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困境论文

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困境论文

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困境

文/王 红

摘要: 在社交媒体中,自我呈现的困境,除了个人的、家庭的和社会的原因,还需要从媒介层面进行考量。本文从社交媒体的特性与自我呈现、社交媒体的使用与自我呈现,以及社交媒体与自我呈现的矛盾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了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行为。

关键词: 社交媒体 自我呈现 困境

“自我呈现”理论来自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对戏剧表演的观点,其原理从舞台演出艺术引申而来。“自我呈现”理论认为,每个人在社交场景中都会存在自我展示或是表演的现象。个体向他人呈现出的“自我”是经过修饰和雕琢的,是个体希望在他人面前维持或装扮的一种形象。个体会持续在他人面前进行表演,以引导和控制他人对自己这种形象的认知。如今,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际交流的重要工具,由于社交媒体符号性的特点、社交功能的拓展与受众的社交心理等因素,使得人们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遇到困境。

一、社交媒体的特性与自我呈现

1.社交媒体的工具属性。 随着“互联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显现新形态,网络社交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网络平台出现社交化倾向。社交网络除了满足人们社交的需求外,还提供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在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社交应用需求价值白皮书》中,对中国社交应用的用户需求进行研究,发现有社交UGC的用户行为涵盖上百个需求,其中7个最为核心,即荷尔蒙需求、工具性需求、孤独感减少的需求、自我表达需求、炫耀需求、发泄需求和自我提升需求。

2018年1月,比亚迪华为联合打造的全球首条无人驾驶云轨正式开通。该“云轨”项目的无人驾驶系统已经达到无人驾驶四个等级中的最高等级——全自动无人驾驶(UTO),可实现全自动运行,并且还具有安全追踪间隔最小、断电无人驾驶、自动诊断、休眠唤醒、客流实时监测、人脸识别等多项功能。

2.社交媒体的社交属性。 在场者通过媒介显示其存在,媒介中的人相对于在场者来说是缺席的,但与他们的交流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手机通讯录、QQ、微信、微博的联系人成为个人的社交网与安全网,手机象征着他们的存在,象征着与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连接,携带手机能给予人们更多的安全感。在各国众多的社交网站中,美国的Twitter、Facebook;中国的微博、微信;韩国的Cyworld、me2day;俄罗斯的Vkontakte;西班牙的Tuenti等社交网络成为几亿人每日生活中的一部分。虽然不同的社交媒体运作稍有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通过网络载体把人们连接在一起,人们通过信息的传播和沟通形成不同的团体,个体在虚拟空间获取成就感和价值感。

3.社交媒体的防护属性。 媒介是人们在公共场所的“防护盾牌”。欧文·戈夫曼在其《公共场所的行为》一书中说,“落单的人很容易给人这样的印象:他处于病理状态;然而,尽管举止不妥当,在一起的几个人却不会给人有病的印象”,“一般认为,只要两个人在交流、在邂逅,无论他们做什么,无论看上去多么深奥、费解,那都不神秘。这正好说明,与另一个人在一起时,个人总觉得自己能搞各种滑稽古怪的动作,因为他认为,只要和另一个人接触,旁观者就会觉得,他的精神健全是有保障的”。在某些场合,为了避免尴尬和误解,人们时不时用手机打电话、发信息、上网,这时,使用手机被默认为和另一个人在交流,无论他在看什么,各种古怪的表情和动作都是可以被理解的。

1.符号的选择。 一个人在只有文本内容的媒介中表现自我时,不是通过自己现身,而是通过自己的言语行为而被别人所认识。在社交网络中,个人通过头像、昵称、签名、发布内容和与他人的互动等,建构自己的在线身份和控制自我表现的相关因素。因此,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者传递的信息是有限的,并且社交网络中的传播符号往往是碎片化的、跳跃式的,一段文字、一句语音、一张图片、一个表情构成了网络交流的方式,导致了传播者传递信息的不完整。由于网络社交缺失非语言符号,更易使传播者有意图、有策略地进行自我呈现。

二、社交媒体的使用与自我呈现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企业实现发展方式转型、增强发展后劲、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3]。鼓励企业创建市级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研发平台,创建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增加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2.面向私人领域还是公众领域? 社交媒体形态多样,虽然都具备社交的功能,但对媒体与社交方面的侧重不同。比如,微博是广传播、弱关系,是侧重媒体属性的社交媒体;而微信是窄传播、强关系,是侧重社交属性的社交媒体。人们在享受社交媒体带来的个性化信息传播的同时,个人信息泄露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智能化技术被广泛使用在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当中,极大的提高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工作效率。智能化技术能够将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相关理论充分结合在一起,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并且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社交媒体与自我呈现的矛盾

1.人性化自我还是社会化自我?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社会是一个大舞台,而人生就是一出戏,每一个人都竭力在自己的“观众”面前进行表演,以赢得认可。他说,以某些身份进行的戏剧化表演是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因为其中的某些行动,既对完成这种身份的核心工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手段,同时在沟通方面也非常适合于作为传递表演者所声称的品质与属性的手段。例如,一些明星喜欢在微博发布自己生活工作的照片或视频,既展示自己工作努力、形象靓丽的一面,又可以保持与粉丝或媒体的热度。

作为个人,我们都有反复无常的情绪,但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如政府官员、教师、学生、军人等在社交媒体中的情绪化表达,就会让读者与其身份相关联。例如,在2019年6月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郑文锋贬低“四大发明”事件中,郑文锋在课程QQ群和学生讨论论文选题时称,“四大发明在世界上都不领先,也没形成事实上的生产力或协作”“中国古代没有实质上的创新”。随后,有学生提出质疑,并将聊天记录截图发在某问答平台。7月16日,电子科技大学发表声明,认定郑文锋有师德失范行为,并取消其教学工作,停止其研究生招生资格,期限为24个月。此事件迅速发酵,社会反响激烈。尤其是对郑文锋的言语与其社会角色、学生的言语与其社会角色引发争论,同时又被媒体过度放大,致使双方陷入与其社会角色引起的期待的对峙困境。

3.身份的认证。 社交网络中呈现的自我往往是想让别人看到的部分,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自我可能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网络社交非语言符号的缺失导致网络交往环境的复杂,甚至出现网络安全问题,为了增强社交属性,保持用户的相对稳定,提高账号的辨识度,微博对昵称的修改次数进行了限制,一些社交网站采用“头像认证”与“身份认证”双重认证来确保网络交往环境的真实性。

2.技术的修饰。 人们对网络中展示作品的一些软件的实践与探索,也是自我呈现与自我认知的过程。在社交媒体的使用中,人们可以轻松地借助技术塑造自己的形象,如通过头像和昵称的设置、照片的美化、文字的处理、视频的剪辑等,打造各种风格的自我,并能及时分享到各种社交平台。

朋友圈很难完全私人化,如微信团队在朋友圈中推送广告和个人动态广告,使得展示日常生活的朋友圈被大量商业广告所淹没,朋友圈的社交圈子定位随之发生变化;但是朋友圈也同样很难完全公共化,因为微信整体的生态就是偏向私密化,就微信平台整体而言,仍是圈子化的社交网络,原本私密性的朋友圈同时又具备了公共属性。例如,中国人民大学2015级研究生郝相赫事件就是朋友圈信息泄露的典型事件。原本只是在社交媒体上的个人表达,被网络用户关注到后,进而截图、转发,成为一个公众事件。社交媒体无法消除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界限,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未来社交媒体的角色定位应该是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共存。

3.量化自我是真实的认识自我吗? “量化自我”由英文“Quantified Self”直译而来,最初由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发起,是“运用技术手段,对个人生活中有关生理吸收、当前状态和身心表现等方面的数据进行获取”。量化自我的过程是数据收集-数据可视化-交叉引用分析数据等。首先使用计算机、便携式传感器和智能手机等记录、测量、量化人体日常生理活动、状态,通过网络将这些追踪和记录的运动、睡眠、饮食、心情等个体行为上传到移动互联网终端,个体再通过手机、电脑等对数据查看和分析,通过各种数据指标来研究、分析自身,实现个体相关信息数据的可视化及与其他数据的交叉互动探索。这些个体相关信息不仅包括“体重”“脂肪和肌肉”“血压和血糖”“运动量”“睡眠和休息时间”“消耗食物卡路里”“压力指数”“血氧饱和度”等,同时还包括个体的认知,如“体验”“印象”“感觉”等。

在教学中,要充分使用“班班通”多媒体。由于在课堂上要留足学生的自学时间,教师掌握的时间就相对减少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创造力,就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还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在“启”中合理运用电教手段,可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激情;在“读练”中巧用,能扫除阅读障碍有助于理解词义、句意;在“知”中运用电教手段,能强化教材重点,突破难点;在“结”中运用电教手段,可以巩固、加深对教材内容的了解。

随着社交媒体与大数据、传感器等技术的结合,它将成为极富个性化的信息内容的提供者。这些信息内容使得技术可以回答大量关于个体的私密性问题。社交媒体通过数据、表格和图形等方式使用户深入了解个人数据。比如,微信运动计步功能用数据记录运动,并在朋友们的共同参与中督促自己,使参与者更好地调整习惯改善健康;还有微信里一些英语学习类的公众号等,通过建立个人学习的预期系统,可以看到自己每天的积累和进步,坚持在朋友圈打卡还会得到奖赏。量化成为一个理念,一种工具,将“量化自我”的数据与监督、进步、成功联系起来,用数据说话,精细化控制地认识自己、管理自己,但过度依赖数据也会产生负面影响。首先,量化自我的数据并不一定完全真实,不同监测平台测量的数据会有差异;其次,对数据的过分信仰很可能忽略了心理上真正的需求,当人们过分关注关于自己身体的各项数字时,容易在数据中迷失自我,思维变得机械化;最后,量化自我的数据只是提供了相应的信息,不能代替专业指导和建议。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斯图尔特.沟通之桥[M].王怡红,陈方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美)欧文·戈夫曼.公共场所的行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3](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任锟.公共领域还是私人领域——当前微信朋友圈的角色定位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08).

[5]胡德华,张彦斐.量化自我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7(11).

作者系商丘师范学院广告系主任

标签:;  ;  ;  ;  

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困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