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魅力——记第四次全俄哲学大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第四次论文,大会论文,魅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受莫斯科大学哲学系的邀请,我于2005年5月24日—28日出席了“第四次全俄哲学大会”。此次大会盛况空前。全程参加完大会之后,感受颇多,不由得想多说几句,能否为我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一点启迪?
俄罗斯是一个具有哲学传统的国家,从11世纪罗斯民族哲学诞生起,哲学便成为这个国家民族文化的核心,哲学伴随着文学、艺术、社会学、宗教学等学科的发展而发展,并渗透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由此,俄罗斯哲学以其辉煌的三次大转折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哲学大国。2005年5月24日—28日召开的“第四次全俄哲学大会”实实在在反映出了这个哲学大国的哲学风范。
自苏联解体之后,全俄哲学大会每三年召开一次,其宗旨是确立并推动当代俄罗斯多元化哲学的发展。前三次大会分别于1997年、1999年、2002年在圣彼得堡市、叶卡捷琳娜堡市和罗斯托夫市举行,三次会议主题分别为“人、哲学、人道主义”、“21世纪:哲学变革中的俄罗斯的未来”、“第三个千年来临的现代化与文化”。每次大会由莫斯科大学主办,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协办。俄罗斯总统直属公务员科学院、莫斯科人文大学、国立俄罗斯社会大学、国立莫斯科师范大学、国立俄罗斯人文大学、《俄罗斯侨民》图书基金、“洛谢夫故居”俄罗斯哲学与文化史丛书、俄罗斯作家协会等八个单位参与并支持大会,每次会议固定由“俄罗斯人文科学基金”和“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资助召开。
今年召开的“第四次全俄哲学大会”的主会场在莫斯科大学。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由著名数学家、莫斯科大学的现任校长萨多夫尼奇院士担任,副主席分别由现任莫大副校长兼哲学系系主任米洛诺夫教授和俄罗斯哲学学会第一副会长丘马科夫担任。来自俄各地的92位代表任组织委员会委员。会议专设“大会议题委员会”,该委员会主席是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所长斯杰宾院士,另有五位副主席,该委员会由48位资深教授任委员。一次哲学大会由这么多领导、名人、教授组成两个委员会直接参与了会议运作,足见哲学学科在俄罗斯举足轻重的地位:难怪250年前,俄罗斯首任科学院院长罗蒙诺索夫创办莫斯科大学时,首办三个系,哲学系则被定为第一系。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师生全体出动准备此次大会。莫大哲学系副系主任伊琳娜告诉我,这次哲学大会的注册代表近5000人,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及全俄各地,大会收到会议论文提要3400份,正式出版大会文集共五卷200万文字。我在惊讶之余,深深体会到俄罗斯哲学魅力之所在。
5月24日第四次全俄哲学大会正式开幕的两个小时前,莫斯科大学主楼大礼堂周围已是人头涌动。在大厅里,20多家出版社的几百种哲学图书,已经摆满桌子和书架,任代表选购。就是在这次大会的书市上,我买到了市面上难买的不同版本的《俄罗斯哲学史》、《哲学人类学》、《俄罗斯命运》、《科学、社会、人》等新版图书。
大会在庄严的俄罗斯国歌声中开幕。会议主席宣读了普京总统和莫斯科市市长卢日科夫发来的贺信。俄罗斯国家杜马、俄罗斯宗教团体的代表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接着,莫斯科大学校长萨多夫尼奇院士做了学术报告:“全球化世界的知识与智慧”。他清楚地阐述了在世界向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哲学应发挥的爱智慧作用,阐发了哲学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如何继续体现其社会功能、创造功能、批判功能。听了他的发言,又一次证明,深具哲学底蕴的俄罗斯,哲学的魅力在于它渗透到各个学科。须知,萨多夫尼奇校长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数学家,他在这个充满哲学内行的大会上,竟然讲哲学讲得如此地道。人们对他的发言报以热烈的掌声。随后,又有五位资深教授做了大会发言。他们分别是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斯杰宾院士:“转型时代的哲学”;圣彼得堡大学“应用心理学与社会学”教研室哲学博士卡尔米娜:“信息社会的文化哲学:问题与前景”;莫斯科大学副校长莫大哲学系主任、哲学博士米洛诺夫教授:“现代交往空间是改变哲学与文化的一种因素”;俄罗斯科学院历史—哲学研究部副主任、哲学博士莫特罗申洛娃娅:“野蛮性是文明的逆向”;国立乌拉尔大学社会哲学教研室副主任、哲学博士克梅诺夫教授:“社会哲学与未来形态”。这几个大会发言,紧紧扣住了本次哲学大会的“哲学与未来文明”的主题,围绕当今社会的全球化、信息化的变化,论述了哲学的社会任务和社会职责,有一种建立新时代哲学的强烈追求。同时,从哲学层面探讨了未来社会的形态及其文明构建。从这些大会的发言中,可以体会到哲学必须与时代现实紧密结合,才会有永恒生命力的哲学本性。
大会按小组讨论、座谈会、专题发言、圆桌会议等四种形式分小组活动,总共持续了四天。
小组讨论共分25片:1.哲学本体论;2.认识论;3.哲学与科学方法论;4.社会哲学;5.哲学人类学;6.西方哲学(古希腊;中世纪、新时代);7.西方哲学(19—20世纪);8.俄罗斯哲学史;9.东方哲学;10.意识哲学;11.自然科学哲学;12.技术与网络哲学;13.全球化的哲学问题;14.文化哲学;15.历史哲学;16.政治哲学;17.法哲学;18.宗教哲学;19.伦理学;20.美学;21.价值论;22.逻辑学;23.教育哲学;24.俄罗斯大学哲学;25.社会人道主义哲学问题。
座谈会分12片:1.当代文明的生态学绝对制约;2.全球化世界中的俄罗斯;3.人的体能与运动的哲学问题;4.作为评价体系的人道主义:历史与现实;5.世界宗教与文化对话;6.知识与社会;7.现代逻辑:方法论召唤与发展趋向——纪念B.A.斯米尔诺夫教授;8.世界的统一性与知识整体化的问题——纪念C.T.梅柳欣教授;9.生物伦理学——迫切的问题;10.经济、社会、个人;11.信息与发展;12.安全哲学。
专题发言共6片:1.批判思维与抉择;2.协同哲学;3.科学与准科学;4.区域文化发展的哲学问题;5.马克思主义:过去、现在和将来;6.时间问题:它的现代铨释。
圆桌会议共27片:1.哲学史的理论问题与方法论问题;2.俄罗斯日常生活及其社会转换;3.俄罗斯保守主义的行动方案:过去、现在、未来;4.当代世界的技术、文化与周围环境;5.俄罗斯自由主义问题;6.社会哲学中的民族问题;7.儿童哲学;8.自然哲学;9.健康哲学;10.风险社会的思维选择定式;11.虚拟的哲学问题;12.强制与文明命运;13.政治过程中一般历史与民族历史的依存性;14.自由思想研究的哲学问题;15.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50年;16.基因工程的研究:问题与前景;17.社会政策与生态政策的哲学与方法论;18.民族哲学研究的理论问题;19.后现代时代的辩证法;20.生命、死亡、长生;21.“俄罗斯思想”与现代性;22.洛谢夫在俄罗斯哲学与世界哲学方面的理论贡献;23.青年与全球化世界;24.信息社会条件下的图书文化;2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论坛:“世界哲学”;26.认知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哲学方法论问题;27.全球变化条件下的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
这些分片的小组会议,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需求自由选择参加,小组的报告内容丰富,严肃认真,代表们讨论热烈、有趣。
此次大会,除了上述70个小组以四种会议类型分片活动之外,还组织了三场晚报告会、五次与科学杂志主编人员的座谈会,这些杂志分别是《个人、文化、社会》、《俄罗斯科学院通报》、《逻各斯》、《认识论与科学哲学》、《哲学问题》。同时,大会上还组织了一次中型学术讨论会:“当代俄罗斯的哲学与人文科学教育问题”。会议期间,俄罗斯哲学学会举行了换届选举大会,“哲学、政治学、宗教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召开了工作会议。
这次大会的规模是空前的,五天会议的运作是高质量的、成功的,达到预期的目标。当我全程参加完这次会议之后,作为哲学工作者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尽管我国哲学学科的建设在新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真应该从俄罗斯哲学大会的召开中取得借鉴:(1)哲学是动态的,哲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而变革,新哲学呼之欲出。我们从这次全俄哲学大会分片讨论的70个议题中,可以发现有三分之一的议题是新哲学议题。比如:“转型时代的哲学”、“现代交往空间是改变哲学与文化的一种因素”、“知识与社会”、“现代逻辑”、“安全哲学”、“协同哲学”、“科学与准科学”、“时间问题:它的现代铨释”、“儿童哲学”、“自然哲学”、“健康哲学”、“虚拟的哲学问题”、“青年与全球化世界”、“信息社会条件下的图书文化”等等。对这些哲学新命题开展研究,势必会带动一批新的哲学研究方向的产生、确立和成熟,从而丰富哲学学科的科学内容。(2)哲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哲学是时代精华的反映。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却在这次全俄哲学大会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们从那么多哲学议题中,可以看出,大多数议题都与世界发展的状况和态势密切相关。首先是承认世界发展的新时代是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哲学大会的很多议题都在全球化世界发展条件下立项并展开了论证。(3)哲学是多元的。这次哲学大会上的每一个议题都是哲学大花园中的一朵艳丽的小花,我们感觉到,正是这70朵小花,构成了一个多元的、丰富的哲学大世界。这里有传统的哲学研究方向,也有与时代合拍的哲学新议题,同时有与俄国国情密切结合的现实哲学问题。这些三级哲学学科和议题相互支持、相互渗透,没有排斥,只有协同。当我提交了“苏联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论文时,同样被编入大会文集中,受到大会的特别重视。(4)哲学需与本国现实密切结合,作为俄罗斯哲学大会,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不论是大会上发言还是70个小组的讨论,人们都在从哲学思维和哲学的方法论上努力探索当代俄罗斯现实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比如:“俄罗斯日常生活及其社会转换”、“对俄罗斯保守主义的批判”、“全球化世界中的俄罗斯”、“俄罗斯思想与现代性”、“全球变化条件下的卫国战争胜利”等。俄国哲学家从当代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青年等各个方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难怪这次大会受到了普京总统、国家杜马、莫斯科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甚至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这次大会上都设立论坛,专论哲学的世界功能。
我面前摆放的厚厚的五大卷第四次全俄哲学大会的文集是当代多元化俄罗斯哲学发展的重要成果,它不仅为俄罗斯哲学在世界哲学园地里争得一席之地,同时显示了哲学因发展、变革而独具一格的特殊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