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和人民需求,教育部于1998年设置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由此,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就得到了极大的改革,社会管理体制也发生了极大的改观。因此,为了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水平,本文将研究该专业的专业建设,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正确的培养方向,设置专业培养目标,从多个方向分析如何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问题;建设思路
通过对社会情况和高校专业设置的调查,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供需关系进行分析,在高校中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对社会来说是一个机遇,对教育事业来说是一个挑战。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要求逐步提高,这就导致了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紧缺,因此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我们应该正确、科学地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加强对该专业的建设,解决在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为我国的建设输送专业性人才。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概述
在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主要借鉴了国外的该专业的管理建设方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建立了多个公共事业机构,主要包括文教、体育、环保卫生、社会保险等等。这就导致社会事业管理人才的稀缺,于是就促进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专业的设置。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特色和规模,多个高校设置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且也覆盖了专科、本科、研究生等,成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系统。该专业主要通过理论技术和实践等方式去培养专业型人才,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完整的学习,学生在毕业后就可以在相关的公共事业管理部门进行工作。经过长期的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细分出了多个方向不同的专业性课程,针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专一性的培养,提高了人才建设的有效性。
2存在的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起源在国外,我国对该专业的建设主要参照国外的建管理建设方式,并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这就导致了各个高校对该专业的建设仍存有一定的问题,在课程设置、师资配置、学生教育中会逐渐的凸显出来。
2.1课程设置不科学,师资力量小
在一段仍有许多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设置存在问题,并且对该专业的建设也不够重视,更有甚者会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其他管理专业混为一谈,在培养人才时就缺少了一定的专业性,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缺乏重视。这就会导致教师资源的分配不均,在课程设置方面也比较随意,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需要一定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有些学校还会在课程设置时忽略了对实验教学的设置。
2.2培养目标不明确
虽然近几年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也得到了较大的改革,发展速度也有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缺乏一定,专业建设经验,有一些高校就会对专业的发展前景了解的不透彻,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也比较模糊,设置专业时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2.3就业前景不乐观
由于学校对该专业就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就导致了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有一定的认识误差。大多数学生认为在毕业后就要去考取公务员,进入国家单位或事业单位,但是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种类比较少,虽然对人才有一定的缺口,但是总的需求量与其他专业相比是比较小的。现阶段我国有10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毕业季,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对人才的需求量是远小于招生人数的,这就导致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出现了问题。
3建设思路
3.1突出专业特色
而现阶段有许多高校对公共省里专业的建设没有满足教育部的要求,专业方向划分模糊,并且有许多学校都是以本校的专业特色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设置。这就导致了该专业专业方向设置模糊,综合性大学和非综合性大学对该专业的,定位也有所不同。从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角度来看,该专业主要有培养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两种方向。但是由于课程设置、教师、学生等相关因素的制约,在培养研究型人才时具有一定的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许多大学在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时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业的设置是为了让学校以学生自身条件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现状,灵活的改变该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向,真正的发挥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的优势和本身具有的社会价值和潜在价值。
3.2优化课程设置
各个高校在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不同课程时,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系统性。为此,在2003年的全国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会议上,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有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意见,把基本课程囊括为八个主干课程。但是在现阶段,仍有许多高校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其他管理专业混为一谈,在核心专业课程、基础课程、公共课程的选择和设置上都存在许多问题,没有突出本专业的特色。学生在就业时就比较缺乏就业优势。
为了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上面提高科学性合理性,对课程体系进行一个整体的优化,确保核心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课。设置更适合本专业分支的课程,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成为一个整体,形成本专业的设置特色。为了解决在课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在设计课程时首先要明确从大一到大四学生的学习内容,对必修课,选修课,专业课和公共课的比例进行调整。其次,专业核心课的设置一定要突出本专业的特色,要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和学校优势。最后,课程的难易要由浅入深。强调理论学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增加学生实践学习的机会,为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3.3充实师资队伍
我国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面的教师数量是比较少的,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体育、文教、卫生的课程的设置是以公共事业管理为基础,这就需要教师掌握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高校设置时往往是以学校现有的管理专业、社会专业、经济专业为基础的,很大程度都要依赖这几个相关专业的教师,专业型教师的数量非常匮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质量,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就需要充实教师队伍,引进相关人才,学校可以聘请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人才来学校为学生进行讲解,定期举办内容丰富的讲座,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课程培训,与其他学校的老师共同进行学术探究,或者出国深造,通过多个方面解决师资问题。
3.4夯实实践教学
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需要具备相当的实际工作能力。但是有许多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环节设置比较不合理,一般只有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调查三个环节,无法满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单位仍处于变革时期,学生在实习时难度就比较大,往往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在真正的参加工作时就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学校应该在社会的多个领域中的多个环节设置不同的实习岗位,无论是城市还是乡下,无论是文秘、营销、事业单位、街道办事处、党政机关、社区还是福利组织,都要设置相关的实习岗位以供学生选择,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提高自身的就业优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作用。在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领域里,需要各个高校为社会输送专业型的人才,并且要逐步的提高教育质量,改善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稳步的提高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水平,缩小与外国公共事业建设的差距,形成适合我国发展的独具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
参考文献
[1]宋琪,方永恒.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8(4):143-146.
[2]李跃平,黄子杰,瞿书铭.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3-35.
[3]马万民.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18(4):110-112.
作者简介
董晶晶,性别:女,籍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学历:本科。
论文作者:董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3
标签:专业论文;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公共事业论文; 多个论文; 人才论文; 学生论文; 这就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