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下水污染场地污染的控制与修复研究论文_范蔚娜

对地下水污染场地污染的控制与修复研究论文_范蔚娜

河北省地质测绘院 河北省 廊坊市 06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地下水污染严重,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将地下水污染源进行划分可包含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自然污染。在我国目前开展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还存在较多问题,无法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综上所述,本文将对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进行分析,以此增强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效果,从而有效改善水资源的污染。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污染现状;存在问题;防治对策

引言

地下水是人类重要的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我国相当一部分的饮用水资源就出自于地下水。但是目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地下水资源遭到了人类的过度开采,出现了严重短缺的问题,并且还遭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污染破坏。在较多的农业地区,农药污染通过淋溶作用,渗入到地下水中。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由于矿井水中的污染物会扩散到浅层的地下水中,也造成了地下水的污染。

1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预警机制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各项行业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地下水由于分布较广、且开采成本较低的便利性成为越来越多的工业用水的主要水源之一。不仅对于我国的工业用水起到重要的补给作用,技术同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在干旱时也会成为农业灌溉用水的重要补给。然而,在对地下水长期的过度开采过程中,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用水,对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生活用水以及农业、工业用水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与此同时,地下水资源相较于其他种类的水资源而言分布较为广泛且开发成本低、水资源的质量也较好,对于补充我国生活以及农业、工业用水的缺口而言是极大的帮助。所以对地下水的质量进行实时的监测,并且对于地下水的水质情况进行及时的预警,以保证地下水免受工业、农业的污染,对于保证我国的水资源需求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供水的水源保护进行提前的预警,以保证地下水环境的变化在可控范围之内,从而对于地下水的变化进行及时的监测,以保证地下水水质符合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

2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解析

目前我国的地下水污染发展趋势特点为由浅及深、由点及面,由城市到农村,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日益加深。通过地下水监测结果不难发现,我国北方地区的地下水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例如在北京,地下水中存有666、DDT等有害物质,这些都会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近几年我国的地下水开采量每年可以达到27亿立方米左右,且数字还在持续增加,在我国400个城市中的主要供水都来源于地下水,45%左右的农业灌溉都需要使用地下水。因此地下水的污染防治问题迫在眉睫,必须要将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高效解决,才能对地下水进行有效的防治。

3治理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3.1加强监督地下水位、水质

针对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水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加强监督地下水位和水质。为了防止沿海地区海水深入到地下水,可以设置地下水截渗墙,这样可以将海水入侵的路径截断。经过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但是这种方式有一定的缺陷,就是截渗墙的构建造价较高,难以实现广泛的推广使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海水渗透这一问题,就要加强控制地下淡水的开采量,能够做到的是让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节约用水,另外可以采取生插节水的瓶技术,也可以采取地下水回灌、境外引水的方式。在过去采取的措施中,可以发现没有较好的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进行地下水的开采。只有当地下水已经出现问题时,才开始被迫的放弃开采,或者是减少开采,最终出现了吃水困难的被动局面。由此可见,只有加强地下水水位的监督,加强对地下水质量的监测,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海水入侵不良现象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加大对于机械监测设备的普及力度

人工监测方式不仅效率低且监测精度也达不到实际所需要的要求,因此,在日常的监测过程中不仅会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对于地下水使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也是一种威胁,因此,应当加到对于机械监测设备的普及力度,从而提升对于地下水污染的监测与预警机制的工作效率。同时,在一些西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普及机械设备监测方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于人员的工作压力,提升监测的工作效率。

3.3构建完善的地下水法律法规体系

地下水污染的程度逐渐加深,形式日益严峻,在地下水污染防治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因此需要将地下水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体系不断完善,才能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首先需要构建完善的地下水污染防护制度框架,才能将地下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与优化,各个地方政府在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制度与法规过程中,要将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水行政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的职责充分明确,使地下水污染防治综合协调机制得到优化,才能充分落实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得到相关制度与法律法规的保障,增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整体效果。

3.4明确职权分属执行岗位问责制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需要在国务院环保总局的保护下,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所涉及到的各部门进行指责分属,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部门有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之分,也有组织指导部门和分管部门之分,各土壤污染行政监督管理部门的土壤污染防治职能不能出现交叉重叠的现象。同时,执行岗位问责制,一旦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出现问题,要一追到底,到部门、到人头,让从业人员提高对土壤和地下水防治工作的职责警惕性,对于责任人也要按照奖惩制度进行惩处,从而确保防治工作质量。

3.5加强对生活、工业和重点区域污水的处理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在污水处理中,应该将污水治理的核心放置在工业污染上,首先是在工业项目的建设中,应该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结合环境影响分析,对于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是不能给予批准的。政府在其中也要发挥一个引导的作用,引导企业做好废水的循环利用工作,确保污水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之后才能开始排放。其次,则是在生活污水的处理中,构建一个定额的管理模式,利用经济的方式去控制水体污染工作。同时,还要重新确定收费的标准,更好地符合现阶段的发展情况。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相关原理,不仅可以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还能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最后,则是对那些重点区域的污水处理工作,应该构建水质检查制度,对于水源地范围内的一些项目进行环评监测,以此来确保水源地饮用水的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地下水污染的根源及其治理措施,发现渗坑渗井的排污方式容易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因此要使用排水管道的排污水方式,以减少污染物渗入到地下水中;另外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容易使得海水渗入到地下水资源中,因此要注意加强地下水水位的监督,加强对地下水质量的监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海水入侵地下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飞翔,李丽平,原庆丹.台湾地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经验及其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04):155-162.

[2]王红娜,何江涛,马文洁.两种不同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对比分析:以北京市平原区为例[J].环境科学,2015,36(01):186-193.

[3]李小牛,周长松,周孝德.污灌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J].水利学报,2014,45(03):326-334+342.

论文作者:范蔚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  ;  ;  ;  ;  ;  ;  ;  

对地下水污染场地污染的控制与修复研究论文_范蔚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