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预后相关因素及对策论文_吴雪,刘玉平,楚娟,黄玉晶,孙龙全

鸡西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鸡西 1581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预后相关因素,并总结其临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均采取积极治疗,根据其疾病结局,最终死亡患者作为死亡组,最终存活患者作为存活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检验指标等,总结急性心梗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防对策。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与患者发病就诊时间、梗死部位密切相关,就诊时间越短,预后越好;前间壁梗死病死率最高为57.1%,预后最差。另外,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是导致AMI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结论:急性心梗影响预后的因素较多,患者年龄越轻、就诊时间越短、慢性病史的危险因素越少预后越好,死亡率越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影响因素;预防对策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冠心病患者增多,人们生活压力大、节奏快,易突发急性心肌梗死(AMI),AMI已成为近年来临床常见急重症,是冠心病患者致死的首要原因,发病率有升高趋势,且趋于年轻化。AMI一旦发生,病情危急,脑部供血供氧不足,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导致患者死亡[1]。尽管目前临床溶栓、支架等治疗可以挽救绝大部分患者的生命,但临床死亡率仍较高。故其早期诊断、治疗及用药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本文以我院收治的部分病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预后相关因素,并总结其临床对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45例,患者年龄46-71岁,中位年龄62.8岁。入院前表现为AMI典型的心前区疼痛、胸闷,部分患者放射至背部、上肢等。入院心电图检查示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的ST段抬高>0.1 mV;心肌酶显著升高,符合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入院时平均就诊时间8.2h,造影检查示前壁梗死25例,下壁梗死17例,后壁梗死10例,前间壁梗死28例,多部位梗死22例。积极治疗,61例患者存活,31例患者死亡。最终死亡患者作为死亡组,最终存活患者作为存活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检验指标等,总结急性心梗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防对策。

1.2 方法

病史资料:调查所有患者是否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病史,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以上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分析发病就诊时间、梗死部位、治疗方法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之间的关系。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威胁人群健康的疾病之一,冠心病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死亡率高,预后较差。尽管目前临床溶栓技术可提高冠脉再通率,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但影响AMI治疗结果的因素较多,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及对策,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 3]。

本次探究结果显示,发病后就诊时间对预后影响较大,发病6h以内就诊的患者,死亡率仅为16.0%,随着就医时间的延长,若发病24h以后就诊,其死亡率高达58.3%。故临床为提高AMI患者存活率,需引导患者尽早就医,一旦因情绪激动等原因引起心前区疼痛需立即就诊[4]。我们有理由认为,AMI患者溶栓的最优时间是发病后6h以内。吸烟有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的作用,另外,高血压、高血脂也对冠脉再通产生不利影响,均为AMI高危因素。前壁或下壁梗死的患者的临床结局病死率高于其他室壁梗死[5]。因为前壁定左心室收缩功能,故前壁梗诱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几率更高[6]。

综上所述,急性心梗患者临床治疗预后与患者就诊时间、梗死部位及心血管高危因素有关。临床上,患者发病后尽快就医,溶栓治疗的成功率就高,病死率低。尽早确诊梗死部位,有利于为溶栓治疗做好充分准备,改善预后。日常生活中,降低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心脑血管高危因素,可降低AMI发生几率,降低死亡率。以上预防对策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MI患者预后。另外,本次探究未对年龄、性别、治疗方法做具体探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曾小茹,方长庚,王俊容.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8):919-920.

[2]杨丽琼,张红耘.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M].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61-63.

[3]陈鹏,邢大伟,李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M].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2):2418-2419.

[4]宗文仓,孔令军,冯晓云,等.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预后的影响[J].临床荟萃,2011,22(11):74-75.

[5]荣继平.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6):32-33.

[6]刘广倩,姚国新,徐永祥.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医院,2011,11(9):19-21.

论文作者:吴雪,刘玉平,楚娟,黄玉晶,孙龙全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  ;  ;  ;  ;  ;  ;  ;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预后相关因素及对策论文_吴雪,刘玉平,楚娟,黄玉晶,孙龙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