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5032219850102XXXX
摘要:路基是道路工程的基础,路基支撑着道路的各个结构层,为车辆在道路上能够正常行驶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所以路基对整个道路的使用性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土方路基施工中,压实度是其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检测指标。压实度是否达标,将对路基工程的质量评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影响土方路基压实度的因素有很多。
关键词:城市道路;路基压实度
经济水平的提升,车辆在不断增加,造成了城市道路的拥堵,针对该现象,国家加快了对道路的建设,不断拓宽城市道路。然而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路基的压实控制是影响道路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道路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经常由于路基压实程度不到位,而造成了道路质量达不到相关的标准,严重影响了我国道路质量安全。压实度是路基施工质量主要检测的关键指标之一,路基压实质量不达标,会造成的路基沉降、路面断裂等严重的质量问题。
1道路路基压实的意义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由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道路车辆在不断增加,对道路宽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加快了对道路的建设。要想提高道路建设的整体质量,需要在建设施工中做好对道路路基的压实控制,使道路建设的质量能够符合国家道路建设的相关要求,从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此外,道路建设过程中做好路基压实控制,能够保证人们日常出行的安全,从而做好对道路的规范化管理。
2影响道路路基压实的因素
2.1土壤本身的影响
道路在建设过程中,土壤本身的性质对路基压实的程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不同地域的道路施工建设中,路基压实的难易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区别,土壤本身存在的不同是造成路基压实控制的主要因素,不同区域的天气对土壤的性质和结构产生了影响,作为道路路基压实控制的施工人员需要做好前期的研究工作,对当地的土质进行详细的归类,选择合理的路基压实措施。我国北方由于天气原因,全年降水量较少,因此,土壤比较松散,可以采用大型的器械进行路基压实工作。
2.2土壤的含水量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对道路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土壤的含水量便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道路路基压实有着直接的影响。倘若道路建设路段,含水量较高或者较低的路段将会对道路路基的压实带来麻烦,当土壤内部含水量较高时,在进行路基压实的过程中由于水分较大,便会造成压实过程中土壤的流失,达不到道路路基压实的预期效果 。此外,倘若土壤内部的水分较低,土壤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将会大大降低,在进行压实的过程中便会产生较大的阻力,机械在进行压实时容易出现路面的高低不平,给后期道路的施工建设带来麻烦。因此,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要想达到良好的建设效果,需要保证土壤水分的适宜,机械在进行路基压实的过程中能够保证路面的不变形,确保土壤的受力均匀,从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我国部分区域土壤本身的含水量便是道路建设过程中路基压实的良好基础,机械只需要进行压实便能够进行后期的施工建设,是提高我国道路建设的良好条件。
2.3温度的影响
道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道路的压实控制,温度是影响压实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道路路基压实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土壤温度的适宜。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给道路路基压实带来不良的影响,要想达到良好的路基压实效果需要确保土壤温度处于适宜的位置。温度过高对道路路基的压实也存在不良的影响,温度高将会造成土壤本身温度的上升,土壤处于较为松散的状态,对整个压实施工带来严重的影响。
3现场检测路基压实度的方法
3.1 灌砂法
灌砂法是当前路基压实度检测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检测方法,其主要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子来对等测洞的体积进行置换,适用于所有土质和路面材料的密度测绘。但利用灌砂法进行检测时,需要携带大量的砂,而且测试过程中要对砂进行称量,否则会影响测试结果的精确性。在应用灌砂法检测时,砂的称量要规范,对于二次使用的砂要做烘干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换一次量砂都需要对砂的堆积密度进行确定,而且测量的地表在进行处理,确保具有较好的平整度和光滑度,试坑周壁要笔直,整个碾压层的厚度作为检测的厚度。
3.2环刀法
环刀法是现场密度测量方法较为传统的一种方法,应用也十分广泛。通常采用环刀法时,环刀容积以200cm3,高度以5cm 为宜。而且所测环刀内密度多为深度范围内的平均密度。在利用环刀法来对现场密度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环刀的标号,并选择适宜规格的环刀,而且测量的测点要具有随机性,测点土地性质要与送样土保持一致。
3.3 落锤频谱式快速测定仪法
这种检测方法主要是利用落锤的冲击来使土体产生反弹力,根据所产生的反弹力并利用传感器来对土体中含水量的响应值进行体现,针对该值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路基的压实度。在具体测试过程中,锤自由下落到碾压路基测试面上,在锤与地面接触的瞬间会产生反弹力,产生反弹力的大小与路基压实度成正比,即反弹力越大,表明路基压实度就越高。这种方法来对路基压实度进行测试过程中不需要挖坑,而且仪器体积较小,易于携带,测试过程更具便利性。
4道路路基压实控制的有效措施
4.1控制压实次数
压实功能是指道路建设过程中对土壤进行压实控制,倘若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进行压实次数上的控制,能够有效降低土壤内部水分,从而达到道路路基压实控制的预期目标。然而,即便是土壤本身条件良好,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对路基进行压实时也需要做好对次数的控制,防止过度压实而造成土壤超负荷,避免土质结构遭到外界因素的破坏,提高整个道路建设的水平。因此,在进行道路路基压实控制时,需要注意压实的工艺性,采用适当的措施对土壤进行压实控制。
4.2加强路基的压实强度
道路建设在施工过程中,要想保证道路建设的质量,首先需要确定路基本身有足够的压实强度,倘若路基本身达不到前期设计的相关要求,路基压实效果便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进行路基压实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地基的压实强度,在路堤进行填充时就需要进行前期的碾压,提高路基本身的压实密度。
4.3灌砂筒、标定罐标定的准确性对压实度的影响
在未灌入砂之前,贮砂筒中沙面的高度以及砂的总重量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因为不同高度的砂的下落速度不同,所以砂在标定罐内的密度也会不同。在现场测试中,一定要严格准确地控制贮砂筒中沙面的高度,使该高度与标定标准砂密度时贮砂筒中的沙面高度保持一致。标定罐的深度同样会对标准砂密度产生影响,当标定罐的深度减少 2.5cm 时,砂密度也会相应降低3%左右。
4.4现场检测时试坑深度的控制
现场测试时的试坑深度应选在 15cm 为宜。对于厚度低于 15cm 的较薄路面,可以凿穿进行测定。但对于厚度大于 15cm 的较厚路面,凿穿测试显然会带给我们一定的麻烦(洞口太小),因此,通常情况下试坑深度为 15cm,通过按照这个深度进行现场检测,不仅能够与实际情况更为贴近,而且的工作效率的提升也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4.5测试中应注意的问题
利用灌砂法进行路基压实度检测过程中,需要每一步都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度进行操作,而且每次检测完成后,都需要对标准砂进行晾干,并通过过筛除掉量砂中的杂质,有效的保证标准砂的密度。当需要换砂时,需要对标准砂密度进行重新标注。在检测开始之前,需要对地面进行处理,使其具有较好的平整度和光滑性。检测试坑要垂直,重视检测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以此来提高检测的精确度,确保路基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对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的探究[J].郎永贤.青海交通科技. 2017(01)
[2]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J].康增泉.交通世界.2017(22)
论文作者:陈志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路基论文; 压实论文; 道路论文; 土壤论文; 过程中论文; 密度论文; 含水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