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促进江苏省城乡协调发展_农民论文

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促进江苏省城乡协调发展_农民论文

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促进江苏城乡协调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论文,协调发展论文,城乡论文,农村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在商务部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关心、支持与指导下,江苏省认真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江苏省开拓农村市场的基本情况

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造福亿万农民的一项民心工程。近年来,经过认真试点和大胆探索,江苏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

促进了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农村市场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充分运用现代流通方式,迅速把经营网络向农村伸展,拓宽了农民的消费空间和选择余地,改善了农民的消费环境,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让广大农民群众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到2005年底,全省已建立了2200多家“农家店”,顺利实现了江苏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第一阶段的试点目标。

规范了农村市场流通秩序,农民群众消费更加便捷、放心和安全。依托大型流通企业开设连锁“农家店”,集中配送商品,农村市场的商品质量、经营品种和经营规模明显提升。建立完善了商品的抽查监督制度,使商品质量有了保证,有效地遏制了假冒伪劣商品流入农村市场。通过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扩展覆盖范围,减少流通环节,防止随意抬高价格,便于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畅通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规模化经营。连锁企业利用流通网络优势,延展农产品产加销产业链,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迅速发展。采用“超市+生产基地+农户”模式,促进农副产品进超市,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在苏果超市有限公司经营品种中,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占了70%。

拓宽了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农家店”的快速增加,为当地农民增加了就业机会。苏果超市的农村连锁店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近3万人,文峰大世界的农村加盟店从业人员达到4800余人。据统计,2005年全省2200多个“农家店”新增就业人员超过3万人,吸收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276元,比上年增长11%。

扩大了消费市场,拓展了商贸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市场空间。商贸流通企业通过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迅速发展,企业做大做强取得了新突破。2005年,全省连锁经营企业销售总额达到1530.9亿元,增长48.9%。苏宁、苏果全年销售额分别达到397.2亿元和181.1亿元,名列行业前茅;4家企业进入全国连锁企业20强。全省商品交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额超百亿的有13个,超20亿元的有20个,超亿元的有450个,最大的苏州吴江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成交额突破300亿元。

二、江苏省开拓农村市场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富民强省、实现“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把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开拓农村市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着力抓了六个方面工作:

(一)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这是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目的,也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活跃农村市场的基础。近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任务,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五”时期,是江苏省农村经济实力提升最快、面貌变化最大、农民群众得益受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五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600元增加到5276元。目前,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了50%以上。城市化促进了工业化,创新、创优、创业的“三创”精神,激活了民营经济,乡镇工业快速发展。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多项扶农支农举措,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在全国率先全部免征农业税。采取有力措施支持粮食生产,省里拿出6.37亿元用于粮食直补。建立化肥、农药储备制度,控制农资价格过度上涨。

(二)着力构建和完善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加快建设乡村“农家店”。“农家店”是农村流通网络的基本细胞,也是服务农民最直接的载体。去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服务业工作大会,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发展10000家“农家店”和一批配送中心,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流通网络。选择了18个县、25个骨干企业,率先进行试点。在商务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以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对苏果超市的批示精神为契机,专门召开会议,总结推广苏果超市成功开拓农村市场经验,鼓励大型企业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到农村新建和改建乡村“农家店”。鼓励大型企业加快建设面向农村市场的配送中心和“以店代配”的中心店,不断提高对农家店的商品配送比例。按照商务部《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和《农资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要求,在经营品种、配送比例、商品质量、安全措施等方面按照标准一步到位,有条件的地区力争高于国家标准。同时建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企业信息系统,加强跟踪监督。

(三)发挥龙头企业的骨干带动作用,建设三大网络体系。一是以苏果超市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县城建立中心店或配送中心,在乡村发展加盟店和直营店,推进经营网络的梯度延伸。目前苏果超市网点已达1508家,其中县及县以下店铺879家,占网点总数的58%。在其180亿元的总销售额中,50%的份额是在农村市场实现的。二是以江苏苏农农资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县城建立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在乡镇和村设立农业生产资料经营门店,向广大农民供应优质化肥、高效低毒农药、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到2005年底,苏农集团已建成农资连锁网点797家,当年销售额达到45亿元。三是以南通文峰大世界为龙头,成立加盟公司,开拓苏中、苏北地区农村市场。2005年,文峰加盟公司已在苏中、苏北地区集镇和农村发展加盟店570家,销售规模达到20亿元。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25家试点企业也充分发挥其规模经济作用,加快发展农村连锁“农家店”,努力改善农村市场的商品供应。

(四)整合农村市场资源,加快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利用农村现有的网络资源,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一是整合乡村社会商业网络。对现有的商贸企业或个体经营户,以连锁方式进行标准化改造,加盟大型商贸企业的销售网络,实行统一标识、集中管理、配送供货等连锁经营,建成有现代。特色的农村销售门店。二是整合供销社的传统经营网络。按照“多元化投资、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要求,整合乡村供销社的网络,吸收社会经济组织、企业和个人投资,引入连锁经营方式进行规范运作。三是整合农产品流通网络。鼓励城市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到农村建立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工厂化生产、标准化包装、品牌化经营,扩大向副食品超市的配送直供,有条件的在连锁店、食品商店、零售菜场设立销售专柜,不断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规模。

(五)加快建设批发市场,促进城乡市场商品双向流通。一是充分发挥农产品市场的基础作用。扩大南京白云亭、常州凌家塘、无锡朝阳、苏州南环桥、徐州淮海等中心批发市场的吞吐能力,吸引农村经纪人、营销商、专业户进场交易,促进农村产地市场与城市销地市场的对接;鼓励大市场与农产品生产基地挂钩,建立相对稳定的产销关系,促进销地市场与生产基地的对接。到2005年底,全省共建成农产品市场270个,当年交易额达230亿元。二是发挥日用品市场的集散作用。以市场集聚形成产业规模,扩大辐射范围。对东方丝绸、常熟服装、丹阳眼镜、蠡口家具、叠石桥绣品等规模化的乡镇日用品市场,吸引各方投资加快技术改造,不断改善交通、运输、通讯、物流、信息等设施,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提高档次、提升功能。三是发挥农产品“绿色通道”的促进作用。对运输苏北、苏中、茅山老区的鲜活农产品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产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开辟“绿色通道”,给予政策支持,免收道路通行费,促进农产品货畅其流。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市场的消费环境。一是切实加强农村水利、交通、改水等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省财政预算内“三农”投入达149.1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全省水利重点工程完成投资40亿元;农村水利建设完成投资22亿元;改造和建设农村公路1.6万公里。二是坚持办好农村五件实事,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2003年,省政府提出用3年时间全面实施农村改水、草危房改造、农村公路建设、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减轻农民负担等五件实事。到2005年底,农村饮用卫生水覆盖面提高到95%以上,新增受益人口940万人;完成草危房改造7万户;完成农村公路建设4万公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达到80%以上;3年全部免除农业税。五件实事总投资约为200亿元,其中省级投入110亿元。三是充分运用税收、贴息、补助等多种经济杠杆,鼓励和引导工商、外商、金融等多种资本投入农业和农村,积极发展农业投入品生产和农产品加工、运销。四是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实行南北定点挂钩帮困制度,促进苏南、苏中、苏北协调发展。

三、江苏省开拓农村市场的下一步工作打算

当前,江苏省的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经济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必须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的各项事业,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市场体系,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切实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新任务。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为开拓农村市场营造良好环境。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农村大力推进新五件实事工程:即道路通达工程、教育培训工程、农民健康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和文化建设工程。新五件实事建设规模大,投入也比较大,仅乡村道路“十一五”期间就要新建4万公里,投资200亿元。这新五件实事实施完成后,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将会有一个显著的提升,既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农民的富裕创造了条件,也为流通企业进一步向农村延伸网络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认真落实国家对农家店的定额补贴、对配送中心的财政贴息政策和省政府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有关扶持和优惠政策的同时,鼓励各级政府加大投入,支持开拓农村市场。继续整治农村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不法行为,让广大农民安全消费、放心消费。

二是加快建设农村物流配送中心,着力提高“农家店”的经营规模与水平。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我们将把试点县(市)从18个增加到40个,试点企业从25个增加到60个,全年新建、改建乡、村“农家店”4000家。到今年底,全省建成的“农家店”总数突破6000家。加快配送中心建设步伐。根据商务部有关规范的要求,着力提高对“农家店”的商品配送比例。年内建成15个面向农村市场的日用品和农资配送中心,建成50个“以店代配”的中心店,使村级“农家店”的配送比例达到40%以上,乡级“农家店”的配送比例达到50%以上。为鼓励建设“农家店”,省政府将对每个新建“农家店”予以一定补贴。到2007年底,力争完成在全省乡村两级建立10000个“农家店”的目标,建成一批面向农村市场的配送中心和“以店代配”的中心店,形成连锁经营、商品配送、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

三是充分发挥大企业的骨干带动作用,进一步整合农村商业资源。按照以资产为纽带、市场化运用的原则,充分发挥大企业的骨干带动作用,鼓励大企业进一步整合农村商业资源,着力构建和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一要巩固第一批试点企业成果。继续推进苏果超市的“百县百店计划”、苏农农资连锁的“四个一”工程和文峰大世界百货连锁计划,发挥大企业的“排头兵”作用。鼓励第一批试点企业进一步加快“农家店”的建设步伐,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二要发展一批新的试点企业。鼓励江苏五星电器、江苏苏食集团等规模化流通企业,加入全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第二批试点单位,到乡、村设立连锁经营网点,壮大开拓农村市场的力量。省里重点抓10家示范企业,推动和指导面上的工作。三要带动一批地方试点企业。对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和经营规模的商贸企业,鼓励其加入到“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中来,运用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地区延伸经营网络,拓展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

四是加快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着力提高农产品市场建设规模与标准化水平。一要做强一批规模化市场。抓好列入省服务业重点考核的4家市场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对年成交额50亿元以上的20家市场,特别是对年成交额100亿元以上的13家市场加快改造步伐,以市场集聚带动和放大产业集聚效应。对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450家市场进行重点培育,增强其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向规模化的销售市场发展。大型市场要积极引入品牌企业,逐步向中高档的大型购物中心发展。二要做大一批专业化市场。对有较好产业基础,有一定知名度的服装、家具、眼镜、绣品、灯具、水晶等专业市场,重点提高产品的研发设计能力,加快产业提升和产品换代,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突出系列化的专业特色,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对形成一定规模的销地专业市场,鼓励其通过市场集聚带动产业发展,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优势。三要做优一批农产品市场。按照环境整洁、设施完备、监测严格、管理规范的要求,选择一批运营基础好、区域优势明显的农产品市场,率先进行标准化改造,推动农产品市场的标准化进程。继续推进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提升农产品市场的水平和层次。

标签:;  ;  ;  ;  ;  ;  ;  

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促进江苏省城乡协调发展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