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商品类型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联机制分析_加工贸易论文

出口商品类型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联机制分析_加工贸易论文

出口商品类型与产业结构变动关联机制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产业结构论文,变动论文,出口商品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06)01—0138—03

当今时代,通过贸易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任何国家开放经济的宗旨。市场经济体制的开放性,统一贸易规则的制定,竞争机制的充分作用,必然使任何国家的产业调整与升级置身于世界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产业结构调整将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内容。能否在贸易的增长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建立起产业演进与贸易商品类型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直接关系到一国的贸易条件及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一、商品类型转换机制

按生产产品所需要的要素密集度的排列顺序,可把产品分为资源密集型产品(N)、劳动密集型产品(L)、资本密集型产品(K)和技术密集型产品(T)等。

从要素密集上区分贸易商品类别,反映出一国的资源禀赋结构与质量,可以从整体上定位一国的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不同产业发展水平的国家,自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商品类型,与自然资源密集型商品类型对应的产业部门只能是低级化的产业结构;与劳动资源密集型商品类型对应的产业部门是初级化产业结构;与资本资源密集型商品类型相对应的产业部门是中级化的产业结构;与技术(知识)密集型的商品类型是高级化的产业结构而从产业结构变动来区分代表商品类型商品类别则是在产业发展的层次与水平上把握一国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可以比较和分析各国产业与贸易之间的关系。

产业结构决定出口结构,产业结构多层次性决定了出口商品结构的多样化,产业结构主次地位决定了出口商品结构中的主体与非主体部分构成。主导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部门具有技术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需求弹性大等三大特点,这就决定了了主导产业又具备了三大优势,即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正如迈克尔·波特所说,一国产业的竞争力必然要通过贸易表现出来实践表明,出口商品类型与主导产业之间只有存在的相关性,才能充分发挥国际贸易对一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根据工业现代化成功的国家历程及相关的经验性数据,开放经济系统中产业从低级向高级演化进程与商品类型转换之间关联性是沿着三种商品类型形成机制的线型路径而实现的。

1.技术创新式商品类型的形成机制

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主要取决于部门之间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不同部门由于创新和技术进步速度不同,生产率增长速度也有所不同,故产业间效率上的差别总是存在的。产业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自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商品类型,与自然资源密集型商品类型对应的产业部门只能是低级化的产业结构;与劳动资源密集型商品类型对应的产业部门是初级化产业结构;与资本资源密集型商品类型相对应的产业部门是中级化的产业结构;与技术(知识)密集型的商品类型是高级化的产业结构同和新技术吸收能力不同。

技术创新产生了新的产业,因为新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必然使要素流向这一新的产业部门,进而改变了产业之间要素配置及各产业的增长速度,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产业结构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新的主导产业或主导产业群形成,主导产业或主导产业群促使贸易出口结构变化,最后致使原有的商品类型向新的商品类型转化。这一演进过程可简化为:

技术创新→新的主导产业→新的商品类型

每一次技术革命就会导致一批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并成为推动整个经济的主导力量。在不同国家的产业结构演进中,由于国家大小、历史条件、机遇与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主导产业群在各个国家不可能完全相同,但其技术基础是相同的,属于同一类技术系统内的产业组合。

技术创新式商品类型机制的形成主要靠内生变量—科技进步及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产品更新换代及其要素存量与结构的变化,以美国为代表。

2.技术跟进式商品类型的形成机制

国际贸易作为外部因素对一国产业变动的影响主要通过技术扩散,即进口先进的硬件和软件,后进国家对发达国家先进产业的技术进行模仿、消化、吸收改进的能力的增强,自主生产,扩大国内外市场,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新的主导产业,商品类型自然会发生相应转换。可见,技术引进属于依靠外生技术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一旦技术被加以改进和创新就成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技术跟进式的具体进程如下:进口新产品或新技术→形成进口替代产业→新主导产业→新的商品类型

技术跟进式商品类型机制的形成主要是依靠企业技术转化能力,即把引进的技术这个外生变量转变为能够改进、以形成内生变量的能力,由引进技术带动本国主导产业更替而导致商品类型转换的典型代表是日本。

3.产业转移式商品类型的形成机制

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一个国家可运用的经济资源的来源日益国际化,为了突破产业发展中的资源限制、市场限制、技术限制等因素,产业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使一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程度逐步提高,最终成为整个国际分工体系和世界产业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发展过程。因此,产业转移与产业成长始终交相作用,构成一国产业演进的历史。

主导产业在时间序列中从低级向高级成长、发展和更替的同时,在空间位置上也呈现出从一个国家(地区)到另一个国家(地区)转移和转换。转移指原有主导产业的生产活动和生产要素运动到另一地区发展扩张;转换指伴随着原有主导产业的空间位移而同时产生了替代的新主导产业。产业转移对商品类型转换的作用机制具体表现为:

国际投资或合作→改进要素结构→新的成长产业→新主导产业→新商品类型

这是发展中国家通常采取产业升级的模式。通过外来投资或经济合作进行产业的国际转移,使本国要素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通过改变本国要素结构来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技术引进和扩散效应,改进或提升原有产业规模和质量,并使之进入主导产业系列,形成新的商品类型。

产业转移式商品类型机制的形成主要依靠外生变量—FDI与政策支持等,改进产业素质与要素质量,以南韩为代表。

二、商品类型与我国的外贸发展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产业国际转移,我国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商品类型相继实现了两次根本性转换,1986年以轻纺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取代了资源密集型产品成为主导出口产品,1995年以后,以机电产品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取代了轻纺产品,成为我国出口的主导产品。但由于产业结构的偏差性一直没有被彻底根除,国内消费需求数量扩张与结构升级引致下的加工业的高度发展,以及出口结构优化并没有相应地带动国内生产资料制造部门的同步发展,出口结构的优化基本上处于外资主导与控制下,商品类型进入了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最终消费品出口为主体阶段,但商品类型形成的机制仍为产业转移式,尤其是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装备对进口已形成刚性依赖。商品类型转换与产业演进之间的关联机制始终没有建立起来,致使出口增长对国内产业的拉动作用不明显,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缓慢。从要素结构看,外资大量进入,只是利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从事加工贸易,产业关联性与要素质量需求较低;从产业结构看,经济开放的二元性使国民经济的发展远离均衡状态,制造业内部人为地分离出两种运行机制:出口鼓励与进口限制,外商企业与轻纺工业形成外向循环,而以国有企业为主的重化工业形成内向循环。进出口贸易与国内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关联较弱,贸易越发展,对外部的技术依赖性就越强,显示出贸易发展的“产业技术陷阱”现象。

工业化的经验证明,资本品特别是设备由贸易赤字转向黑字,是工业化最实质性的内容。任何贸易结构与此同时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的偏离都将导致一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及整体经济效益下降[1]。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适逢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现阶段的主导产业应是装备制造业和具有战略性地位的某些高新技术产业。我国商品类型的形成应完成从产业转移式到技术跟进式的转变,产业升级与出口结构的优化由外生变量推动转化为内生变量推动。在技术跟进式的商品类型形成中,具体目标为:

1.商品类型从总量增长型到结构优化型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几个显著特点,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二是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大于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三是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大于世界贸易平均发展速度,四是对外贸易的数量增长与规模扩张大于出口金额与价格的增加幅度。1980—2003年,我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5%,进出口商品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为14.46%,其中出口为 14.86%,进口为14.06%。1999年后我国平均进口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①。2001年中国初级产品出口占世界总出口比重20%,世界平均为22.3%;制成品中,中国服装出口365.6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比重18.7%,世界平均为3.3%;中国纺织品出口498.29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比重33%,世界平均为2.5%;中国机械运输设备出口826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比重3%,世界平均为41%②。

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我国出口比重较大,而在世界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却较小,与台湾和香港出口规模接近;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我国出口比重较小,但在世界商品出口所占比重较大。这就充分说明了我国贸易规模上是大国,但从出口商品的比重构成上看,还不是贸易强国。

2.商品类型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

从1994年至2002年期间,我国成为世界上贸易条件恶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众多,但“出口至上”战略和出口鼓励政策应该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此外,随着工业化程度和加工制造能力的提高,我国对国外的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外贸体制改革导致出口竞争激烈、出口供应量加大;加工贸易占出口额一半以上导致国内供给相对于国外需求增长过快,数量增长大大高于金额增长;跨国公司在进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其多为内部采购,高价进口低价出口[2]。中国产业的技术吸收和模仿创新能力距离现实产业发展的要求和未来产业发展的目标都有很大的差距,研发经费的不足是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的首要障碍。

3.商品类型从低端加工型到中高端增值型的转变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加工贸易政策以来,加工贸易取得了“爆炸式”增长。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66亿美元增加到了2001年的2414.37亿美元,增长了约145倍。”[3](p.11) 相应地,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已经从1980年的4.4%提高到2003年的55.2%③。

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体形式。我国加工贸易产业格局的变化紧紧跟随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实现由加工出口一般工业品向加工出口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实现加工贸易与国内生产相互紧密融合,打破以往出口导向部门与国内大部分产业间的阻隔状态,充分发挥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带动国内产业参与者国际分工,使现有加工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延伸加工贸易的链条,提高总体附加值;逐步提高国内配套能力;随着国内企业改革和管理现代化,在模仿、学习和消化、创新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自主技术开发体系和自主营销体系,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出口加工业的结构升级,提高加工贸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跨国公司建立长期战略性合作和共同发展关系有利于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我国产业升级与商品类型转换能否按正常逻辑发展,“后发优势”潜能的释放程度,有赖于制度创新的成效大小,政府的政策水平与决策能力。制度创新启动改革开放,现阶段,对制度创新的具体要求为:第一,市场机制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基本机制,也是产业政策实施的基本条件。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化关键在于主导产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远远未达到形成主导产业所需要的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市场竞争环境和完善的市场规则。第二,加入WTO之后,中国产业政策的核心应是加速产业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并建立以产业政策为目标导向的政策体系。第三,国家创新系统作用的关键在于各主体间联系的有效性,这一系统的核心是企业,应尽快建成以企业为核心的国家创新系统。

[收稿日期]2005—10—20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5年)。项目编号:10554221

注释:

①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对外贸易年鉴》和《中国海关》相关各期整理计算

② 数据来源:WTO,International Trade (Geneva,2002),Table A8.

③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1981年)和(2004年)

标签:;  ;  ;  ;  ;  ;  ;  

出口商品类型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联机制分析_加工贸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