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论文_罗浩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论文_罗浩

罗浩 四川省万源市长石中心小学校 636350

【摘要】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组织的教育论坛上系统地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其包含了六个大项的内容,即实践创新、责任担当、健康生活、学会学习、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当前中小学各个学科教学中都强调和倡导要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个过程中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必要途径,教师要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契机和指导,将现代化教育思维理念和方法手段充分引入其中,带动和引领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背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6-182-01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

近年来,各界人士对于小学生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学校所面临的教学负担却从未减轻,因此如何在保证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成了学校所面对的重要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的相关政策也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新的教育政策要求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科自身的特点及教学安排,进行教学模式及方法的创新,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以取得更加显著的教学成果。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就是在这种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必然选择,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也是教师们所追求的目标,教师们也希望能够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小学生们更加高质、高效的学习到有用的数学知识。其次,由于数学这门科目本身比较枯燥乏味,构建有趣高效的数学新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效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还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他们以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持续优化备课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备课也是教师打造优质数学课堂的前提条件,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更高,因此为了更好的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学会如何优化备课的内容。传统的数学课程备课方法一般是数学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来列提纲,内容单一,对课外内容延伸较少。如今,新课程理念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时要适当摒弃传统的备课模式,尽量在安排好基本备课流程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创新。教师可以将一些新知识点与趣味性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让小学生们能够更快的适应新知识,还可以制作一些上课所需的数学小道具,来吸引小学生们的注意力。比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家中找来孩子喜欢玩的、带有三角形和长方形的积木,让学生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中进行“摆积木”游戏,这样小学生就能够充分认知无论是梯形还是平行四边形都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所组成的,在基于面积的计算过程中只需要分别计算之后加到一起就可以了。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全面掌握面积计算公式,而且对于他们和三角形及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实现了更精准的把握。教师还应当强化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充分了解情况,并对备课内容进行优化调整,进而实现高效数学课堂构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推动抽象知识具体化,构建思维拓展的课堂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科目,它考察的主要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这门课学起来非常吃力。数学的一些知识点比较抽象,它让人看不见、摸不着,小学生很难去充分理解其中的内涵。针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就应该尝试将这种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从而更加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和心理,帮助他们更加高效的学好数学难题。比如,在学习“比例”这一节新课时,数学老师可以给学生们举例:“一只兔子的眼睛和嘴巴的数量比是2:1,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这个2:1说明的含义?”由于兔子是小学生们实际接触过的物品,他们的兴趣肯定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在进行一番讨论和解释之后,教师就可以接着向他们举更深层次的例子,比如:“兔子的脚和眼睛的数量比是4:2,小明拥有的兔子的脚和眼睛的数量加起来一共是12,请问小明一共有几只兔子”?如此,将知识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可以使学生们的思考热情更加高涨。在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得过程中,最好先让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分组讨论,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随后对学生们的思路进行点评,此番过程下来,学生们已经对新知识点有了大致的理解,如此再进入教学正题,教学效果会非常显著。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做到了个个参与,人人动脑,让学生们带着积极和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保证了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三)强化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构建直观灵动的课堂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呆板有余灵活不足、学生兴趣度和参与性不高、课堂氛围不浓厚的问题,核心素养要求要求强化课堂教学灵活性和灵动性的提升,多媒体技术以其声形兼备、图文并茂的特点,实现了教学体系的丰富、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和灵活性,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学生学习效果提升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这一平台,将小学数学教材上或教材外的内容更加直观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好。比如数学教师在讲解鸡兔同笼问题时“已知1只鸡有1个头和2只脚,1只兔子有1个头和4只脚,将未知数量的鸡和兔子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发现一共有16只脚和5个头,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这是一道小学奥数题,逻辑性比较强,教师若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向同学们讲解这道题,必然会费一番口舌,而且学生们还可能听得一知半解,教学效果不会太好。若使用多媒体设备,利用动画演示的方式来向同学们讲解题目,可以让他们更加快速、彻底的理解鸡和兔子的数量关系,真正学会解决这类题目。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抽象问题,数学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列举讲解,保证课堂效率。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们在观看动画视频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到重要的知识,教学效果显著。

三、总结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当强化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持续优化备课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推动抽象知识具体化,构建思维拓展的课堂,强化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构建直观灵动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张慧.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

[2]李娟.基于核心素养引领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探讨[J].读与写,2017(26).

[3]汪伟霞.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7).

[4]周启玲.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学管理),2018(7).

论文作者:罗浩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论文_罗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