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论文_丁淑波

东莞市久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在建筑的地下工程施工中,防水施工是重点和难点,加强对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地下工程的复合防水设计,主要就该地下室的防水施工工艺进行探讨,并指出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特点。实践证明,工程取得了较佳的防水效果,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地下工程;建筑主体结构;防水设计;防水施工;施工工艺

近年来,国家建筑工程逐渐增多,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地下工程的数量及面积有了明显的增加。地下工程的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地资源短缺的难题,但是地下工程质量问题不断涌现出来,尤其是地下工程的防水问题。可以说防水是地下工程中最重要、最难处理的难题之一,如果防水质量不合格容易影响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做好地下工程的防水施工是十分有必要的。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面积约302500 m2,防水设防等级为一级,采用以下防水设防方式:P8钢筋混凝土自防水一道、柔性防水两道。

2 防水设计

2.1 复合防水设计

地下工程防水是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配合才能确保质量.其中防水设计是质量保证的前提。该工程初始柔性防水设计为双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由于该项目结构复杂,对防水要求较高,经过专家论证,防水层重新设计为:地下室及机房设备间采用2mm厚BST-101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2mm厚高分子强力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该复合防水层简称BST防水层);桩头部位采用1.5mm厚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桩头钢筋处加设20mm×30mm的遇水膨胀止水条,桩头根部涂刷3.0mm厚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图2为地下主体结构防水构造。

防水涂料与防水卷材组合使用的复合防水工艺可以兼取卷材和涂料的优点,使防水层既具有防水卷材质量稳定的特点,又具有防水涂膜的整体性,对提高防水工程的质量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复合防水层充分发挥了卷材防水层厚薄均匀一致、材料质量可靠的优势,又集合了防水涂料对不规则基层和复杂节点部位适应能力强,涂膜整体性、连续性好的特点,两者优势互补,是防水工程中值得推广和重点发展的技术。

2.2 主要防水材料

2.2.1 BST非固化橡化沥青防水涂料

BST非固化橡化沥青防水涂料主要原材料为石油沥青和多种高分子聚合物,与市面上普通非固化橡化沥青涂料相区别的是,其核心技术为ATT-003特殊添加剂。该添加剂能使产品更为稳定、不离析,与空气长期接触后也不固化,使产品永久保持弹塑性胶状体及蠕变性,性能也始终不会发生变化。该防水材料既不是水性涂料,也不是溶剂型或反应型涂料,而是无溶剂、不需要成膜的蠕变型防水涂料。

2.2.2 BST高分子强力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

BST高分子强力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是以高分子片材为主体,以强力交叉聚乙烯薄膜作为上表面材料,以能与水泥砂浆紧密粘接的强力密封胶为粘接密封层,下表面采用易于去除的隔离纸或隔离膜,复合制成的高性能防水材料。此材料既具有交叉层压膜的抗撕裂性、抗穿刺力、抗冲击力和质量轻等特点,又具有与水泥砂浆良好的粘接性能。

3 防水施工工艺

3.1 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地下工程防水是一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功能,操作起来难度也是非常大。在工程施工中,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施工前,须调试专用加热机械设备,开工前应就近放置加热设备,调试完成后才能进行涂料施工。施工时,因产品非固化的特性,不能做完涂料层后再整体进行卷材防水层的施工,应使涂料施工与卷材施工相配合同步进行。

3.2 施工工艺流程

机具及材料准备→基层处理→备料、投料、加热→细部附加层施工(刮涂、细部修补、复合卷材)→整体喷涂或刮涂非固化防水涂料→铺贴高分子强力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施工过程质量检查→卷材搭接密封→质量验收→保护层施工。

3.3 施工技术要点

3.3.1 基层要求

(1)穿过防水层的管道、预埋件、设备基础等,均应在防水层施工前埋设和安装完毕。

(2)基层的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混凝土基层要结实,无酥松、起砂与凹凸不平。

(4)对当天施工的基面进行清理,要求基面干净,不得有明水、油污、杂物和其他可能破坏防水层的材料。

(5)阴阳角、管根、设备基础等细部,应根据需要做成圆弧,圆弧直径应大于50mm。

3.3.2 基层处理

(1)本工程地下顶板为种植顶板,其基层表面采用专用抛丸机进行抛丸处理。

(2)阴阳角、接缝以及局部龟裂等薄弱部位,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以手工辊涂或涂刷的方式进行细部加强处理。

3.3.3 附加层施工

地下室阴阳角、穿墙管(盒)、管道根部及施工缝、后浇带、变形缝、预埋件、预留通道接口等防水薄弱部位,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粘贴一层相同材质的防水卷材作为附加层,宽度不小于500mm。施工时对阴阳角、平面与立面的转角处等细部先进行刷涂,厚度宜为1~2mm,并将卷材裁成相应形状进行粘接。图3为顶板后浇带防水构造,图4为底板后浇带防水构造,图5为桩基础防水构造,图6为底板变形缝防水构造,图7为立墙变形缝防水构造,图8为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

3.3.4 防水涂料施工

BST非固化防水涂料有两种施工方式:喷涂法或刮涂法。喷涂法适用于大面积防水施工,施工前应检查喷涂机的完整性、喷枪是否清洁以及原料传输管、滤网、阀门是否到位,并检测喷涂机是否可以正常工作;刮涂法适用于不能喷涂的部位以及管道接口、阴阳角等细节部位。

3.3.5 大面积铺贴卷材

(1)喷涂前约2h打开加热开关,预先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倒入料灌中加热,待涂料整体温度达到可喷涂状态时,用专用喷涂机均匀喷涂。喷涂时,可根据设计厚度调换不同喷枪的枪嘴,非固化涂料防水层一次成型。

(2)喷涂完一定面积后,在铺贴卷材前采用针测法检测涂层厚度。若厚度不达标或局部需要强化,用抹子取一些涂料,以手工涂刮的方式将其补上。

(3)防水卷材采用满粘法施工;卷材与卷材长边搭接采用自身粘接的方式施工,短边搭接采用热熔法;防水卷材与导墙基层之间必须采用满粘法施工,且粘接牢固。

(4)防水卷材的短边搭接长度为100mm,长边搭接宽度也为100mm;同一层相邻两幅卷材横向接缝彼此错开1500mm以上,在立面与平面的转角处,强力交叉膜防水卷材的接缝应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应小于600mm。

(5)喷涂后,及时铺贴高分子强力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避免现场中过多的灰尘粘于涂料表层而降低涂料与防水卷材的粘接性。待铺贴完防水卷材后即可上人行走,无需等待。当采用涂刮法施工,铺贴卷材时工人需小心,不得站在已涂刮好的涂料上来回反复粘接卷材,导致涂料层厚度变薄。

3.3.6 封边处理、收头

卷材搭接缝及收口的处理,是防水层密封质量的关键。粘铺时滚压,沿边端封严。卷材收头较难处理的部位,用密封胶与水泥砂浆配合封实。

3.3.7 成品保护

(1)卷材防水层部位预埋的管道,在施工中不得碰损和堵塞杂物。

(2)涂料与卷材复合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做好保护层,防止结构施工碰损防水层。

(3)浇筑防水保护层时,手推车通行部位均要垫上竹胶板;手推车的支脚均要用废车胎包裹;推车倾倒时,要在下部垫木板,防止其刮破防水层。

(4)施工过程中,严防铁锹、灰铲等硬物刮碰防水层。

(5)不得在防水层上放置材料。

(6)地下室顶板浇筑保护层或绑扎钢筋时现场应有防水工看护,如碰坏防水层必须立即修复,修补时压头宽度不得小于150mm。

4 工程施工技术特点

(1)本工程采用BST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高分子强力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的复合防水施工技术,采用抛丸技术对基层进行抛丸处理,实现了防水层与基层的完全粘接。在基层上刮涂不小于2.0mm厚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对基层易活动和变形部位增加一道1~2mm厚的附加层,形成一道永不固化、可滑移的密封防水层,然后将高分子强力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粘贴在上面,从而形成复合防水层,提高并强化了防水功能。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可以吸收来自基层开裂产生的拉应力,适应基层变形能力强,并可自愈合。卷材满粘,同时达到了空铺的效果,既不窜水又能适应基层开裂变形的需求。

(2)BST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高分子强力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复合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防水卷材与基层、防水卷材与防水涂料之间的相容问题,为防水卷材与防水涂料复合施工技术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结语

综上所述,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性工程,它涉及到防水设计、材料选用和施工等诸多环节。若想确保防水质量,防治渗水问题,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施工人员必须认识到设计是前提,施工是关键,进而制定周密的设计方案和采取切实可行有效的防水技术。实践证明,在本工程施工中,采用BST非固化橡化沥青防水涂料以及BST高分子强力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加上科学的施工工艺,地下工程建成后经防水效果检测无渗漏,防水效果良好。因此,本工程的施工经验值得今后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祁俊福.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4)

[2]肖玉娥.新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建材.2012(03)

[3]胡航华.地下室刚柔结合防水施工技术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7)

论文作者:丁淑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论文_丁淑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