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晓东[1]2003年在《创业投资与传统产业结合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文中认为本文首先通过对创业投资与传统产业结合的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提出浙江省创业投资与传统产业两者结合,不仅可行而且非常必要。接着考察浙江省创业投资与传统产业结合的现状与问题,并给出相应的结合对策。第一部分,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创业投资与传统产业结合的可行性研究。首先给出了创业投资和传统产业的辨析,然后对创业投资与传统产业结合的可行性进行理论分析,并对两者结合的可行性进行实证考察。第叁部分,浙江省创业投资与传统产业结合的必要性。首先从比较优势看浙江省传统产业重要性,接着通过提出浙江传统产业技术和资金上的不足,然后分析了创业投资弥补浙江传统产业的弱势和提升浙江传统产业优势的作用,最后给出了浙江创业投资的产业定位。第四部分,浙江省创业投资与传统产业结合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政策法规不完善、传统产业自身存在缺陷和对创业投资的认识误区。第五部分,浙江省创业投资与传统产业结合的对策。包括营造有利于创业投资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条件、对传统产业企业治理结构进行改造、形成对创业投资正确的认识和发挥创业投资协会的作用,加强对创业投资业的管理。
江蕾[2]2008年在《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在研究设计上把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文献法、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统计资料法等多种研究手段;在调查资料分析处理中采用了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辨别力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回归分析和因素分析等不同的方法。研究成果,对推进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具有理论与实际意义。在绪论一章中,作者从我国经济发展及其制约瓶颈、自主创新与自主创新能力分析两个层面,讨论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探讨了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功能。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意义,并扼要地分析了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2章中,作者从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与分类、区域创新系统的参与主体、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要素、区域创新系统的环境,以及区域创新系统的政策等五个方面,对国内外在区域创新系统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评述,探讨了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及实践的借鉴意义。科学地评价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研究设计科学的评价指标是关键。在第3章中,在清晰地界定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结构要素的基础上,作者遴选了90个评价指标构成了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论评价指标,采用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和辨别力分析等方法对理论评价指标进行了多重的实证筛选,构建了包括自主创新投入能力、自主创新支撑能力、自主创新管理能力和自主创新产出能力四个评价模块25个评价指标的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第4章中,作者以建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工具,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实际测度与比较分析。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以区域自主创新能力25个评价指标为聚类准则,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进行聚类分析,并采用判别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判别函数。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得到了影响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四个主要因子:区域创新服务、区域创新人才资源、区域创业投资和区域创新法规政策,并分析了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框架体系。在第5章中,作者对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建设思路和建设内容、建设重点和建设目标等进行了总体设计。紧密结合浙江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特点,提出了浙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即叁大布局(原创性科研布局、产业科研布局、企业研发布局)、叁大平台(创业孵化平台、科技条件共享平台和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和一个高新区(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并将浙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划分为创立、成长和成熟叁个基本阶段,研究确立了浙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创立阶段和成长阶段的22项具体指标。区域创新服务体系是影响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第6章分析了我国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提炼了发达国家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特点及其中国的借鉴作用。从基本原则和建设内容两个方面,探讨了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系统设计思路。以实证调查为基础,深入地分析了浙江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障碍及其对政府的需求,进而研究确定了加快浙江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六项对策措施。在第7章中,论文考察了我国人才资源总量与配置的特点,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30个省市R&D活动人员总量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采用曲线估计方法,研究了R&D活动人员总量对区域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并建立了回归分析模型。在借鉴国外人才资源开发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区域创新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结合浙江省的实际,研究提出了加快浙江区域创新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在第8章中,作者以对自主创新的风险分析为基础,考察了创业投资对自主创新的作用过程与作用机理。采用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归纳了制约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在对浙江省创业投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主创新的浙江区域创业投资体系建设的思路和对策。在第9章中,作者以对我国科技投入的总量与结构分析为基础,采用GrangerCausality检验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我国R&D投入与发明专利授权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了广义的回归分析模型,提出了强化我国科技投入的政策措施。在深入的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金融法规政策体系、政府采购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的思路与对策。最后一章,作者总结了本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主要创新点,以及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值得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邱轶[3]2013年在《创新集群中创业动力的构成要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培育创新的最优发展平台,创新集群不仅是集群类型中的先进代表,更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集群为数不多,且大多处于培育阶段,集群的载体建设普遍存在内生动力不足、创业环境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培养创新集群的内生式增长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这将赋予创业在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内外众多理论和实践已然证明,创业是创新集群发展的内在动因,然而当前的研究对于创业的重视尚有不足,在知识资本对集群发展,乃至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中,创业仍是“缺失的一环”。本文尝试将创业驱动引入创新集群层面,探讨集群内创业动力的构成要素和效应机制,以期充实相关理论的薄弱环节,符合当前的理论研究趋势和实践发展方向。本文在回顾和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整合创新集群、创业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初步构建创新集群中创业动力的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实证分析方法,对模型的研究假设加以验证,并实现结构方程建模,从而探讨创新集群中创业动力的构成要素、作用机制及其对创业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结论显示,创新集群中创业驱动要素主要基于叁大层面:宏观层面的政策环境和创业文化环境,中观层面的创业中介和创业平台,以及微观层面中包括技术和信息在内的创业资源。这些动力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影响集群创业绩效的支撑体系和效应机制。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能够推进创业与创新集群发展的关系研究,同时从创业驱动角度为创新集群发展,乃至区域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借鉴和现实指导。
叶伟巍[4]2009年在《产学合作创新机理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这是一个公共政策多如牛毛的时代,也是一个公共政策严重匮乏的时代。美国公共管理体系可谓世界领先,但是此次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并以海啸之势席卷全球,不仅重创全球虚拟经济,而且对实体经济的也造成巨大冲击的金融风暴,背后的原因之一是政府顺应金融创新的公共政策的严重缺失。在我国,为了深化、细化、制度化党和国家提出的“以产学研为突破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目前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已经出台的“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超过3000项,但是通过本研究调研和实证研究发现,相关政策对产学合作创新的调控作用并不明显。所以,在新形势下研究当前阶段产学合作创新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把握主要矛盾;分析关键因素作用创新绩效的机理与路径,把握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规律;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促进产学合作创新的公共政策,提高决策水平和行政效率,具有战略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正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本文在分析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之后,通过对国家创新理论系统、区域创新理论、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的文献研究,结合区域创新系统的针对性强和产业创新系统的全球化优势,确定了以区域支柱产业的产业创新系统这一中观视角作为本论文的研究视角。基于区域支柱产业的产业创新系统视角,提出了要解决的叁个主要问题:(1)影响产学合作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研究;(2)产学合作促进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3)当前阶段促进产学合作创新的公共政策研究。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运用实地调研、深入访谈、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定性研究方法;按照实证分析的研究设计、变量设计、信度效度检验、研究方法设计等规范;在采集大样本问卷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和结构方程建模相结合的定量分析方法,实施了研究,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借鉴创新系统理论和产学合作创新理论的研究成果,提炼了影响产学合作创新绩效的六大方面影响模块,并确定了合作项目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案例研究、借鉴经典U-A模型后发现,主导设计是产学合作创新成功的分水岭,所以提出了用“市场合作创新能力、技术合作创新能力和协同把握创新机会能力”这叁个指标来诠释产学合作创新能力的设想,最后构建了本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通过对聚光科技、绍兴纺织研究院、烟台万华、方正集团等四个典型案例的研究,发现了产学合作创新不同阶段存在着合作模式演化的规律。并借鉴合作模式的研究成果,探索性地提炼了用“创新主体和合作治理关系”两个维度对不同阶段的产学合作模式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合作模式,最后提炼成产学合作创新模式演化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前阶段合作模式是影响产学合作创新项目绩效的关键因素。合作模式演化模型很好地证明了产学合作创新是实现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的过程,是实现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途径,丰富了我国自主创新型国家建设理论。第叁,通过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分析,得出了目前产学合作创新主要还是要素驱动的重要结论。发现当前情况下主要是合作双方资源因子、双方能力因子、合作模式因子,通过合作创新能力的变化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从而提高产学合作项目创新绩效,为制定正确的公共政策提供了研究保障。同时从实证分析结果也发现,当前产学合作创新微观层面管理效率非常低下,严重制约了产学合作创新的绩效。最后,基于当前产学合作创新主要还是要素驱动这一结论,本论文在分析浙江省产业现状和产学合作创新政策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了现阶段促进产学合作创新的政策目标和基本原则;设计了促进产学合作创新的政策工具;最后,针对浙江产业和民间资本充裕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创建产学合作风险引导基金这一强化资源整合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具体解决方案,为优化产学合作政策体系,促进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作出了贡献。本论文研究成果丰富和完善了产学合作创新理论,得出了当前产学合作创新主要还是要素驱动这一重要结论,为建设具有针对性的公共政策,提高公共行政效率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
田娟娟[5]2016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的效率与风险研究》文中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历史性交汇背景下,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填补传统产业下滑"空缺"、实现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在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下,产业发展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但是一些突出的问题仍需尽快解决,其中之一就是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不畅、资金运用效率低的问题。本文论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融资问题的内在逻辑。通过分析资本形成与产业成长的相关性,对我国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模式进行梳理,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效率进行评价、融资风险进行测度和成因分析,最终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体系的构建提出可行性的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从理论意义上来看,为我国产业金融、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的发展与实践提供参考;从实用价值来看,通过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金融的相互关系、两者结合的路径和现实障碍,并充分考虑区域差异、行业差异等因素,力图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剖析。本文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问题研究中,通过微观、实证层面的论证对宏观、定性视角进行了有益补充,是该领域研究体系完整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运筹学等诸多学科知识,通过文献综述、实证、比较、规范、定性与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全面而系统的论证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过程中的融资效率与融资风险问题,为本文的融资体系优化策略提供了立论来源。本文共七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概念界定,研究框架与方法,并指出了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以新古典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尝试构建金融资本形成与产业发展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并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特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动力机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资本形成对技术创新、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的作用机理,以此论证资金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重要性。第叁章,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需求与融资路径分析。首先对我国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需求及融资模式进行分析。其次从政策性金融、银行业和资本市场角度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现状进行梳理,并为本文融资效率分析进行铺垫。第四章,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效率的评价。首先从融资效率理论出发,梳理产业融资效率的内涵和评价方法。其次,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广义DEA模型评价2011~2015年期间产业融资效率,并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角度进行了比较。结合辽宁地区的实际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问题的个案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融资效率差异。第五章,分析了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并结合Tobit模型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原因剖析,找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效率的关键环节。第六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风险与防范。通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风险的内涵及形成原因基础上,运用VaR方法和GARCH模型,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风险进行测度。第七章,结论与政策建议。说明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防范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风险、提升融资效率的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资本形成能够有效推动产业成长。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和产业整合加速的趋势,但在技术水平、市场需求、政策环境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资本形成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大有裨益的。第二,我国金融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呈现出以下特征: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主的政策性贷款和以政府主导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计划资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放规模有限;股权投资基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呈现出规模小、比例低、产业投向分布不均的现象,股票市场的上市发行制度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包容性;商业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并没有明显的投放倾向,信贷投放意愿也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第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效率需进一步提升。实证分析得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整体上并没有达到最优。大部分产业存在着短期债务压力较大、长期融资能力弱、资本结构不合理、资金运用效率尤其是科技产品产出效率低的现象。同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区域分布之间、与传统产业之间的融资效率差异较大。第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风险是客观、长期存在的,其不利影响不容小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风险来源于国家经济、产业政策,经营环境、信用水平、主导技术、市场需求的不稳定,以及内部管理的不完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融资风险进行度量得出,大于同期的上市公司整体。应通过不断健全产业政策体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和优化产业布局来防范融资风险。第五,金融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应通过优化政策性融资体系、提升间接融资的科技创新功能和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以提高产业直接融资比重叁个方面着手进行。在政策性融资方面,建议尝试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性银行、规范政府引导基金的运作模式和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在间接融资方面,建议加强产业链金融的产品设计与服务、推进融资租赁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增强保险服务科技创新功能;在直接融资方面,建议完善股权投资基金的服务业态和运营机制,并创新股票市场制度提升上市融资的包容性。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理论上推导出金融资本和产业内部资本相互转化的产业经济平衡增长路径,从而论证了资金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重要意义。从风险和效率视角,探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问题,弥补了现有实证研究的不足。并通过不同产业、不同区域的比较,使研究视角微观化。从研究观点上提出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性银行,拓展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金融业务等政策建议。总之,本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融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是一个大有裨益的探索。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尽管借鉴了产业成长与金融支持的相关研究成果,但所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及研究结论仍可能是粗浅的,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体系的认识尚不透彻;受统计数据缺乏的限制,所做出的定量分析难以达到高度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来的研究有很大的空间。
马翔[6]2018年在《“互联网+”战略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用机制研究:理论与案例》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战略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影响是传统产业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面对"互联网+"外部冲击的适应性调节过程。研究遵循宏微观互动与均衡学术思想,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互联网+"战略影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作用模型,在理论上提出了"互联网+"影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并采用Yin的SPS案例与跨案例比较分析方法,结合田野调查,以浙江省跨叁个产业的12家微观企业作为观察对象,从微观企业案例视角比较论证了"互联网+"战略影响传统产业的理论作用模型运用的条件、范围与效果。得出的结论是:"互联网+"对不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冲击效果不尽相同,传统产业的产业属性及产业链、企业的资源禀赋、产值规模、CEO是否调整、CEO互联网背景、CEO主导后期规划、是否进行技术创新、是否引入创业投资资本等宏微观因素,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互联网+"战略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效果。最后,基于微观、中观以及创新手段叁个维度,提出了叁点对策建议。
柳宏志[7]2007年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经营能力与思维创新研究》文中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活力之源,是整个高科技产业的基础,是实现技术跨越的主要力量,也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撑之一。在国家“十一·五”以及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出台以后,举国上下无不对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而实现这一战略举措的核心关键,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力军的作用。然而,改革开放28年以来,我们十分尴尬地看到:世界上没有一个较大的产业其主导技术、主导设计、主导品牌和主导服务是率先由我们中国企业所提出和发明的。为何中国也有不少的企业在努力争取做大做强,但几乎鲜见成功的?改革开放28年间,我们目睹了不少企业曾经风声鹊起,轰动一时,但几乎绝大多数却最终倒在了成长的路上。这到底是我们的体制之祸、能力之缺,还是思维之弊、文化之殇?本人认为,对于不同制度环境、政策环境背景下的企业,解释其经营绩效的巨大差异,可以将研究视角多放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政策制度与文化环境上,而对于在类似的制度与政策环境背景下的企业,解释不同企业其战略成败与经营绩效的明显差异,更应该深入到企业内部去研究。当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着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障碍的双重约束,而目前绝大部分学者将关注的焦点更多地放在了外部环境上,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政策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内在的经营理念、企业能力、经营策略、创新意愿等重要问题关注的相对较少。究竟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绩效因何而定、受何影响,其内在作用机理如何,已有的相关文献基础与实证研究非常匮乏,多数还处于定性分析与对策研究上。因此,本论文致力于从内外环境综合分析的双重视角,深入研究制约与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创新与管理,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正是由于上述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本研究基于企业家能力理论、创新管理理论和中小企业成长理论,通过对3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大型科技企业、115家非科技型企业、167位科技型中小企业家,以及272位中层管理者与基层人员的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长期追踪,最终形成了本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成果。本文力图对我国当前现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叁大命题展开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这就是:1.什么是阻碍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的最大障碍?2.为什么会形成这一障碍,它对企业绩效影响如何?3.如何来解决阻碍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这叁大命题的深入研究,深入地揭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与创业成败的战略根源,即企业家的思维幽闭是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创新与管理的最大障碍,而思维创新则是成就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成功的终极奥秘。具体来说,本研究的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本研究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与经济产出相关性分析中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与经济产出之间并没有相关性,即在统计意义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如果想靠提高科技投入比例来增加经济绩效,并未获本研究实证所支持。2.本研究在对小型与中型科技企业成长性的差异分析中发现:我国小型科技企业近叁年经济产出性指标、人员投入性指标和比率性指标略微高于中型科技企业,但两者并没有明显差异,只是在新产品产值率方面小型科技企业与中型科技企业具有显着性差异。3.本研究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障碍分析中发现:科技体制与融资瓶颈,并非是影响和困扰企业成长与发展的最大障碍,企业创新与管理所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来自于企业家的思维幽闭与经营理念短视。企业家的思维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是影响企业发展的最大因素。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之所以无法真正取得长远发展,根源就在于企业家思维的短见和管理的缺陷。4.本研究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能力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机理研究中,通过SPSS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两种方法构建了反映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与管理行为的能效模型(能力与绩效),形成了企业能力、经营策略与创新意愿叁位一体影响企业绩效的模型体系。该模型具有良好的解释性,它深刻地揭示了企业家素质、经营能力(包括企业家能力与组织能力)、经营绩效、创新意愿与经营策略之间的作用机理与内在联系。本文通过探索性研究与验证性实证研究表明,组织能力是影响企业绩效的最大能力,但企业家能力与组织能力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差距比较接近。在组织能力中,业务能力与创新能力是最为关键的能力,而在企业家能力中,思维创新能力和战略管理能力则是最关键的能力。即科技型中小企业最大的竞争力是来自业务能力、创新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战略管理能力,而不是日常管理能力或社会交往能力,更不是管理体制和企业文化。因此,企业家日常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高低并不是影响企业绩效的的最关键变量。企业家可以通过招聘或者选拔胜任的人才来解决这些能力不足的问题,但企业家的思维创新能力和战略管理能力不可替代,思维创新能力和战略管理能力差的企业家,其企业绩效注定会差。5.本研究发现,企业家的创新意愿深受创新认知的影响,创新认知由创新创业环境、政府科技创新功能定位和科技服务效能所决定,而企业家的创新意愿和企业经营策略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明显的交互效应。总体而言,企业家素质决定了企业家能力,而企业家能力与企业组织能力决定经营绩效,但企业经营绩效不完全由经营能力所决定,还同时受到企业家创新意愿和企业经营策略的影响。企业家创新意愿具有调节效应,影响着企业经营能力与经营绩效之间的方向和大小。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低创新意愿组而言,创新能力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效应最大,业务能力其次,管理体制和企业文化的影响不显着;对高创新意愿组而言,业务能力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效应最大,创新能力其次,企业文化最小,而管理体制的影响不显着。6.本研究在对企业家第一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发现:企业家思维创新能力与其教育学历、工作年限、在企时间、影响经验来源、风险偏好、学习倾向、是否是创业者,以及企业规模、成立年限、技术水平、是否是家族企业无关,但却与其直觉思维强度显着负相关,与事业态度和社会网络显着正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并非学历越高思维创新能力越强,也并非工作年限越长,在企业时间越长,企业规模越大,其思维创新能力越强,也并非越是企业创立者其思维创新能力就越强,或者如果是家族企业其思维创新能力就越差。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为何许多具有高学历背景、拥有高智商、从事高新技术研发与管理的企业家,甚至是海外归国创业人员,也常常会陷入思维幽闭陷阱的原因。这些统计结论也为后发企业之所以常常会打败先发企业,之所以中小企业一样可以打败大型企业提供了有力佐证。因为,如果企业规模越大、成立年限越长,企业家思维创新能力越强,从而企业经营绩效越佳的话,那么必然会产生“先发恒大、后发恒小;大者恒强、小者恒弱”的怪圈,事实上,这一现象并不存在。7.本文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家思维幽闭研究中,对企业家经营理念、用人思维、时间精力分布、培训理念、自主创新思维、创牌思维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全面揭示了企业家思维幽闭之痛及其危害,并对其根源成因和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如果企业家沉迷于以往的成功经验、发展模式或经营策略,执着于原有的处事方式、做事原则,而与时代和社会发展不同步,看不清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缺乏技术预见能力,尤其是一贯搞一言堂和靠直觉经验决策,那么,企业家就是陷入了思维幽闭的陷阱,带领的企业也不可避免地将面临巨大的创新风险和运营风险,成为汪洋大海中的诺亚方舟。如果企业家不能够开放心胸,深入思考企业未来发展等重大问题,不能够积极拓展社会网络,交流创新与管理经验,那么,企业的发展很可能由于缺乏前瞻性的判断和不符合行业的趋势,而陷入风险之林。一个不能向世界奉献创新成就和管理思想的企业,是永远无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优秀企业的,更谈不上从优秀走向卓越了。同样,一个缺乏思维远见,局限于思维幽闭的企业家,也是永远无法把企业从中小企业一步步带向优秀乃至卓越企业的。在以往的研究中,都假设企业家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或者只要创新环境向好,企业家就是乐于创新的,但反观我国的许多科技型企业家,却常常陷入了思维幽闭的陷阱,既缺乏创新的动力,也缺乏创新的意愿,从事的是21世纪的高新技术产品与服务研发,而思维与管理理念却常常停留在19世纪的经验管理时代,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如何尽快增强企业家的思维创新能力,这是未来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综上所述,本文在关于发现什么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所面临最大问题的研究中,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并在如下方面实现了主要创新:1.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强度与经济产出不相关。经济产出只与科技投入总量正相关,而与科技投入比例结构无关。企业如果想靠提高科技投入比例来增加经济产出,未获本研究实证支持。企业绩效提升的主要途径并非是靠加大科技投入比例能够得以实现,而是依赖于其它更为复杂的内在因素。实证表明,小型与中型科技企业只在规模性指标上具有显着性差异,而在比例结构性指标上无差异。2.本文所建立的能效模型,深刻的揭示了企业绩效大不同的内因。能效模型否定了资金匮乏、体制弊端、创新创业环境不佳是影响企业创新与管理成败的最大障碍,这些只是外在影响企业家创新认知的因素,更多地是通过影响创新意愿,进而对企业绩效间接发挥作用。模型也否定了单凭肯吃苦、胆子大、善闯荡就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的常规理解,而是提出企业的经营能力与组织能力,尤其是企业的业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企业家的思维创新能力,才是对企业创新与管理成败产生本质性影响的解释变量。因此,企业战略兴衰、创新成败的根源主要来自于企业家的素质与经营能力。3.提出了思维创新能力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第一能力的论断。思维,是撼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更是基业长青的终极力量。企业家战略管理、日常管理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不足可以通过选拔胜任下属来弥补,但思维创新能力无可替代。思维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家能成功地把企业从创业型结构向发展型结构转换,而陷入思维幽闭的企业家则常常把企业带向了风险与失败的境地,成为了汪洋大海中的诺亚方舟。科技型企业常常并非是由于资金短缺或技术无法突破而难以发展的,主要还是缘自于企业家经营能力不足。企业家的经营短视与思维幽闭,甚至还弄虚作假、欺骗客户,以及压榨员工,扭曲了客户价值网络与员工价值体系,才是导致企业难以做大更难以做强的原因。4.本文提出,切实加大企业家自主创新动力机制,保障其创新收益,降低其创新风险与创新成本,是政府推动科技创新、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政府扶持科技创新的基本点不在于单纯提供税收优惠和资金扶持,而最关键在于要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群体的力量,为企业家提供知识援助(商业知识与商业伦理),切实增强企业家的思维创新能力与决策水平。
赵敏慧[8]2008年在《基于产业升级视角的投融资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以期在国际竞争中获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经过近叁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产业结构经过不断调整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产业层次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对资源、环境等等造成很大压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产业升级的紧迫性十分强烈。本文认为,产业升级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投资的方向和规模,政府的产业投融资管理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根据产业发展的规律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制定有效的产业投融资政策,合理引导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向,引导产业投资活动,是实现产业升级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技术创新、外资利用、产品价值链的提升以及产业集群这几个方面出发,在总结借鉴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产业提升政策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对产业升级的路径及其配套的投融资管理框架思路和对策建议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最后,以浙江省为例,进行了应用分析。
陈安[9]2017年在《政府产业基金支持商务发展的方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文中提出十八届叁中全会以来,因国家治理理念的转变以及政策的推动,为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及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各地纷纷设立政府产业基金,基金呈现井喷式的发展态势。本文就如何看待政府产业基金、政府产业基金如何运作、商务部门如何运用基金来实现政策意图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邵佳茜[10]2007年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研究》文中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因融资渠道有限,科技型中小企业长期以来都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因此,如何完善金融市场从而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以浙江省融资环境为背景,通过了对浙江省内1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查访问,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认为我国目前较为单一的资本市场体系不仅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市场化进程,也不利于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融资体系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了从信用担保体系、创业投资体系、多层次市场体系叁个方面来解决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并指出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才是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出路所在。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应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起全国市场与地区市场相结合、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相补充的,包括主板、二板市场、区域性资本市场、场外交易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1]. 创业投资与传统产业结合研究—以浙江省为例[D]. 余晓东. 浙江大学. 2003
[2]. 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 江蕾. 同济大学. 2008
[3]. 创新集群中创业动力的构成要素研究[D]. 邱轶. 浙江工业大学. 2013
[4]. 产学合作创新机理与政策研究[D]. 叶伟巍. 浙江大学. 2009
[5]. 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的效率与风险研究[D]. 田娟娟. 东北财经大学. 2016
[6]. “互联网+”战略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用机制研究:理论与案例[J]. 马翔.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7].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经营能力与思维创新研究[D]. 柳宏志. 浙江大学. 2007
[8]. 基于产业升级视角的投融资管理研究[D]. 赵敏慧. 浙江大学. 2008
[9]. 政府产业基金支持商务发展的方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陈安. 国际商务财会. 2017
[10].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研究[D]. 邵佳茜. 浙江工商大学. 2007
标签: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投资论文; 创业论文; 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创业投资企业论文; 创新创业论文; 创新管理论文; 互联网+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集群效应论文; 中小企业贷款论文; 创业能力论文; 思维障碍论文; 系统思维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绩效指标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经营指标论文; 机理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