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论文_叶承伟

高中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论文_叶承伟

叶承伟 湖北省老河口市高级中学 441800

一、高中生心理档案建设的概念与现状

在我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把学生个体的心理状况自述内容、心理测验结果、心理发展状态评估、心理辅导和咨询记录等材料集中保存,称之为心理档案。从概念上来讲,高中学生心理档案可以涵盖学生的学习表现、个性特征、人际关系、情绪情感状态等多方面的“非生理”的内容,能够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以及课任老师因材施教的参考依据。从这一涵义出发,建立高中学生心理档案可谓是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环节。特别是在当今社会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显著增多、心理危机日益凸显的新形势下,学生的心理档案建设更应该成为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笔者经过多方调查与研究,发现当前高中学生的心理档案建设工作面临重重困难,问题突出,其运行情况与教育部倡导与要求的目标相距甚远。

二、当前高中生心理档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高中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未获得足够的重视

在笔者的走访与调查中,发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未获得校方乃至各级教育部门实质性的重视,尤其在县乡镇各级学校中,这一现象更为突出。虽然随着时代与经济的发展,教育部倡导与号召全面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口号一年比一年响亮,出台的相关的支持性政策也越来越多,但是关于如何在中小学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何对该项工作进行绩效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该如何建设,如何对心理健康工作者进行相关的工作评价、职称评定、晋级升迁等事项并未有详尽的规范性要求。在这种情形下,不少学校虽然也依照要求或腾出富余的办公室作为心理辅导室,或新建心理辅导室,也安排了兼职或聘任专职教师担任心理辅导老师,每年也开展一至两次心理健康讲座之类的校园活动并将相关的图片和文字材料作为档案保存起来以应对上级相关部门的检查,但除此以外,平时再很少有其他的实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活动。在这种情形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心理档案建设工作受到忽视甚至漠视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2.心理档案的内容过于简单化、形式化

不少学校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敦促下,将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工作在学校里切实开展起来,但由于其并不清楚心理建档的真正目的,其初衷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因此,建档工作往往存在着内容过于简单化、形式化的弊病。不少高中心理档案的内容基本上可以称之为学生各种心理测验结果的大汇总。如高一新生入学之初的适应性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16PF人格量表、艾森克人格测验、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等。由于心理测验操作过程简单、实施快捷,数据统计分析比较方便,因此,广泛使用各种心理量表对学生进行测量并保存记录数据分析的结果,以此来作为学校心理档案建设工作的“成绩”,是不少“应付差事”、“想偷懒”的学校惯常采用的“招式”。

3.心理档案建设工作缺乏专业性与技术性

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团队的缺失是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拥有自己专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高中寥寥无几,拥有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团队的学校更是屈指可数。不管是出于应付上级考核的目的,还是抱着愿意切实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初衷,事实是,不少学校的心理老师都是由生物、地理、政治等所谓的“副科”老师兼任着,学校出资或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供机会,让这些老师们接受一些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该如何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和咨询该如何进行之类的讲座或是短期培训,然后就让其“走马上任”,在完成本职教学工作之余,去兼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这一不争且普遍存在的事实面前,且不说这些“身兼数职”的心理老师们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地落实学校的心理档案建设工作,更不用谈其工作的专业性与技术性。

4.心理档案的内容未被充分利用起来

学生的心理档案建立后常常被作为“文物”尘封起来,直到上级部门检查或者是学校申报文明学校、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的时候才得以重见天日。这种现象在各个高中学校普遍存在。而事实上,每位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若被充分利用起来,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效用。如通过一个学生的心理档案,班主任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学生的心理状况,可以将学生近期的学习表现、精神状态等与其心理状态结合起来,对于教师的因材施教是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的。而咨询老师通过阅览学生的心理档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环境和近期的重大生活事件,对于提高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效果是大有裨益的。

5.心理档案建设工作缺乏多部门和多人力的协同合作

虽有个别高中聘用专业的心理学高校毕业生实现了专人专职专岗地从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心理老师往往只有一人,要担负起学校心理辅导室的运行、心理档案的建设和全校学生的心理辅导等工作已经是身心俱疲了。而学校一些领导或教辅、后勤等部门往往错误地认为“心理老师比较闲”,经常“拜托”其帮忙完成其他的工作内容。再或者有个别不太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义的部门和同事在心理老师需要帮助和配合的时候常常会“不买账”。这些情况更是让心理老师们筋疲力竭、困顿不已。与此同时,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的内容除了包含心理老师对学生辅导与咨询结果的记录和各类心理测验的统计与分析外,还应该有对学生身体状况、个性特征、主要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状况、重大生活事件等信息的归纳整理。而这些资料的搜集工作仅靠心理老师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离不开其他教师甚至是教辅人员的配合与帮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高度数字化与信息化的今天,心理建档工作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纸质档案的层面,而心理档案系统的数字化工作更是离不开精通网络与多媒体的专业人士的“援助”。因此,可以说,心理档案建设工作并非一人之事,也绝非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得很好的,它需要多个部门、多类专业人士和各任课教师以及班主任们的共同协作。

三、高中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实施路径

1.端正对心理建档目的与功能的认识,重视心理档案建设工作

高中学生的心理档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与发展自我,有助于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的提升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且及时的干预;可以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检测手段,为学校的心理咨询辅导与治疗工作提供依据。另外,从宏观层面上讲,高中生心理档案中所包含的内容以及折射出的问题可以为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可以为更好地贯彻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供助推力。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我们可以说:建设高中生心理档案是一项服务于全体学生、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工作。因此,无论是教师和领导个人,还是学校以及各级教育部门,都应该对其加以重视。

2.规范心理档案的内容,丰富档案资料的搜集渠道

心理档案的内容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即学生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生活情况、学校学习情况、个人日常行为表现以及对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等;二是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主要包括各种心理测验结果、个别咨询记录等。在搜集心理档案资料时应将调查法、测验法、观察法、作品分析法(如学生的自画像、自我成长曲线图)、个案研究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将量化资料与非量化资料相结合。特别是要重视非量化资料的搜集。如班主任、学科教师或后勤管理人员(如寝室管理员)对学生课堂和课后行为的观察记录、轶事记录,咨询老师的观察与访谈记录,学生的自述或心理作业、日记等资料。虽然与量化资料相比,非量化资料通常比较杂乱与零散,但这些资料所反映的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状况往往更为自然、真实和可靠,因此它的搜集和整理绝不能马虎与含糊。

3.实现专人专职专岗,提高建档人员的综合水平

学生心理档案的成功建立,离不开科学的、专业的理论知识作指导。这就要求从事心理档案建立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也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大力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其编制从学校总编制中统筹解决。”教育部的这一规定为学校构建专业化心理建档工作团队提供了强大的外驱力,同时也意味着不仅心理档案建设工作要实现专人专职专岗,更意味着学校和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制定出一套详尽的包含岗位职责、岗位权利、岗位工作内容、工作范畴、岗位达标标准、岗位考核细则以及奖惩规则在内的岗位设置。只有这样,权责清晰,奖惩分明,才有可能真正杜绝心理课被挪用、心理辅导时间被占用、心理教师被“委派”其他工作以及心理教师开展工作时偷懒懈怠或遭遇不配合等现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切实提高心理建档人员的专业水平。

4.加强心理教师与各学科教师、各部门领导以及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完善心理档案的内容并定期更新

无论是从心理档案所涵盖的内容的丰富程度来讲,还是从建立心理档案系统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广泛性来看,或是从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状况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一特点来说,心理档案建设工作都绝不是仅凭心理教师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够完成得非常好的。它需要包括心理教师在内的多人力及多部门齐心协力的配合与努力。这就要求心理老师与各学科教师、各部门领导及同事,以及各学生家长之间应该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各学科教师、各行政后勤部门以及各学生家长有义务配合心理教师或心理建档团队开展资料搜集、约谈学生等各项工作,并有责任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便其能够不断完善心理档案的内容,实现定期更新资料、跟踪探查的目标,使心理建档的目的和功效能够得以充分体现。

5.适度公开与分享心理档案的内容,充分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和科研学术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目前,各个学校在历经“千辛万苦”将学生心理档案建立起来之后随即便将其束之高阁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不仅是对建档目的和功能的误读与曲解,也是对学校人力和物力资源的一种浪费,更是淹没了心理档案内容的应用价值。虽然在心理咨询行业必须遵守为来访者的所有信息进行保密的原则,但是学生心理档案所涵盖的内容远比心理咨询所获知识内容丰富和繁杂,其资料搜集渠道也更为多种多样,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被心理咨询“绝对保密”的原则束缚住手脚,在确保当事人不会被曝光的前提下,适度地公开与分享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反而会让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危机干预和科研学术等多方面的应用价值得以更为充分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李微光 李景辉 杜艳芳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述评[J].基础教育研究,2012,(1),50-52。

[2]刘慧 学校心理建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2),12-14。

[3]葛爱荣 中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研究[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33,(1),231。

[4]李明军 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方案的探索[J].教育理论研究,2011,(1),220-221。

[5]任丹妮 当前我国学校心理档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7),34-35。

[6]周海山 初中生心理档案构建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

论文作者:叶承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7月总第2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6

标签:;  ;  ;  ;  ;  ;  ;  ;  

高中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论文_叶承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