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分组分享法”论文_吴定军

试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分组分享法”论文_吴定军

峨眉山市职业技术学校 吴定军 614200

摘要:高中作为众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身体素质对学生学习成绩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体育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现代高中体育大纲更多地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灵活教学手段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分组分享法”作为当代课堂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不仅受到了老师们的重视,也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关注,这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上课的氛围。本文通过多角度试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分组分享法”,以此来倡导学生们自主投入到学习之中去。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分组分享法

高中体育与其它的学科一样,对高中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教育界的革新,体育教育得到了教育机关及相关部门的重视,高中的体育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也随之更新[1]。与此同时,新的教育市场环境下,高中体育教师想要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则需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优化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2]。而“分组分享法”的践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受到了教师和学生们的一致认可。

一、分组分享教学法的概念及特点

育教学中的“分组分享法”,指的是教师结合教学活动的需求,将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体育特长等因素,科学合理的将他们划分成小组,通过组内分享和组间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该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既存在差异,又有共通之处。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样,分组分享法以班级授课为基础,在特定的场景下进行专业授课,对于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也能够实现充分且合理的运用。不同的是,分组分享法更具针对性,通过学生的兴趣、能力等将其进行分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分组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肯定,思维得到了拓展,潜能也随之激发。此外,该方法对于学生的心理需求也尤为的重视,首先从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为主导,然后根据教学实际进行了充分的考虑之后,再制定小组活动,不失为一种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分组分享法”教学法的应用

(一)科学分组,共同提高。想要将分组分享法应用到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去,科学分组就成了先行条件。不过,在分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小组内成员人数的确定,另一个则是小组内外的异同性。在健美操的教学课程中,教师在第一课时由于不了解学生们的情况,所以可以随机进行分组,每组4-6个人即可。在第二课时,由于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已经掌握了健美操的基本要领,所以可以在全班范围内进行经验交流,并通过自荐的方式和师生共同优选的方式选出几个小组长,来监督和辅导其他学生训练。在第三课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个人前两个课时的表现,再进行小范围内的调整,尽量达到每个小组的实力都不相上下,并通过小组间的比赛评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明确规则。在高中体育教学分组分享法应用的过程中,规则的制定直接影响着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进行新的排球教学内容前,教师不妨先和各小组的学生一起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规则与技能,通过与学生的提问与交流,将那些更懂排球比赛规则和技能的学生选拔出来担任组长,然后统一制定课堂的纪律与上课的规则(比如无故旷课的要比别人多练习一段时间)。在下一个课时,就可以组织各小组进行排球友谊赛,赛后组织各小组分享经验与技巧,让整堂课都能够有序地进行。

(三)规范小组行为保证教学效果。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分组分享法的教学过程中,“无组织,无纪律”的活动是要不得的。想要保证课程的纪律,那么就需要规范各小组的行为。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到了小组内训练的时间,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甚至还会出现小组内成员私自调换的问题。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自主选拔出在同学心目中具有一定威信和发言权的学生作为小组的负责人,然后发布本课时的任务,促进组长与组员的互动指导以及组员的主动性。对于没完成任务的小组,也要进行一定的“惩罚”(比如集体做仰卧起坐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四)灵活运用分组模式。除了以上提到的灵活分组的模式,在进行分享分组法的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还要打破陈规,学会引入和灵活运用其他的分组模式。比如,在进行羽毛球训练时,最好还是实行一对一的分组模式,由基础良好的同学带动经验相对较少的同学,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彼此也能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以此为基础,也可以将“一对一”演化成“一对多”的分组模式,通过一人带动多人的形式,然后形成小组,在组间分享学习经验和体能提升的技巧。除此之外,ABC的分组模式,也值得引入和应用。比如,在进行短跑训练时,可通过测试将全班同学的短跑水平进行A、B、C三级别进行划分,然后再在各组内设置一名小组长,来协助教师完成教学计划和目标。通过组间的分享交流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短跑水平,并促进相对落后的小组组员向优秀小组看齐,以此形成阶段性的超越目标,从而带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分组分享法的教学法所具备的优势显而易见,将其灵活地应用到高中体育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还有利于改变体育教学的现状,让体育学习的整体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符合了“科学教育”的理念,而且也能够满足多元化体育人才培养的需求[3]。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们在现代的教育大环境下,不断地实现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将分组分享法落到实处,为促进我国体育教学跨上新台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恩龙.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8(76):134.

[2]胡敬飞.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8(22):37.

[3]徐海霞.试析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体育时空,2018(16):88.

论文作者:吴定军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试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分组分享法”论文_吴定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