓小平同志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它与党的政治路线,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及有专业知识的干部队伍,共同组成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保证。邓小平同志明确要求,艰苦奋斗,艰苦朴素的教育,“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邓小平同志这个思想,是对中国几十年建设中得出的经验所作的科学概括。他进一步指出,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要教育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要加强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艰苦奋斗。”他一贯主张,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更要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5.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邓小平同志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特别关注的是如何使我们的国家建设的强大起来,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一再强调要教育我们的青年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同时,要对青年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教育他们树立全局观念,能够做到个人和局部利益服从集体和整体利益,要有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国家团结起来,使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才能使现代化事业兴旺发达。

邓小平同志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的科学方法和重要思想,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多年来,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尤其是对于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内容,往往把握不准,缺乏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这突出表现在,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缺乏正确的认识,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一种片面的思维模式,即把联系实际理解为抛弃基本理论,以实际取代理论。当前,在我国由传统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有些同志就认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联系实际”“配合形势”,就应把市场、商品、风险、盈利等作为教育的重点。另外,有一些学校出现了随意削减思想理论课的基本课时,或以选修课替代基本课程的现象。这是有失偏颇的。市场经济的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是对立的,向青年学生介绍、传授一些关于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是完全需要的,但也不能以前者取代后者。更进一步说,在校的青年学生毕竟不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市场经济的理论及其要求,并非完全都适用于高等教育。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不能被淹没和压倒的。当然,对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也不能采用僵化的、教条主义的态度,更不是要摒弃实际。加强联系实际,这将有益于思想理论教育的丰富和发展,也有助于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邓小平同志对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提出了“经常性”、“一贯性”的基本原则。这既是对历史经验正反两方面的科学总结,又是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要求。

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句话,人们已经非常熟悉了,但对他如何得出这个论点,如何分析造成这个失误的原因、以及如何吸取教训并改进工作这些方面,往往学习得不够,领会不深。邓小平同志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对年轻娃娃、青年学生教育不够”、“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形成这些失误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太差,表现为“缺乏一贯性”,“不够一贯”。这既为以往的失误指出了症结所在及要害,又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贯性”、“经常性”的基本原则。这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

如何有效地对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个需要探索和思考的课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重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举国上下“一心一意”抓经济、搞建设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不要,怎么搞,就成为一个新问题。多年来,人们(包括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着“忽冷忽热”、“忽上忽下”的毛病。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当出现社会不安定因素时,思想政治教育被提到一个突出的位置,反之,则似乎可有可无。这种思想观念上的认识误区,已在实际生活中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我们应吸取深刻的教训。冷静思考,认真分析,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一贯性”要求,是多么的重要和迫切!我们应少一些感叹和抱怨,也不要拘泥于责怪和遗憾,从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认识自身和本职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努力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贯性”、“经常性”原则,并制定和确立一些具体规划和措施,切切实实搞好这项工作。更进一步讲,坚持“一贯性”原则,还具有另一方面的意义,即为开放的中国树立一个正确的形象,不要给人一种印象,似乎中国一谈要加强思想教育,就是“意味着要收了”。思想政治教育是经常性的,贯串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的始终。

邓小平同志运用战略思考以及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方法,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这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邓小平同志近年来反复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邓小平同志关于“四有”的思想,有两个突出的方面:第一,强调理想和纪律,第二,强调青年和下一代。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历来提倡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有理想,有纪律,这两件事我们务必时刻牢记在心。他还就理想和纪律分析了其内在的相互关系,认为有了理想,还要有纪律才能实现;而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理想和纪律,两者相辅相成;如果没有理想和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革命、建设、四化都是不能成功的。邓小平同志在分析理想和纪律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有理想的重要意义。他把理想看作是人们的精神支柱,明确指出,理想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要搞共产主义。无论在多么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就能战胜千难万险,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邓小平同志对“四有”层层推进的深入分析,是紧紧联系青年一代的培养教育的。邓小平同志在科学概括多年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强调有理想的意义,充分体现在要求青年一代树立崇高理想的深远历史意义上。他明确指出,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他多次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这是邓小平同志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一个基本点、出发点和归结点。邓小平同志说过,培养教育人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人的因素重要,“但这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

邓小平同志的思想政治教育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既是实践发展的产物,也是邓小平同志独特的理论创造方法的成果,认真学习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科学方法,是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的。

标签:;  ;  ;  ;  ;  ;  ;  

邓小平同志的思想教育观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