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乒乓球队科学训练的思考_乒乓球论文

对我国乒乓球队科学训练的思考_乒乓球论文

对中国乒乓球队科学训练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乒乓论文,球队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677X (2000)02—0030—04

自1958年容国团为中国夺得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第1 枚金牌至今的40年中,中国乒乓球队经过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一直从总体上保持着该项目的世界领先地位,这在世界竞技体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形成这种优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中国乒乓球界长期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零开始”的态度,锐意创新,科学地认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规律,施以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的结果。

1

科学地把握乒乓球竞技运动的制胜规律是进行乒乓球科学训练的前提

决定一项事业的得失成败很重要的因素是对该项事业内在规律是否有较高程度的科学认识和把握。中国乒乓球长期保持优势是以中国乒乓球界对乒乓球竞技运动内在规律的正确认识为支撑的。

在乒乓球比赛中,双方运动员的相互制约是通过击出球的速度、旋转、力量、落点、弧线这5个物理要素来实现的。运动员的技术、 战术、运动素质、心理智力能力,最终要以击出球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表现出来。通过对乒乓球这种竞技特点的长期认识和实践摸索,中国乒乓球界总结出乒乓球的制胜因素为“快、准、狠、变、转”。现代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从特定含义上讲,就是一个如何提高制胜因素的单个水平及它们之间组合水平的过程。换言之,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本质特点,是受其制胜因素制约的。中国乒乓球队40年来的成功实践,证明这一认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中国乒乓球界对制胜因素的探索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它是以中国乒协的正确决案为基础,经过乒乓球工作者几代人的努力才得以实现的。

早在第25届世乒赛后,中国乒乓球界开展了关于攻球与防守两套技术风格的讨论。这场讨论的结果导致在26届世乒赛前的集训中,明确提出了“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以快准狠和变化多样的打法,力争主动、力争胜利”的指导思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完善,在26届世乒赛前,更明确地提出树立“快、准、狠、变”的技术风格。在弧圈球打法还没成型、旋转威力还没被充分发现和利用的60年代中期,这种对速度的深刻认识可以说是非常之高的。

中国乒乓球界对旋转的深刻认识始于70年代,中国乒乓球队在与世界乒坛阔别4年之后,于1971年参加了第31届世乒赛, 重新回到了国际乒坛的大舞台上。当时尽管拿到了男团冠军,但由于长期缺乏交流,中国的传统直板快攻打法受到欧洲弧圈球的有力挑战,60年代的领先地位开始动摇。面对这种形势,中国乒乓球界意识到,中国的近台快攻打法需要创新和发展,在原有“快、准、狠、变”技术风格的基础上,应加强旋转的变化,也就是再加上一个“转”字,力求把速度和旋转这一对矛盾有机地统一起来。当时有许多人反对这个观点,遇到了很大阻力。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强调旋转会影响我们的速度优势,形成跟在欧洲人后面跑的局面。直到今天,中国乒乓界的某些资深人士还不时地开玩笑说,一个“转”字让我们讨论了30年。但无论如何,中国乒协的决策层和广大的教练员、运动员及乒乓球工作者认识旋转规律的决心是一贯的。他们看到了弧圈球技术的优越性,准确预测到速度和旋转有机结合必将成为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潮流。这种坚定不移的追求精神,使中国乒乓球运动在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潮流中始终保持着认识上的领先地位。

中国乒乓球界对“准确”因素也进行了全面研究。50年代,我们的水平较低,既打不过欧洲,更胜不了日本,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打球的速度、力量有余而准确不足。典型的战例是中国队1956年在第23届世乒赛中,击球又快又狠,命中了显得很漂亮,但打不中的时候多,因而没有取得好成绩。准确性低招致失误的教训,使我们认识到任何技术、战术,离开了准确都毫无价值。乒乓球比赛严格说来是不允许失误的,因为失误即失分。当时为了寻求登峰之路,国内一时众说纷纭。有的人主张更快更凶,这一提法很快证明行不通;也有人模仿日本,以大动作及放慢速度来加强准确性,结果也失败了。通过实践检验,中国队清醒地认识到:“光快不准”或“光准不快”,要战胜外国人都是困难的,必须在快速的前提下,加强有一定力量的准确性的训练。经过3年的努力, 中国队的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既保持了原有的快速,更重要的是击球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为登峰创造了物质基础。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中战胜对手,为我国夺得第一个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就是有力的证明。准确,使中国队在50年代创业阶段,第一次打通了登峰之路。

此外,对于战术上力量与落点,速度与落点,以及旋转与落点结合而产生的“凶狠”和“变化”,中国队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以速度、旋转为核心的前提下,狠打对方要害,从而取得主动和结束战斗。在快、转、准、狠的同时力求变化,调动对方,掌握主动权。这就是在 5大制胜因素之间的不同组合、不同侧重而衍生出来的技术风格。

我国乒乓球运动在长期保持优势的过程中,对竞技战略的把握是准确适时的。1992年奥运会,根据当时的欧亚和中外的实力对比,我男队选择了以双打为突破口。在备战中,我队系统地研究了乒乓球双打比赛的基本规律。通过反复摸索和实践,提出“前四板”的制胜因素,并在训练中具体化。这种认识和实践使中国队在奥运会比赛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为中外实力的对比由相持抗衡向我队夺取全面优势的过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今乒乓球竞技向着更凶狠,技术更全面的方向发展。基于这种趋势,中国乒乓球队在继续发扬“前三板”特点的基础上,将研究和认识的重点转向第4、第5板,突出攻防转换的作用,同时使我们的“前三板”特点发挥的余地更大,技术打法更坚实。这也是我们能够战胜欧洲“三虎”的技术突破口。

对竞技运动制胜规律的认识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竞技水平的高低。正确则兴,错误则衰。这种兴衰的辩证关系贯穿在中国乒乓球队多年来攀登高峰、保持优势的全过程中,也正是由于对这一规律的及时、系统、正确的认识和适时地做出适应潮流发展的决策,才出现了中国乒乓球队整体上长期保持优势的局面。

2 不断创新赋予乒乓球科学训练旺盛的生命力

当今乒乓球运动从技术、战术到场地、器材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竞争更加激烈。没有创新,就难以跟上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潮流,就可能落后,甚至被淘汰。创新的意义就在于,继续保持已取得的优势,尽快弥补不足,以达到攀登世界高峰的最终目的。

中国乒乓球界站在历史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创新的价值。迄今为止,世界乒坛有关打法、技术、工具与仪器、训练方法等方面的发明和创新共有37项,其中中国队创新21项,占57%,居世界首位。这为中国乒乓球运动长期保持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拟用两项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背景情况,来说明中国乒乓球界追求创新的艰辛历程。

2.1 直板反胶打快攻思想的形成及实践

进入80年代后,欧洲已把弧圈球的旋转作用发挥到了很高水平。并把速度有机地结合在旋转中,形成既有很强旋转,又有速度的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对中国队以速度为主的直板快攻打法构成了巨大的威协。到第40届世乒赛时,我们的直板优势几乎丧失贻尽。面对挑战,中国乒乓球界曾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要向速度与旋转结合,既能近台快攻,又能拉弧圈球,向近台为主结合中远台的方向发展。这种打法意味着,不但直板正胶可以打快攻,直板反胶也可以练习快攻打法,实际上是把直板快攻打法的内涵拓宽了。另一种看法是,由于我们过分重视弧圈球和适应弧圈球的训练,对直板快攻打法的训练有些忽视,从而使我们的特点不能很好的保持,是训练不当造成的,而不是技术没有跟上潮流。

关于这一问题,中国乒协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一场技术大讨论,也是继第25届世乒赛关于进攻与防守的讨论之后的第2 次全国性技术大讨论。有多篇论述直板快攻改革的文章发表,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徐寅生同志的“唯有创新,别无出路”和“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他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深刻分析了世界和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规律,指出了当今世界乒坛的新形势和中国队所处的位置,说明了我们进行改革创新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在此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乒乓球队在大力培养直板正胶快攻选手的同时,不懈地致力于直板反胶快攻打法的尝试,并涌现出了马林、李楠等新一代的优秀运动员,他们比郗恩庭、郭跃华、曹燕华、齐宝香等直板反胶快攻先行者们的技术又有了更多的新意。

2.2 直板反手反面进攻—“直板横打”

第36届至39届世乒赛连续4次大胜, 使中国队对潜伏着的危机认识不足,快攻打法的创新力度不大,让欧洲人在旋转与速度结合上领先我们一步。直至第40届世乒赛,中国队最优秀的直板运动员江加良和陈龙灿在团体和单打比赛中屡屡受挫,先后败在欧洲人拍下,许多人才意识到:图谋改革,别无出路。

比赛的实践表明,在同欧洲选手对抗中,我们的直板快攻有3 大问题解决不好:第一,中国队特长的发球和发球抢攻技术难以发挥,前三板上不了手,甚至优势已转向欧洲人;第二,反手位薄弱,缺少相持能力和攻击力;第三,只能近台,不擅长中远台,缺少回旋余地。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中国乒乓球界的决策层以及中国队的教练员们认为,直板快攻继续沿袭原来的打法,走老路子,恐怕要走到死胡同了,难以向前发展。必须从训练到打法上寻找新的出路,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勇于推陈出新,以适应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下,中国乒乓球界提出,直板打法反手能否运用球拍反面进攻,也就是直板横打,来填补直板反手位的漏洞。此项技术一经提出,就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有人认为,这是开玩笑。但中国乒乓球界创新的决心是难以动摇的。他们首先请科研人员对这项技术进行了科学实验,对直板反手反面进攻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论证,结果是肯定的。随后在青年队找了一批运动员进行训练,使他们的技术逐渐成熟起来。世界乒乓球史上第1 个获得“大满贯”的刘国梁及马林、闫森等一批中国优秀运动员的“直板横打”技术,在比赛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中国乒乓球队还在继续挖掘这一新技术的应用潜力,力争再上一个台阶,使它成为有效的进攻手段,全方位地发挥作用,让直板打法的改革创新更深入、更完善。

2.3 大球实验

乒乓球运动发展至今,由于击球速度过快,旋转过强,观众对运动员变化莫测的击球难以理解,逐渐失去了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乒联提出议案,增加乒乓球的直径, 由原来的38mm 改为40mm,以减少击球的旋转强度和运行速度,使乒乓球比赛具有更强的观赏性。这一改革措施一旦得以实行,必将对乒乓球运动的规则、竞赛方法及技术打法等产生深刻影响。

此项改革建议对中国队的打法不太有利,但中国乒协为了乒乓球运动在全球的普及与发展,坚决支持此项改革。首先,组织了对大球旋转和速度的定量实验研究,在世界上独家报道了大球与正常球的定量比较结果,为国际乒联的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其次,为了使这一改革议案得已通过,中国乒协对其科学性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并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尽管此项议案没有通过,但这一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是不可逆转的,中国乒协将为早日完成这项改革尽最大努力,同时将尽快为中国队适应这种变化做好技术改革的准备。

3 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是科学训练的落脚点

随着竞技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广泛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才有可能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中国乒乓球队在长期的运动实践中,探索出了许多符合乒乓球运动发展规律的训练思想和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为中国乒乓球队攀登高峰,保持优势奠定了基础。

3.1 特长突出与技术全面相结合

在运动员所掌握的特定打法中,抓住那些对得分制胜有决定意义的技术,反复磨练,精益求精,力求使其成为特长,在实践中成为使用率和得分率最高的主要手段。例如,中国队十分注意进攻型运动员前三板技术的训练,努力使发球、发球抢攻技术成为每个进攻型运动员的特长,使前三板球成为中国队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成为中国队特有的优势。

在狠抓特长技术的同时,中国队也十分重视全面技术的训练。随着运动技术的普遍提高和对抗的日益激烈,主动和被动经常交替出现。如果技术不全面,对手会盯住自己的弱点不放,使自己无法相持、过渡和反击。因此,特长虽然是主要的,但是没有次要的,也就不称其为主要的了。中国队长期以来把两者辩证地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2 有序训练与无序训练相结合

有序训练与无序训练在我国乒乓球训练中已有多年的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两种训练方法的合理安排符合循序渐进的科学原则,符合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规律。

有序训练是根据训练的目的、任务,对训练内容、击球线路、旋转性质及移动路线等要素作相应的规定。这有利于运动员较快地掌握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有效地增大训练密度,使运动员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在较短时间内使所练技术达到熟练程度;有利于提高单个和结合性技术的水平以及形成特长;可有针对性地解决技、战术的薄弱环节。

无序训练是对训练内容作适当的规定以外,对其它击球要素的变化不加规定和限制,根据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和实践的需要,做各种随机、灵活变化的练习。这种训练能有效地加大训练难度,使训练更加符合比赛的需要;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组合和运用能力;有利于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

3.3 模拟训练与诱导训练相结合

极富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运动员来模仿世界大赛中我队将要遇到的主要对手,并与主力队员反复练习,从而使主力队员能产生专门性适应。早在60年代,中国队就开始运用这种训练方法,当时的胡炳权、薛伟初等选手,改变自己原有的打法,学习日本人新发明的弧圈球,手臂都拉肿了,帮助主力队员适应这种新技术,甘当铺路石,被称为“走在世界冠军前面的人”。其后,中国乒乓球队又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甘愿牺牲自身打法,不计个人名利的无名英雄。实验证明这种训练方法符合从比赛实际出发进行训练的思想,有利于特定技战术迁移到比赛中,能培养运动员良好的比赛心理;能使运动员掌握战胜特定对手的技战术。

正常情况下乒乓球训练要有两个人互相配合才能进行,训练对手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诱导关系。最集中体现诱导训练方法优越性的当属中国队首创的“男帮女”训练法。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男子力量大、技术质量高的特点,弥补女子的不足,进而增加女子的训练强度和难度,使女运动员适应高强度训练。实践证明,这是迅速提高女子技术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3.4 以赛带练

参加比赛是训练的直接目标,同时又常常被作为一种重要的训练手段,是整个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

多年来,我国乒坛沿循以练为主的训练模式。该种模式训练周期长、比赛交流少,训练的针对性不强,使赛练脱节的矛盾日益突出,从而影响了运动员技战术的发展。中国乒乓球队总结了欧洲崛起的经验,认为以赛带练是其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大了队内和国内外各种类型比赛的比重。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符合乒乓球运动客观发展规律,提高训练水平的一种手段。该种方法通过大量、不间断的比赛,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形成赛练关系的良性循环,对迅速提高技战术水平、丰富比赛经验、调整心理状态有着较好的效果。

3.5 系统训练与针对性训练相结合

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进行大负荷的系统训练,是科学的、行之有效的。中国乒乓球队取得的辉煌成绩,是与一贯坚持“三从一大”的系统训练分不开的。以邓亚萍为例,她一天平均要练6个小时, 多球全台跑动训练,一筐球200多个,一天至少要打十几筐, 挥拍数千次,并且几乎天天加班加点,每天至少比别人多练40分钟。

为了实战的需要,中国乒乓球队在每次大赛前,都设想可能出现的困难,在训练中给自己出难题。比如,调整训练时间,提前把运动员的生物钟拨好;在训练时播放比赛场的录音和噪音,在训练场档板上搭上各种色彩的布条,以适应紧张的比赛气氛;想方设法制造压力,提高运动员的心理承受力等。他们在每次大赛前,都尽可能地搜集、了解各国主要对手的技战术情况,使自己的主观认识尽可能地与客观情况相一致,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比赛。如在第26届奥运会前,准备工作是相当充分的,共观察、分析对手战术应用285局, 完成主要对手书面分析报告67份,诊断、评估我主力队员战术应用800场, 完成我方主力队员书面分析报告200份,建立欧、亚主要对手技术档案58份, 分析我主力队员比赛前5板技战术应用20场。通过以上工作, 运动员对所有对手的技战术特点都有了充分了解,真正做到了“知已知彼”。

4 理论研究对科学训练的有力支持

中国乒乓球运动除在科学训练实践上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外,同时,其科学训练的理论研究水平也同样走在了世界前列。集中国乒乓球队的教练员和科研人员之大成的《现代乒乓球技术的研究》,在没有任何国外教科书参考的情况下,立足于本国实践,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乒乓球队的成功经验,对制胜因素进行了大量的阐述。该书现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援外教练员几乎人手一册,也作为高级教练员职称考试的必备教材,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书的出版是对世界乒乓球运动做出的一个贡献。

在此基础上,中国乒协最近又组织科研委员会和科研所乒乓组编辑了《乒坛竞技科学诊断》。这是中国乒乓球队长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训练理论研究的成果。书中对中国队攀登高峰、保持优势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和科学训练问题进行了科学论述,有力地支持了中国乒乓球科学训练的实践。同时,在乒乓球科学训练理论研究方法上也具世界领先地位,并有很高的创新价值。

5 科学训练的组织保证

科学训练的运行体制是一个大系统。只有通过宏观调控,即统一领导、协调和监督,才能确保整个大系统顺利运行,取得最佳整体效益。长期以来,作为宏观调控系统的中国乒协及中国乒协职能部门——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在组织、协调、发展科学训练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1 每年组织全国教练员会议, 请国家队教练和有关专家介绍世界乒乓球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及国家队训练的经验体会,使其它层次上的教练员自觉地把成功、有效的经验运用到青年队、少年队以及业余体校的儿童训练中去。

5.2 每年举行数次全国教练员岗位培训班, 以提高教练员科学素质;

5.3 派有经验的教练员组成技术指导团,去地方省市指导、 检查科学训练的实施情况;

5.4 组织以早出人才、快出人才为中心的各种竞赛活动;

5.5 每年都从事业费中拨出一定数量的科研资金;

5.6 世界大赛取得好成绩时,要表彰、奖励科研人员;

5.7 在世界大赛的备战和比赛中, 科研人员作为代表团成员随队进行调研,负担科研人员的一切费用;

5.8 派代表参加世乒赛科学报告大会,承担一切费用;

5.9 科研人员作为特激代表参加全国乒乓球工作会议;

5.10 每有重大决策,都邀请科研人员参与讨论,形成了中国乒乓球界浓厚的科学民主风气。

收稿日期:1999-11-04。

标签:;  ;  ;  ;  

对我国乒乓球队科学训练的思考_乒乓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