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的思考_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的思考_银行论文

关于商业银行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信贷业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内物价持续走低,消费不振等因素的制约,使通货紧缩的压力增大,严重地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消费需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个人消费的政策,中央银行也几次下调了利率,从而为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提供了较为成熟的市场时机。大力发展消费性信贷业务,使之成为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商业银行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和参与同业竞争大有裨益。

一、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营与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适应经济金融形势,促进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始终伴随着或高或低的通货膨胀,治理通货膨胀一直是政府和各级经济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 然而, 从1997年10月开始,我国经济出现了人们还不太熟悉的新情况——通货紧缩。不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是货币流通与经济运行失衡的表现,都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最终都将反映到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上来。

第一,使银行信贷资产增量风险加大。国内需求不足,消费持续疲软,导致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停工停产,企业效益持续下滑,使商业银行新增流动资金贷款形成风险。从另一方面看,我国经过20年的持续高速经济增长,已结束了短缺经济时代,多数产品出现了买方市场的格局,甚至总体上已经具有了相对经济过剩的特征,其具体表现既具有一般市场经济所具有的供大于求的特征,又具有我国特有的消费需求不足的特征。据国家内贸局1998年上半年对601种主要商品调查分析, 其结果无一短缺。这表明现阶段的通货紧缩表现为全面性供大于求,而非结构性供大于求,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如果增加固定资产贷款的投入也必然产生很大的风险。

第二,使银行信贷资产存量风险也进一步加大,通货紧缩破坏了企业间正常的信用关系,由于企业销售困难,使一些企业不能如期偿还债务,从而影响到拖欠企业的偿债能力,如此造成相互影响,使得整个支付链条中断,最终必然将风险集中转移到银行来,加大银行不良债权的比重,增加金融风险。

第三,使银行信贷资金筹集困难,筹资增长缓慢或出现负增长,从而加大银行的支付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往往在增加对企业的信贷投入与规避金融风险之间产生矛盾的诀择,处于两难的境地。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启动居民消费的问题,这个问题才是导致当前投资不足,生产过剩以及生产要素闲置的根本原因,才是全部问题的大瓶颈。如果没有居民消费的全面启动和增长,其他问题就难以解决,并且可能导入更进一步的恶性循环之中。而启动居民的消费,则要“努力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戴相龙语),在改进和加强金融服务上下功夫,加大对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的信贷投入,切实搞活企业的产销和促进居民消费,从而拉动需求,优化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一,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筹资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经过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已发生了重大改变。有资料表明,从1978年到1998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以年均35%的速度递增。社会资金分配不断向个人倾斜,个人投资虽逐步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是银行储蓄仍是居民首选的投资方式。1996年以来,中央银行先后7次降低存款利率,国家发行了大量国债, 并开征利息税,但并没能引起居民储蓄减少和消费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要拓展筹资渠道,壮大资金实力,实现自身发展,就必须适应这种客观发展形势的需要,通过创新业务品种,吸引和发展自己的客户群体,而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是实现银行与居民个人联系,发展新的客户群体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商业银行有必要发挥消费信贷的辐射功能,加快筹资工作的战略转变。

第二,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降低不良资产比例,减少金融风险的客观需要。一般地讲,降低不良贷款,要通过增加贷款,优化贷款存量来实现,如果片面地收缩贷款规模,只能使不良资产状况更趋恶化,给金融机构带来更大的风险。而增加信贷投入,如前所述,目前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都会形成更大的风险。在这种特殊的经济金融形势下,商业银行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既可增强企业偿贷能力,又可以从根本上调整自己的信贷结构,增加信贷存量,实现资产多元化,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从而达到降低金融风险,实现稳健经营的目标。

二、当前发展消费信贷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居民消费意愿不高,制约了消费信贷的发展

从我国实行扩大内需政策以来,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虽一直在启动经济中被寄予厚望,但从目前情况看,消费贷款的发放情况并不理想,居民对消费信贷的使用并不积极,使消费仍显欲振乏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由于收入增长预期降低,支出增长预期提高,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提高,使居民消费不振,更不愿用银行贷款去搞提前消费。近年来,各地纷纷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增加支出预期的改革,而政府机构精简、国企制度改革、农副产品收购制度改革等都是降低收入的预期,甚至使居民收入产生了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居民必然要增加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二是传统的消费观念制约着居民消费增长,导致居民对消费信贷反应冷淡。中国长期以来正统的儒家持家思想,形成了以“俭”为基本内容的传统消费观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相当一段时间内经济基础薄弱,市场供求处于短缺经济状况,人们不仅继承了传统的消费观念,还把西方的借债消费斥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这种思想抑制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也形成了当前消费信贷的发展障碍。

三是国家消费政策制约了消费热点的形成,影响了消费信贷的发展。在城镇,住房、汽车、通讯消费是新兴的消费热点,但受住房二级市场状况不佳、汽车消费费用过高和电信垄断经营的制约,使这些热点难以形成高潮。

(二)银行服务不到位,影响了消费信贷的发展

一是宣传与营销力度不够,是消费信贷在客户中“曲高和寡”的原因之一。一项新业务能不能被消费者所了解、认同和接受,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宣传和营销。

二是个人消费贷款手续繁杂,环节过多,阻碍了居民使用消费信贷。由于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把风险防范均放在首要位置考虑,对每一笔贷款都是抵押担保、评估、保险,一个个盖章,一道道手续,这样风险是小了,但也把客户吓跑了。

三是消费信贷品种有限,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消费需求的消费者需要。

三、商业银行发展消费信贷应采取的措施

(一)统一认识,调整政策,积极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首先,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办的消费性贷款品种贫乏,推广有限,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要从信贷政策上调整各项放款的比例,压缩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的规模,扩大消费贷款比例。各家商业银行要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把消费信贷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金融品牌,使之成为我国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要进一步加大筹资工作的力度,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筹资策略,要紧扣消费信贷,打“消费牌”,开办各种消费性储蓄项目,诸如住房储蓄、购车储蓄、子女教育储蓄、婚嫁储蓄、购买耐用消费品储蓄以及发行消费性金融债券等等,以解决消费信贷资金问题。

(二)拓展消费信贷范围,增加消费信贷品种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的消费品已相当丰富,12亿人口的国内消费市场蕴藏着极大的消费需求,使银行拓展消费信贷的前景相当光明。因而,商业银行应着力扩大消费信贷范围,不断推出新的消费信贷品种,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一是根据居民生活需求,全面开办消费信贷。要澄清一种认识,并非只有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的大额支出才算得上个人消费信贷。其实我国消费信贷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涉及到广大居民“吃、穿、住、行”的全部,除了较大的住房、汽车,还有家电、生活用品、学生用品、房屋修缮、家具、医疗、婚丧嫁娶等等。尽可能地增加信贷品种,使消费者有选择的余地。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消费信贷的服务手段,把信用卡发展成为便捷的消费信用工具,尽快开发多种形式的信用卡消费信贷业务。要在充分运用现行信用卡(准贷记卡)这一信用工具,调整信用额度,鼓励透支,积极开展信用卡消费信贷业务的基础上,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发行符合国际贯例、标准规范、申请便捷和运作安全的贷记卡,开辟信用卡消费信贷业务的新途径。

(三)简化消费信贷办理手续,为消费者提供宽松的服务环境

在开展消费信贷业务过程中,要加强对消费信贷业务的研究工作。在保证资产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简化贷款手续,对那些住房、汽车等较大额度的消费信贷项目,必须办理抵押物评估、合同公证、保险等事项的,银行应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定点、定时集中办公,统一办理,提供“一条龙”服务,减少借款人的麻烦和不必要的人财物浪费,提高消费者使用银行消费贷款的积极性和信心,促进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服务,坚持以特色求生存,以服务促发展的方针

商业银行要积极开发具有市场前景和独具特色的消费信贷业务品种,以凸显银行之间的“有差别产品”。同时,要加大消费信贷营销工作的力度。随着银行同业竞争的加剧,品牌营销将成为商业银行塑造企业形象、带动金融产品销售的最有力手段。因而要针对消费信贷特殊的贷款对象,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消费贷款营销活动,做好对消费者的宣传、引导工作。

(五)切实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确保消费信贷业务的稳步健康发展

由于我国开办消费信贷业务时间较短,还面临着对消费者资信难以把握,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健全以及银行各项内部管理措施不配套等问题,探求和建立消费信贷风险防范体系,是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应该说消费信贷作为一种信用消费形式,最终有赖于信用的建立,而信用的建立又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研究、制定和完善商业银行消费信贷政策。加强消费信贷政策的研究,是从根本上防范信贷风险的重要措施。商业银行要着力从消费信贷总量、地区投入比例、消费贷款品种与期限、授信额度、利率政策及担保要求等方面进行研究,拿出具体的标准,以便规范内部管理。

第二,制定与消费信贷配套的信用评估办法和标准。现行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评定信用等级,更不适合对个人信用评级。这样既不利于小企业为借款人出具消费贷款担保,也不利于对借款人信用的把握,因而要尽快制订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业信用评定标准和个人信用评估办法。

第三,采取灵活的担保方式,建立起保证信贷资产安全回收的第二道防线。从目前情况看,其一是对住房、汽车等较大额度的消费贷款应采用以所购消费品为抵押的按揭贷款方式,这是既安全,又简便的担保方式。其二是可以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对象,积极协调由消费品生产企业、商业流通企业和旅游服务企业提供消费信贷的担保或再担保。

标签:;  ;  ;  ;  ;  ;  

商业银行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的思考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