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董星星,汪顺会,罗小丽

(射洪县人民医院 四川射洪 629200)

【摘要】目的:探究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我院7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39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拉斯哥昏迷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重症颅脑损伤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030-03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nursing application effect analysis

Dong Xingxing, Wang Shunhui, Luo Xiaoli.

Shehong People's Hospital, Shehong, 629200, Sichuan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nursing of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78 cases of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5to October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39 cases, clinical nursing path) and control group (39 cases, routine nursing). Glasgow coma score, neurological defect scor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days, hospitalization cost and complic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core of rasco coma,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the hospitalization cost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which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has significant effect, which can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Clinical nursing path; Nursing effect;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患者临床护理质量对其抢救工作意义重大。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护理干预模式,通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展开护理工作,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该护理模式在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2]。本研究为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价值,以常规护理方案为对照,针对我院就诊的7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见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对本院收治的7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案。

观察组39例患者,年龄为16岁至72岁,平均年龄(49.75±5.73)岁;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1例、18例;患者致伤因素:19例车祸、11例高处坠落和9例击打致伤。对照组39例患者,年龄为18至75岁,平均年龄(49.88±5.79)岁;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2例、17例;患者致伤因素:21例车祸、10例高处坠落和8例击打致伤。两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资料(年龄、性别和致伤因素)经统计学软件对比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可对比。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自愿入组参与本次研究;②经过临床诊断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③患者受伤后持续昏迷时间长于二十分钟。排除标准:①病情危重且出现脑疝的患者;②依从性较差的患者;③合并器官衰竭的患者;④低血压性休克患者。

1.3 护理方法

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建立临床护理路径表(包括受理阶段、出诊阶段、现场阶段、转运阶段、达到阶段和结束)。其一,受理阶段。准备急救物品,保证患者所需物品保证备用状态,护理人员做好呼叫电话等记录;其二,出诊阶段。在电话中了解患者的病情,指导其自救,并对患者情况进行初步评估[3];其三,现场阶段。保证患者呼吸畅通,可以采用吸氧和气管插管处理,做好临床路径表和抢救记录单的记录[4];其四,转运阶段。在患者的转运过程中将其头部、四肢置于同一水平面,为患者提供严密的身体检测,建立静脉通路和科室的应急准备工作;其五,达到阶段,患者入院后,针对急诊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相关检查,护理人员做好临床路径表和抢救记录单的记录。其六,结束阶段。做好患者手续的补办和急救工作记录,整理救护车物品以及急救药物[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案。

1.4 观察指标

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分析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校准7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数据,计量资料(x-±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或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分别选择t检验或卡方检验,P<0.05,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

表1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x-±s,分)

 

2.3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压疮和切口感染各1例、肺部感染2例)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压疮5例、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各4例、皮疹2例)发生率38.46%,χ2值等于10.4000,P值等于0.0013<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急,患者中枢神经调节机制紊乱,机体系统功能下降,以致于患者极易出现感染和出血等不良反应。根据有关研究显示[6],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激增,炎性因子能够保持患者代谢能力的提升,以此引发患者器官出现衰竭,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临床救治中,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保证护理人员在短时间内有条理的安排护理工作内容,有利于提升临床护理的有效率。

临床护理路径(简称CPN)是针对某种疾病,医生和护理人员共同制定的一种护理计划,该护理方式能够缩短护理流程,降低患者医疗资源的浪费,还可以保证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优质的护理服务,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临床护理路径具有完整性和时效性[7]。临床护理路径中,以时间为横轴,通过受理、出诊、现场、转运、达到和结束六个阶段,完善护理路径。在受理阶段,保证能够保证院方的基本护理物品准备,缩短患者到院后的就诊时间;通过出诊阶段,护理人员了解掌握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评估,在有效的护理指导下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现场阶段,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予以患者吸氧处理;在转运阶段,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控,做好患者术前的准备,通过调整患者的身体位置,避免出现反流误吸问题,防止患者发生感染;在结束阶段予以患者手续和救急记录的补办,完善护理流程。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身心健康,通过流程护理取消多余护理环节,改善患者的整体护理模式,进而提升患者的整体满意度[8]。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还可以培养护理人员的自律性,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提升各个环节的沟通有效性,保证临床护理工作持续改进。虽然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程序中做出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护理中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保证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实现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目的。

在本次研究中组织标本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充分说明了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医院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整体医疗费用。季春玲[9]在《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写道,“对照组与试验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数值比较上发现,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本文研究得出的数据相差不大,证明本次研究得出的结论真实可靠。

总而言之,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方案,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将患者因疾病导致的伤害降到最低值,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具有临床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曹燕.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J].甘肃科技,2017,33(14):108-109,100.

[2]黄艳丽,马金叶,魏红侠,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海军医学杂志,2015(4):337-340.

[3]李香玲.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6):11-13.

[4]覃玉英.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5):1923-1924.

[5]蔡庆红.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2):101-103.

[6]朱晓晓,张伟梅.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24):3832-3834.

[7]杜雪萍,张映清,陈亿民.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并中枢性低钠血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6):815-816.

[8]周艳霞.快捷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及重症监护阶段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230-233.

[9]季春玲.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7):139-140,141.

论文作者:董星星,汪顺会,罗小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9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董星星,汪顺会,罗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