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图写话现状分析
缺陷一:事件老旧。
图展示的内容旧,学生写得旧,写来写去就这么几件事,什么自然美景、乐于助人、拾金不昧、动物王国等等,这些高度雷同、缺乏新意的图片,很难激发起学生写作的欲望、冲动,让学生在图画面前瞬间无语。
缺陷二:审美缺失。
我们小朋友在看图写话中所看到的图片几乎都是黑白的,很难让人产生审美体验。再加上如今孩子对于绘本、各类书籍的接触早已提前到学龄前,有些孩子早在两三岁时就开始阅读大量的绘本,可以说审美体验较之过去大大提高,因此要孩子们要在缺失美的体验前提下写出美的话语,体现美的情感,表达美的意愿,符合美的评判标准,不写“神话”真是很难做到。
缺陷三:表达空间狭窄。
在看图写话的题目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一些类似的提示语:“什么时间,在哪儿,图上有谁,在干什么。”这些看似好心的提示虽然为孩子们写话搭出了一个基本的支架,但是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表达、特色表达又从何谈起,如何落实呢?
针对这些问题,恰逢自己又从一年级开始进行语文教学,我则尝试用一些新的方法试图帮助学生解决在看图写话中出现的难题。
二、看图——图中的世界很精彩
看图写话,先要“看”清楚才能“写”明白。也就是说“看图”是完成“写话”的基础,是激发学生兴趣、主动表达自己看法、观点的基石。因此,选择精美的、学生喜欢的图画非常重要。刚才我们也提到,如今的看图写话提供给学生的“图”内容陈旧,缺乏童真童趣,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孩子们写话的冲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我们在选择看图写话的资源时,选择一些紧扣学生心理特点的、让孩子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的素材,那么我想,我们的教学效果会大大提升。
三、如何去寻找适合看图写话教学的素材呢
1.在教材资源中去选择。
2.在经典绘本故事中去选择。
3.在生活场景中去选择。
4.写话——我的表达我做主。
以上内容,我们侧重讲述的是看图写话中激趣、寻找好素材的问题。
四、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看图写话呢
1.微信班级群,全班齐展示。
在实际教学中,我采取了“每周一会、每周一练”的活动。“每周一会”这里指的是我班周末开展的“周末故事会”,每周一练指的是每周进行的一次看图写话训练。有老师可能会有疑问,写话就写话,为什么还要把讲故事牵扯进来,有意义吗?当然有意义。故事对于儿童来说,总是充满了吸引力。讲故事的孩子在准备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故事的内容进行熟练的叙述,对故事的主旨有准确把握。再通过不同角色语气变化的朗读训练,学生的语感、朗读都不经意地得到了训练,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听故事的孩子也收获满满,他们听懂了故事,理解了内容,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词汇,其实就在为看图写话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2.多种方法,多元表达。
在看图写话教学中老师们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是: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推断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关注故事中的人物,了解图画反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写话。这样的教学手段对于看图写话来说还未免有些粗糙,有些浮于表面。为此,我觉得在教学中尝试以下方法,可能会对教学有所帮助。
(1)抓要素,练句子结构。不论单幅图还是多幅图的看图写话,基本句子结构是训练要点。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大多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要素上进行表达,将这些要素落实到句子结构上。低年级的句子有基本句和扩展句两种,从最开始的基本句“谁干什么”(“谁是什么”,“谁怎么样”),一步步扩句,增大难度,到“谁在哪里干什么”,再到“谁怎么样地在哪里干什么”。我们要花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用几句话把内容写清楚、写通顺,并引导学生准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扎实地掌握句子结构与标点符号使用的规则。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句式训练,最终为写段、写篇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
(2)思维导图,练内容逻辑性。有的学生在看图写话中写着写着可能就忘记了自己开头写的什么,接下来还要写什么,结果内容常出现颠三倒四、前后矛盾的情况。为了便于学生记住自己观察的内容,可以借鉴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写话内容更具有逻辑性。
(3)加对话,丰富想象力。指导学生看图写话还可以引导他们通过想象丰富表达。那么如何训练想象力呢?我觉得在一年级,可以让孩子结合图片内容想象角色之间的语言,例如角色可能会说什么,会心里会说等等,把语言写好,故事就会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儿童的视角是独特的,他们眼中的世界是如此地绚丽多姿;儿童的内心是丰富的,他们的心里总有许多许多独特的感受是我们成年人无法超越的。愿作为儿童成长点灯人的我们,能够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点亮明灯,让他们言为心生。
论文作者:胡雨菡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9月总第3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看图论文; 内容论文; 学生论文; 故事论文; 很难论文; 图画论文; 句子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9月总第3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