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孵化模式下鲫鱼卵霉变的防治_水霉病论文

水孵化模式下鲫鱼卵霉变的防治_水霉病论文

流水孵化模式下鲤鲫鱼卵水霉病的成功防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鲫鱼论文,防控论文,流水论文,霉病论文,模式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水霉菌在养殖水体中普遍存在,对养殖水体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抗逆性强且能抵御不良环境,因而一般药物难以将其杀灭。鱼卵水霉病,尤其是鲤、鲫、团头鲂、黄颡鱼等黏性鱼卵水霉病,在整个人工孵化中几乎成为不可避免地存在。过去,孔雀石绿是预防和治疗水霉病的最佳药物,但是由于孔雀石绿在鱼内残留时间长,具有高毒素、高残留等副作用,2002年孔雀石绿在全国禁用,由此水霉病的预防与治疗又成为养殖界的难题。福尔马林、亚甲基蓝、食盐、过氧化氢等药物都被用来治疗水霉病,但效果都不理想。2013年,笔者在对水霉病防治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使用了一种孔雀石绿替代制剂——“美婷”来防控鲤、鲫鱼卵的水霉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我们将使用“美婷”成功防控鲤鲫鱼卵水霉病的情况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在每年3月底至4月的鲤、鲫鱼卵孵化期间,都有不同程度的水霉病的发生,尤其是在受精后的第3天,是水霉病暴发的临界时间。具体表现在:个别死卵开始长有水霉,随着孵化时间的增加,开始向周围蔓延至其他卵上,将其他卵包裹起来,致使许多活卵无法正常脱膜,鱼卵死亡率增加,出苗率降低,对苗种场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 受精6小时后,停水,将“美婷”用池水稀释以后,全池均匀泼洒,用量为25毫克/升,早、中、晚各1次,时间间隔为5~6小时,直至鱼卵开始长有眼点后停止用药。

防治效果 在同样的网片数下使用亚甲基蓝的鱼卵在2天后就开始长出水霉,而使用“美婷”的卵发霉率降低了10%,出苗率增加了20%,提高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成功防治水霉病的几点体会 根据多年的一线工作实践以及多年来防治水霉病经验总结,黏性鱼卵之所以会发生水霉病不外乎有三个因素:即水体中病原菌的存在、充足的营养源和最适生长温度。水霉在水体中通过孢子传播,死卵为水霉孢子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充足的营养,而繁殖期间水温一般在17℃~25℃,适合水霉菌的生长。水霉菌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造成了孵化期间鱼卵水霉病的大规模暴发。对于水霉菌我们只能抑制而无法彻底消除。因此,我们建议在鱼卵孵化过程中,重在预防。

采用流水孵化是整个孵化过程中都有新鲜的水体流入,改善了水质,提供了充足的氧气,提高了鱼卵孵化率。但是这样的养殖模式造成了药物的流失严重。因此在用药的时候要适当的停水,同时要均匀泼洒。

亚甲基蓝、食盐、福尔马林虽然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效果,但不能完全控制住病原,而“美婷”能够抑制水霉的生长,对防治水霉病起到很好的效果。

联系电话:0791-8524186

标签:;  ;  

水孵化模式下鲫鱼卵霉变的防治_水霉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