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过宜勇,迁善宜速论文_刘金元

改过宜勇,迁善宜速论文_刘金元

刘金元 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王望中学 262707

孔子说:“过则无惮改。”孔子认为,有了过错,就要有改这个错误的勇气。在这里,孔子提出了正人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人,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托之重负。他必须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同样,对于现代人的修养这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有高尚人格的人,“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这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最佳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孔子认为,一个有勇气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他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感,这不仅可以消除罪恶感和自我保护的气氛,而且有助于解决这种错误所造成的问题。下面这个故事,或许对你有所启示。

周处是晋朝人,他年轻的时候,脾气暴躁,好惹事生非,经常与人打架斗殴,危害乡里,被当地人们视为祸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混混。那时候,义兴县内的大河里出了一条蛟龙,同时在义兴县山里又有只猛虎,他们时常危害老百姓。当地人们都把周处同蛟龙、猛虎一起看作是“三个祸害”,可见周处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是多么的恶劣。为了除掉侵害老百姓的祸害,曾经有人劝说周处上山去杀死那只斑额吊眼猛虎,到河里去斩除那条危及乡里的蛟龙。那个人的初衷是想让这三害互相残杀。周处听人劝说之后,立即上山去杀死那只猛虎,接着又下山到有蛟龙作恶的河边。当蛟龙露出水面准备向他扑过来的那一刹那间,周处转眼间便跳下河去举起手中锋利的砍刀,向蛟龙头上砍去。那蛟龙为了躲避周处的刺杀,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入水底,在大河里游了很远。周处一直紧紧的跟着它,同样是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于水底。就这样,三天三夜过去了,地方上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人们都在为这“三个祸害”的灭亡而奔走相告,互相庆贺。谁知周处在杀死蛟龙后,又突然浮出水面,游到了岸边。当他上到岸上时,看到人们正奔走相告,都认为他已不在人世间而互相庆贺,这时他才晓得自己早已被人们认为是祸害了。这是为什么呢?他扪心自问,经过一番仔细的反省之后终于有了改过自新的念头。于是,他到吴郡去寻找陆机、陆云两兄弟。因为陆家兄弟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受人尊敬的大文人、大才子,周处是想请陆家兄弟开导思想,指点迷津。周处头脑中带着疑惑来到吴郡陆家的时候,陆机不在家,正好会见了陆云,于是他就把义兴人为什么恨他的情况全部告诉了陆云,并说明自己想要改正错误重新做人,但又恨自己年纪已经不小了,恐怕不能干出什么成就,因此请陆家兄弟指点迷津。陆云开导他说:“一个人如果能在早晨懂的道理,那么即使是在晚上死去也是可贵的。何况你现在还年轻,前程还是满有希望的。”陆云接着说:“一个人怕只怕没有好的志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了好的志向,又何必担心美名不能传播开去呢?”周处听了陆云这句话后,从此洗心革面、改过自新。经过自己艰苦的努力,后来终于成了名扬四海的忠臣孝子。

改过迁善,首先对别人提意见持何种态度非常重要,“闻过则喜”是历代先贤们所推崇的。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君主,为后世做出了楷模。他鼓励进谏,而对于指责错了自己的人,也给予包容而不责备。在大臣们提出意见或指出其过失时,他总是诚恳地说:“卿所言诚有理,是吾思之不熟。”当大臣们听到有人对皇帝的指责是错误的,就对唐太宗说:“他这个指责是错误的,应当要受惩罚。”唐太宗说:“不可以。”大臣们问:“为什么?”他说:“如果我惩罚这个人,以后就没有人敢在我面前说我的过失了。”有圣君,有贤臣,使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开创出一代天朝盛世。

改过迁善还要具备开阔的胸襟、豁达的心境。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一次,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英的夫人立即修书派人送给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写信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好。其实,一个人能够具备改过迁善的能力,才能够算是自己主宰自己。要真正做到,而不是停留在后悔烦恼上,更不能文过饰非。改过迁善,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而且必须遵守和施行的原则。尤其对于铸成大错的人,意义更为重大。古人云:“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大罪,当不得一个悔字。”当一个人感觉到有愧于心时,是明智的体现。相反,如果自以为是,跳不出“私”和“自我”的圈子,总认为自己一贯正确,必将成为孤家寡人而自食其果。

历史是一面镜子,对待意见的不同态度,得到的结果也截然相反。要懂得“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的道理。不怕有错误和过失,关键是怎样对待。怕听逆耳之言,一听到正中要害的话,就火冒三丈,甚至仗势凌人,打击报复,其结果害人害己。一个人有了缺点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正视、敢于改正自己的缺点,重新确立好的志向,同样可以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孔子强调在一个人修身正己的过程中,要把能不能改正错误作为重要内容,并且明确指出“过则勿惮改”,不但问题抓得准,切中要害,而且也符合人们成长进步的规律。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差别是错误的大小和多少,更大的差别在于对待错误的态度上。错误人人难免,但犯了错误不能改正错误,那就错上加错;犯了错误,能正视错误,改正错误,不但对事情有所补救,而且也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现实中人人都会犯错误,人人都会有失误的时候,关键是能不能及时改正,精明之人总能够做到迷途知返。人生在世,知错能改,则为君子之道。有错不思改正,或者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那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论文作者:刘金元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5月总第17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6

标签:;  ;  ;  ;  ;  ;  ;  ;  

改过宜勇,迁善宜速论文_刘金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