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小企业模式的成人教育教师工作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_成人教育论文

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形成原因及应对——基于SME模型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倦怠论文,成人教育论文,模型论文,教师职业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71(2012)04-0024-04

一、引言

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起,职业倦怠问题就开始引起西方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领域专家的关注并逐步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994年国际劳工组织指出:“世界正在变成紧张的世界。”过度的紧张会使人们出现疲乏、焦虑、压抑,甚至身心衰竭等问题,这一现象被称为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最先提出的,是指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对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通常认为是工作中的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映。职业倦怠问题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之中且日益凸显,其中教师群体便是“职业倦怠”的特殊高发人群之一。

对于成人教育教师而言,职业倦怠是指他们在从事成人教育教学事务和处理与成年学生关系时,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和处理人际关系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易产生情感、态度、行为的衰竭状态。目前职业倦怠已发展成为一种职业性伤害,严重地制约着成人教育教师的身心健康及专业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情绪耗竭。这被认为是职业倦怠最具代表性的指标,表现为对成人教育教学没有工作热情,缺乏创造性,有一种情绪资源被耗尽的感觉,特别容易出现敏感烦躁易怒等情绪。对成人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疲于应付,被动地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这将极大地降低成人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二是对学员冷漠,缺少感情。视自己所服务的学员为物,而不是将其当成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多表现为减少接触或拒绝接受学员,用标签式语言来描述学员个体,对学员缺乏耐心与关爱,甚至以消极否定的态度对待学员,不愿意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往往导致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三是个人成就感低。成人教育教师往往对自己持有负面评价,自尊心、自信心较低,总认为从事成人教育教学没有他们想象的有价值、有社会地位以及能够获得足够的回馈。因此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感、无助感,并且缺乏对所从事成人教育工作的职业自豪感与职业幸福感。

二、SME模型

目前关于职业倦怠的成因尚存异议。但是,基于大量研究的基础,心理学家对倦怠的成因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线索和框架。“倦怠”本身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其形成可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在倦怠形成过程中,这些影响因素之间也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它们在倦怠形成中的作用还可能受到其他中间变量的调控。因此,对影响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因素的探讨,需要采用追踪数据、结构方程模型、多层线性模型等方法,同时考察多因素、多水平变量在教师职业倦怠形成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揭示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从而探讨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SME模型整合了现有关于职业倦怠研究的诸多变量,建构了一个简化的、与实证研究相统一的理论框架,有利于我们更加直观地研究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案。

从图1可以看出,教师职业倦怠形成模型SME模型包含了压力源(Stress)、中间变量(Mediate)和后果变量(Effect)三个基本元素。其一,压力源。压力是个体在适应生活的过程中,察觉到内外刺激超过自身应付能力时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全身性反应。压力的来源有多种,有些是经常性的,有些是偶然性的。经常性的压力可能对教师产生的影响较大,而偶然性的压力影响就相对较小。教师的压力源主要包括学生压力、个人压力、组织压力、社会压力等。其二,中间变量。中间变量主要有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环境因素是指教师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因素,它们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最为复杂,几乎可以通过任何中介对教师产生影响。个人因素包含教师自我概念、职业价值观、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其中个体的认知评价在诱发教师职业倦怠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只有个体认为事件本身所蕴含的要求超出了自己的应对能力,可能的压力源才能真正成为实际的压力源。其三,后果变量。后果变量主要有职业倦怠感和主观幸福感。这一理论认为,各种工作压力源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直接原因,这一过程受到了各种环境变量和个人变量的调节影响。由压力源和环境因素、个人因素的综合作用而产生的压力后果是复杂的,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方面。消极方面的典型表现就是职业倦怠。但是,压力不一定总是坏事,只要调试得当,便会化为动力,不但会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而且会提高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自豪感,从而获得主观幸福感。

三、基于SME模型的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分析

(一)工作压力: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直接根源

首先,长期以来,人们对成人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成人教育事业虽然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处于从属、附带地位,在大部分人眼里,成人教育教师总是低人一等,成人教育也是可有可无的。社会上普遍认为成人教育毕业生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相比“含金量”偏低、素质能力较差,同等情况下,成人教育毕业生就业时经常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这种社会支持的缺乏,使得成人教师有苦无处诉,压力无处释放,难以获得及时的帮助,极易产生无助感,从而诱发职业倦怠。

其次,成人教育的对象是成人,他们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学习时间相对不固定,因而对他们的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形式的灵活多样。但是教师在从事成人教育教学工作之前往往对成人学员学习目的、认知特点缺乏足够的了解,对成人教学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没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此外,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建立针对成人教育教师专门教育培训的学校,从事成人教育工作的教师往往缺乏专业的成人教育理论知识和处理成人教育日常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导致现行的教材陈旧、教学方式死板,缺乏创新性、灵活性,忽视对学员的人文关怀,难以满足学员多样的学习需求,导致学员对教师产生不满,教师也因之产生巨大的压力。

另外,由于成人教育教师人际关系较为复杂,常常会导致不良的人际关系,这也会使得他们压力倍增。

(二)环境因素: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外部条件

首先,成人教育教师长期从事单调繁琐的成人教育教学工作,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感到工作枯燥无味,产生心理疲劳,不想再继续从事这样的工作,导致许多成人教育教师不思进取,缺乏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意识。其次,学校情境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外部原因。现代管理学认为:人并非天生厌恶工作,而是勤劳肯干的,关键在于是否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能否满足其合理的需要。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学校的领导风格、学校的制度规定以及学校的学术氛围等,都会对成人教育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再次,成人教育教师在不同的环境中,为了适应不同的要求,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良师、益友、父母、教育机构的成员、儿童保护人等。适度的压力和角色冲突可以促使教师适应角色需求,从而更加努力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如果长期面临角色冲突的困扰,压力不能有效地得到缓解,就可能影响到成人教育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稳定,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三)个人特征: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内部诱因

成人教育教师自身性格与工作态度、动机方面的原因会导致职业倦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特征的影响。个体的气质、特征、能力、兴趣、性格等直接影响着其在处理压力事件的状态和应激心理。当成人教育教师本身性格方面有缺陷,内向、孤僻、不合群、缺乏自信时,在工作中就会产生压力。二是角色定位的影响。成人教育教师整天处于繁忙的工作中,一方面要尽力维护自己的形象,另一方面还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学员的认可达到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如果感到自身消耗的资源在短时间之内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偿和相应的回报,成人教育教师的身心就会长时间处于疲惫的状态,从而产生角色冲突,对成人教育工作产生不满意感。

四、应对策略

(一)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提升成人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

全社会都应充分认识到成人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和地方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成人教育在国家繁荣和社会进步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当改善管理,对成人教育实行宏观调控和分类指导;简政放权,给予成人高校充分办学自主权;进行政策扶持,调动社会力量助学、办学的积极性;加强成人教育相关立法,切实提高成人教育教师的地位。通过多方面措施提高成人教育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使他们的付出获得相应的回报以改变成人教育被边缘化的状况。实施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发成人教育教师的职业兴趣,提高他们的职业自豪感。此外,高校应重视成人教育教师的培训,在不影响成人教育教师日常工作秩序的同时,在时间和资金方面予以保障,对他们进行及时的继续教育,使他们能够与时俱进。在生活方面,要创造条件为他们解决困难。只有这样,成人教育教师才会无后顾之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二)提供精神和物质支持,营造宽松愉悦的职场环境

学校是教师职业能力得以彰显的地方,是教师对学生身心施加影响的主要场所,直接影响着成人教育教师的工作质量高低。各高校要对教师提供精神和物质支持,努力营造宽松愉悦的职场环境,建立一种民主、开放、和谐的学校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具体而言,一是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提升教师的学校主人翁意识。学校领导作风要民主,上下级要及时沟通交流,达到相互之间关系的融洽。只有这样,成人教育教师才能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二是创建科学合理的成人教育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在考核评优、职称晋升、奖优罚劣时要克服主观随意性和情感偏向性,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三是安排专门机构提供教师咨询服务,解决他们在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缓解他们的压力。四是要处理协调好教师的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多参加一些活动,这样不仅能增进他们的交流,增强凝聚力,同时又能帮助他们释放累积的不良情绪。

(三)加强个体自我修养,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研究发现,成人教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起修正作用,即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可以缓解工作压力对个体或组织造成的不良影响。第一,成人教育教师要学会调节心理不适,保持良好的心态。在现实教育情景中,教师应客观理性地看待成人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看待自己所从事的成人教育事业,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效能感。第二,面对压力,成人教育教师要学会放松自己,积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主动参加社会活动,寻求社会支持,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第三,成人教育教师要树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坚定职业信念。要知道没有任何一种职业是“不累的”,关键是要学会面对现实和进行积极合理的自我调整,使主观能动性与外部客观环境协调发展,以乐观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成人教育教师才能获得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克服职业倦怠,获得职业幸福感。

(四)实施教师准入制度和职业培训制度,提升成人教育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职业作为阳光下最高尚的职业,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逐渐成为人们眼中的“香饽饽”。在教师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教师的准入门槛降低,不同学历背景、不同工作、不同地域的人都可以成为教师,这必然会导致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降低。而目前我国从事成人教育工作的教师多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往往缺乏专业的成人教育理论知识,对成人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导致成人教育日常工作效率的降低。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精专的职业技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成人教育教师。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完善系列规章制度,推行成人教师准入制度,加强成人教师职前和在职培训,培养更多热爱成人教育事业,能从容应对职业倦怠的优秀成人教育教师。

收稿日期:2012-10-14

标签:;  ;  ;  

基于中小企业模式的成人教育教师工作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