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素质教育浅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素质教育论文,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素质教育,人们已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讨论,形成了许多研究成果,概括出了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三大基本特征,有力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本文就数学学科素质教育浅谈几个问题。
1 数学素质的内容
数学素质的内容包含哪几个方面,现在已有多种意见,有人认为它包括数学知识观念、创造能力、思维品质、科学语言四个层面;有的人认为它可以分为数学知识、公民意识、社会需要、语言交流四个方面;有人从能力角度出发,认为它包含了四种能力: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我们从数学学科特点和现行教学大纲出发,对中学数学教育要求学生应具备的数学素质,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
1.1 数学的科学素质
数学是以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研究对象,从这两个方面回答了客观世界是什么,揭示了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既然如此,数学科学素质不仅包含了对数学的科学价值的初步认识,而且包含了对数学思维价值的初步认识;不仅包含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而且包含了计算意识和计算能力、抽象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推理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意识和形象思维能力、探索意识和探索性思维能力。
1.2 数学的应用素质
1989年美国公开发表了一份NRC(国家科学理事会)报告, 题目是“人人都得算算,关于未来数学教育的国家报告”。报告中大声疾呼:“工作岗位上的技术已经数学化了,数学已经渗入了整个社会”。公民数学素质的高低,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他如何看待理解数学,能否应用数学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数学应用素质主要包括应用数学的意识,对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基本规律的认识,应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对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和应用价值的认识。
1.3 数学的文化素质
数学是什么?数学家有各种不同的答案,很多数学家承认数学是一种文化。回顾数学发展的历史便不难看到;一方面数学的产生与发展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出现的,也即是说一定的文化背景制约着数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数学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整个文明进程,数学不仅自身属于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而且数学尚拥有广泛的超越数学自身意义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人类的巨大影响。从而我们应把数学的发生、发展以及数学教育放到整个社会文化背景去观察与认识。“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数学,这种数学随着相应文化的死亡而死亡。”(《数学译林》,7卷3期第250页,1988)。因此, 数学文化素质应包括:数学语言的初步交流与使用,数学的基本思想,数学的辩证思想,初步的数学审美意识和能力,数学对人良好品质的形成起作用的认识以及数学对人类文明进步所起作用的初步认识。
2 开展数学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七个转变
由于数学在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中的特殊地位,因此数学教育的改革受到了世界性的关注。美国在它的NRC报告中指出21 世纪的工作岗位将较少体力劳动更多脑力劳动,较少机械化更多电子化,较少的例行公事更多的随机应变,较少的稳定性更多的易变性。对此,报告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七个转变:
第一,学校数学教育从双重使命(多数人学很少的数学,少数人学进一步数学)转到单重使命,即使所有学生都要学习共同的核心数学。
第二,数学教学从传授知识的“权威者模式”。转向有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
第三,公众对数学的态度,从漠视和敌意转化为认识到数学在今日社会中的重要性。
第四,数学教学从全力贯注常规技能转到发展广泛的数学能力。
第五,数学教学从为升学需要学习进一步课程作准备到强调为学生的现在和将来的需要服务。
第六,数学教学从强调纸笔运算到强调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
第七,人们对数学的认识从“一些任意规则构成的不变实体”转到“充满生机的行动科学的图景。”
上述七条,我们认为也是现在开展数学素质教育必须实现的七个转变。
3 实施数学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从数学素质的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到,数学知识、语言、思想方法是提高数学素质的主变因素;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的应用是数学素质的表现形式;数学素质的提高既要注意培养智力因素,又要注意发展非智力因素,以促进学生积极全面地发展。
3.1 切实抓好基础知识教学
人才乃知识的载体,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整体的内部联系,即让学生注意把握知识的整体精髓,领悟其中的规律和实质,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认知体系,以促进各种形式间的相互迁移、转化,又要注意知识形成过程的重现,而不仅仅是结论的教学,基础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无处不隐含着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途径、手段和思考策略,无处不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指南,而这正是我们希望真正教给学生的东西。另外,还要注意优化教材内容结构和课堂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努力实现教材的科学性与学生的可接受性相结合。
3.2 善于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数学结构中强有力的支柱,是培养学生数学脑袋的精髓所在。因此,必须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在中学数学课本里虽然渗透了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逻辑划分思想、等价转化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思想及探索思想,介绍了配方法、消元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坐标法、归纳法等等。但它却是以知识体系来安排教材内容,这些基本思想方法贯穿其中却不成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它们明确指出,站在方法论的高度讲出学生在字里行间看不出的奇珍异宝,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这些思想方法。
3.3 注意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必须用语言来表达,而在众多的科学语言中,唯有数学语言是一切科学都使用的语言,它超越了学科界线,在一切领域中发挥作用,伽里略在400年前曾指出, 宇宙大自然的奥秘写在一本巨书上,而这部书是用数学语言写的。现代科技界认为:一门学科使用数学越多,表示这门学科越成熟。数学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它是精确简约通用的科学语言,它用最少量、最明确的语言传达最大量最准确的信息;用最抽象最概括的语言传达普遍存在的矛盾、规律,绝没有含糊不清或产生歧义的缺点,一个公式胜过一打说明,也正因为如此,数学语言成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成为唯一通用的科学语言。
数学语言作为科学语言的这一特点,也给数学教育带来了一些特殊性,它要求把数学教育当作一种语言教育来看待。其首要任务是会使用它来表达思想,因此,数学教育中应强调数学语言训练,诸如用符号语言给应用题列方程,用逻辑语言写出证明,用函数语言描述运动模式,用计算机语言指挥计算等等都是应该着重研究和特殊训练的内容。
3.4 重视教给学生数学应用的能力
数学社会化,社会数学化的趋势使得“大众数学”的口号几乎席卷了整个世界。有人认为:未来的工作岗位是为已作好了数学准备的人提供的。这里所说的“已作好了数学准备”决不仅指懂得了数学知识、理论,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数学思考,学会了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中,西方国家对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尤为重视。英国国家课程将成绩目标分为五大块,其中“运用和应用数学”高居首位且贯穿于整个数学课程,成为其它四项目标的灵魂和核心。美国明确提出“课堂不应脱离现实世界,数学教育必须强调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也作了可喜的尝试。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注意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与日常生活问题,将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入课堂,以形成学生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习惯,第二,重视问题解决教学,特别是数学建模能力培养,数学教学中将会遇到许多已有的模型,如二元一次方程是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一次函数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数学模型。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应注意再现其模型形成过程,让学生体会建模的一般思想方法,进而让学生亲自动手寻找实际问题并构造数学模型进行解决,还可适当开设建模课,引导学生对一些复杂的而又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第三,加强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除与传统学科如物理、化学的联系外,可适当介绍数学在经济学、管理学、工业等方面的应用。第四,重视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使用,现代技术日新月异,培养学生能力,不仅应教给学生传统的知识和技能,还应教给学生利用现代化工具的手段,培养现代化人才。
3.5 注重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态度等。人的思维都是伴随着情感、意志、兴趣等心理活动而活动的;非智力因素的优劣与人的思维能否得到充分发挥有着必然联系,通常说的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要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绪,良好的学习动机,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主动进取的心理品质,只有同时注意对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能使数学素质教育任务得以高质量地完成。
良好的动机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前提。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将思想教育贯穿到数学教学内容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水平和具体情况,结合教材具体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有效的方式(如讲数学史,数学家轶事,数学在社会发展、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从学生渴望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新的课题,充分揭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利用实物、教具增强数学形象的直观性;诱导学生欣赏数学美;以知识本身的价值吸引学生;引进竞争机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信心;实施因材施教并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与辅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意志力是学生克服困难,达到成功的重要条件。中学生学习情绪往往不太稳定,易犯“冷热病”,遇到困难易丧失信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应注意以愉快喜悦的情感影响学生,多用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以期待信任的目光和语言引导学生,使师生产生融洽的情感交流,帮助学生增强信心,提高自信,通过数学高度的准确性,严密性,抽象性培养学生尊重真理、尊重客观规律的习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诚实,正直的思想素质,养成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良好思考习惯,通过数学自身的魅力——独特的数学美,培养学生良好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等,总之,学生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便是成功的一半,也是数学文化素质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