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杨云花

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杨云花

杨云花

广州市正骨医院 5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36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给予所有患者适当的手术护理,总结本组患者护理要点与经验。结果:本组3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均于3~5周后痊愈,平均愈合时间(25.35±2.61)d,在为期6~24个月的随访中,无骨折移位、肘内翻畸形、血管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给予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精心的护理,避免骨折移位、骨折肢体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促进其骨折愈合,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护理要点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的骨折,是小儿肘部最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于4~12岁儿童[1]。本次研究针对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护理要点,对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行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36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36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8.25±2.0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例、高处坠落伤20例,平地跌伤9例,骨折类型:伸直型骨折24例,包括16例尺偏型骨折、8例桡偏型骨折;屈曲型骨折12例。根据Gartland肱骨髁上骨折分型:13例为Ⅱ型,23例为Ⅲ型。所有患者均采取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患儿骨折后易出现恐惧不安、烦躁等心理和情绪,易哭闹,护理人员应积极安抚患儿,以鼓励和表扬等方式减轻患儿恐惧感,以亲切的语言安慰患儿,取得他们的信任。此外,患儿家属应担心孩子病情和预后情况,也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护理人员需主动与其沟通,耐心解释治疗方法和优点,让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并在最大程度上配合临床工作。为家长讲解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和瘢痕少的优点,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和恢复,增强家长治疗的信心,消除其存在的顾虑。

1.2.2 体位护理

术后给予患儿患肢正确的固定和体位,确保骨折对位的稳定性,一般来说,骨折后的3~5d是发生肿胀的高峰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理人员可使用薄枕垫将患儿患肢抬高15~20cm,这样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回流,从而减轻骨折所造成的肿胀与疼痛。术后6h协助患儿取半卧位,使其上肢保持固定,维持前臂外展体位,切不可出现上肢旋转内倾,否则将造成肘内翻[2]。若患儿需要离床活动则用三角巾将其患肢前臂悬吊在胸前,尽可能的减少石膏托打开的次数,以免治疗效果受到影响。

1.2.3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肱骨髁上骨折常伴有血管神经损伤、肱动脉损伤,若受压处理不及时易造成缺血性肌挛缩,该并发症在早期主要变现为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手指麻木、发凉和发绀,被动伸直时会引发剧烈疼痛。护理人员在早期应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密切注意患儿患肢的血运循环情况、手指感觉和运动功能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向医生汇报。术后需积极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及压疮等并发症,密切挂车男孩石膏固定情况,是否对皮肤软组织有压迫,创伤部位是否有持续性灼痛等情况。

1.2.4 功能锻炼

术后指导患儿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有助于其水肿消退、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待其麻醉消失后可指导患儿进行握拳松拳、屈伸腕关节等简单训练,每次10~15min。1周后则可扩展至肩部主动训练,如肩屈伸、外展、内收和小范围内的旋转运动,护理人员可让家长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步骤,让家长指导患儿完成功能锻炼。良好的功能锻炼能促进骨折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同时加快骨折的愈合,术后功能锻炼中需注意循序渐进,锻炼强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切不可操之过急。

2 结果

本组3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均于3~5周后痊愈,平均愈合时间(25.35±2.61)d,在为期6~24个月的随访中,无骨折移位、肘内翻畸形、血管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由于解剖学位置较为特殊,肱骨髁内前方有肱动脉和正中神经,内侧有尺神经、外侧有桡神经,骨折发生时极易对神经和血管造成损伤。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若未及时处理或治疗不当会产生严重后果,如造成血管畸形愈合、神经损伤等,若骨折线穿过骺板则会造成肘内翻或外翻的畸形生长[3]。肱骨髁上骨折主要由肘关节明显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有的还会出现皮下淤血或皮肤水疱症状,可伴正中、桡和尺神经损伤,有手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表现。对于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主要在于准确的将骨折处对位,并对其合理固定,以促进肘关节功能的尽早恢复,防止肘关节畸形的发生。

临床上多采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在其治疗期间,护理干预在患者的术后康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肱骨髁骨折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后,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功能锻炼各项工作。良好的复位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患者术后的护理中,除常规护理外,功能锻炼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环节,需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家属正确进行功能锻炼,并督促患儿将功能锻炼康复护理计划落实到位,以促进其关节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杨宝芬.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4,15(17):3852-3852,3853.

[2]邓道维.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的预防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08):713-714.

[3]张玉香,张玉榕,崔立敏,等.护理干预对学龄期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0):2393-2395.

[4]刘冬云,陈婉敏,崔晓燕,等.持续质量改进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疼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4):3087-3089.

论文作者:杨云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  ;  ;  ;  ;  ;  ;  ;  

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杨云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