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鹏为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建筑领域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建筑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就应该不断地创新施工技术,并且做好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通过技术的提高以及管理的加强,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建筑企业如何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现场的有效管控,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助力我国建筑事业的高质、高效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引言
处于整个建筑现场施工过程中最核心部位的就是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首要任务。制定出相关的科学合理的规范管理制度,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在建筑现场施工过程中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从根本上做到确保工程的质量。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软土地基施工
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各施工现场之间自然环境、空气温度等存在较大差距以及地质条件的不同等致使施工现场软土地基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施工人员应根据施工情况对确定的软土地基进行妥当的处理。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基稳定性与承载力相对较弱,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所以应先对施工现场地质情况进行掌握,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施工方法,另外根据软土地基种类对施工方法进行明确,在防止软土地基发生形变的同时,主要表现为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降低地基的压缩性,改善地基的透水性以及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
1.2电气接地技术
为了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人口也大量融入到城市中,对城市住房的需求不断增加。接地的原理就是把电气系统、电路或设备与大地连接,或者与范围广泛且能用来代替大地的等效金属导体连接。接地的目的是为防止人身触电伤亡、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保证输电线路和变配电设备以及用电设备绝缘免遭损害;预防火灾、防止雷击损坏设备和防止静电放电的危害。而接地的作用是利用接地极把故障电流和接地流快速自如的泄放进大地土壤中,已达到保护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安全的目的。
1.3防水建筑施工技术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资源,也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一些祸乱的源泉,在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洗手间、厨房、阳台、外墙、地下室等有水和接触水的部位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好防水工程的施工,如果防水施工没有做好,极有可能出现房屋出现渗漏现象。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确保防水施工的效果。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对防水工程要加强监督,严格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的标准进行,以免在房屋投入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水等现象,进行返工,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结构工程质量关系很大,因此施工中强调过程控制,对钢筋施工进行全工序监督和全面检查,控制的重点在原材以及钢筋的锚固、接头、抗震规定、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等方面。钢筋施工技术的提高,能够促进整个建筑工程稳定性的提高。对进场的钢筋应当高度重视做好检验工作,保证所采购的钢筋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和出厂检验报告。只有这样选取的钢筋才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和标准。并且在进行钢筋作业的整个过程当中,应该严格按照审批的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严把质量关。
2、强化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分析
2.1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是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性条件。而要想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首先应当明确工程施工的管理标准、管理流程以及技术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科学、全面的管理制度,从而为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与规范的保障。其次,管理人员应当具备较高的素质,熟练掌握制定核心文件的能力,并且及时将制定的文件上交给审核部门,得到批准后再应用于施工建设之中。最后,管理人员还应当加大对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的管理力度,对那些不达标的施工技术,以及不符合程序的施工行为,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避免问题的扩大化发展。
2.2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健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相关管理机制非常重要,想要做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可以建立监督管理机制以及激励机制。除此之外,能够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针对不同的状况制定相应的机制,具有针对性的提高质量水平。另外也要保证管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效果,也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其中包括投入专业的技术人才以及管理人才,做出有效的监管工作。
2.3尝试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新工艺与新技术的应用是提升施工水平,降低现场施工成本与管理难度的重要途径。一些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通过新技术与新工艺也可以将这些风险控制到最低,确保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在实施新工艺与新技术过程中:①要做好技术考核与审查工作,确保其技术工艺的稳定性以及针对性是否达到国家的要求;②对新工艺、新技术的施工技术流程进行适当分析和控制,重点做好技术审查工作,确保工艺的稳定性的同时也要对人员的实施水平进行考察;③新技术的应用需要根据利润、施工条件以及质量水平要求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定,不可以随意使用,否则也会带来许多新的问题。
2.4规范施工企业的监督管理制度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是提高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充分重视施工企业监督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建设,为现场管理提供可靠的制度性保证。比如,我国某地区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通过对实际施工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了细化分类,针对不同的施工建设环节以及施工项目的管理内容,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2.5完善各环节管理规程
制度能够使工作有章可循,能够对人员进行约束,能够提升工作效能,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其施工环节涉及数不胜数的管理细节,因此管理难度大,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必须制定好相应的政策及一系列制度等,并着力推行实施,从而实现施工技术管理的规范化和顺畅化。在相关管理规程制定方面:①要考虑其合理性,在制定规程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调研,找出以往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制定相应的办法,否则容易成纸上空文;②要注重实用性,本着规程是为工作而服务的原则,从而发挥好规程的约束及指导作用;③要考虑完备性,尽可能将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明确,以免出现制度盲区;④要有赏罚,规程本身就是对执行者的一种约束,既然是约束就必须要有奖惩。
结束语
总而言之,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应用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系统并具有较强复杂性的过程,而当前,在控制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应用时,要求格外重视项目团队的建设,并且认为管理者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是主体力量,故而,需要重视提升管理工作者的素质,从而进一步推进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在建筑中的应用,最终使得建筑品质能够符合最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覃雄.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6(36):10-11.
[2]陈波.试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四川水泥,2016(04):197.
论文作者:徐小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2
标签:建筑论文; 现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