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在肺癌患者放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论文_李淑杰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5)

【摘要】 目的: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在肺癌患者放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收治处于放疗期间的肺癌患者9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肺癌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循证护理。对比2组肺癌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能改善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 常规护理;肺癌;放疗;循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273-02

肺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是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通过放疗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并发症(如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和皮肤炎症等)[1]。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与个人技能,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与护理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是目前护理科研最好的依据。本文通过对肺癌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4月—2016年11月)接受治疗且处于放疗中的肺癌患者(96例),随机将所有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排除有语言交流障碍、神经疾病史的患者)。

对照组:男性患者占有28例,女性患者占有20例,年龄属于34岁~68岁(47.63±3.58)岁,病程时间在5个月~31个月(17.61±4.63)个月。

观察组:肺癌患者中男患者30例,女患者18例,年龄范围在35岁~70岁(48.64±4.21)岁,病程时间6个月~35个月(18.53±4.26)个月。

2组肺癌患者各项基线资料均无明显差别(P>0.05)。

1.2 方法

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其中对肺癌患者的护理方面包括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与合理饮食、不良反应护理、日常生活护理等。

观察组——给予本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具体内容包括对处于放疗中的肺癌患者的饮食护理、皮肤护理、放射性肺炎护理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与SAS(焦虑自评量)进行评估(分数越低表示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越佳,0~100分),并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调查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用t进行检验;2组肺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用百分率(%)表示,并用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2组肺癌患者各项指标存在差别(均采用SPPS20.0处理)。

2.结果

观察组肺癌患者抑郁程度与焦虑程度评分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明显处于优势(P<0.05),具体结果如表所示。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对比2组肺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其中观察组患者不满意占有3例,基本满意占有18例,满意占有27例,总满意度占有45例(93.75%)。

对照组肺癌患者对护理不满意12例,基本满意13例,满意23例,总满意度36例(75.00%)。

据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75.00%(P<0.05)。

3.讨论

常规护理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护理方式,由于肺癌的治疗困难,痊愈率偏低,在对其采用常规护理的过程中,常常因对患者病情与特征的分析不够,导致护理达不到理想效果。循证护理是由护理人员与主治医生等工作人员,根据肺癌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患者自身因素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不良反应与情绪等),进行分析与总结,并为其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2],具体情况如下:

(1)饮食护理:针对放疗期间的肺癌患者,护理人员需注意调节患者饮食,搭配合理,以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维生素含量多的食物为主。若患者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3],需嘱咐患者在放疗前2h禁止进食,放疗后需以温和不刺激的食物为主,避免同时食用热食与冷食,减少对胃黏膜刺激,减少呕吐、恶心症状的出现。

(2)皮肤护理:由于肺癌患者放疗次数增多,使照射总剂量增大,患者皮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如色素沉着、瘙痒、破溃、红斑、湿疹等)。嘱咐肺癌患者可适当在照射区涂抹保护剂(如维E霜),穿棉质衣服,并叮嘱患者避免在瘙痒时搔抓而导致皮肤抓破[4]。

(3)放射性肺炎护理:在患者放疗结束后,肺癌患者多伴有胸闷、低热等症状,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痰中带血、呼吸困难、持续性干咳等现象,且出现弥漫性片状密度增高影,若放疗剂量超过耐受范围时,则会出现放射性肺炎[5]。此时,需立即停止放疗,给予其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并持续低流量吸氧,针对体温升高患者可给予物理降温,抗炎药物支持。

观察组肺癌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中SDS(36.63±3.14)分、SAS(34.53±4.47)分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处于优势(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针对处于放疗期间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明显改善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邱娟.循证护理在预防小细胞肺癌患者胸部放疗并发症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15):146-147.

[2]王慧.肺癌患者放疗期的心理护理研究[J].药物与人,2014,27(11):244-244.

[3]沈晓燕.肺癌患者放疗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27):302-302.

[4]罗海霞.老年肺癌患者放疗期间护理体会[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29(3):250-251.

[5]罗苑玲,程锡芳,余玲玲.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36(16):2476-2478.

论文作者:李淑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在肺癌患者放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论文_李淑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