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建筑逐渐增多,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与日俱增,推动建筑企业快速发展,相应地建筑质量成为被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建筑工程由于高差大而存在沉降的问题,然而采用后浇带技术,不仅可以使收缩应力减少,而且还解决了沉降差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后浇带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意义以及具体施工要求。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应用
1导言
近几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带了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物质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大一部分的建筑项目质量得不到保障,越来越多的建筑事故的发生,也就引起了民众对建筑质量问题的关注。本文主要是对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技术进行分析,后浇带技术主要是为了对建筑项目进行巩固,防止建筑表面出现裂缝现象,目前来看我国的大多数建筑中多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一结构的最大问题就是会随着外界的稳定而产生收缩膨胀现象,一旦收缩膨胀程度超过了建筑物可耐受的范围,就会使得建筑物出现裂缝。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做好后浇带施工技术对建筑质量的提升有着显著效果。
2后浇带施工技术重要性
后浇带技术出现的主要作用是避免建筑物出现裂缝现象,由于温差的影响,房屋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热涨冷缩的现象,膨胀与冷缩的过程就会使得房屋建筑出现裂缝。使用后浇带技术避免裂缝出现的同时提高了建筑的强度。后浇带技术是根据浇筑的时间不同进行划分的。后浇沉降带是在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完成后才进行的,这时候的主体建筑已经具有了一半以上的沉降量,它的好处是可以把高层建筑和和它结构差异性比较大的裙房分离开;后浇温度带比其他两种方法的伸缩自由度都要大,这种技术的初衷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房屋由于冷热温差而出现裂缝;最后一种是后浇收缩带,这种后浇带技术主要目的是预防混凝土因为收缩而产生变形。
3后浇带技术的原则以及作用
3.1后浇带技术的原则
后浇带的设计原理应该是以释放整个建筑体系的应力为主,并且来做好抵抗应力,堵不如疏,通过合适的导泻使建筑中产生的多余应力做到疏散,同时设计整个建筑体系做好对外来应力的抵抗和侵袭!虽然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我们是把整个建筑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的,但是实际施工中往往要考虑个体之间的结构连接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在设计之初就认真核算整个建筑系统和单体之间的具体结构关系,认真的做好内部压力的核算,确保整个施工可以安全高效的进行。
3.2建筑后浇带施工安全性
能够克服因温度而造成的建筑结构收缩问题,尤其是在混凝土建筑施工中,该项技术施工能够减少建筑裂缝出现的概率,进而保证建筑的安全性。众所周知,混凝土结构在温度比较低的季节进行施工时,如果温度一旦升高,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变化,使得混凝土结构内部产生一定的预应力,对建筑形成外向的挤压力。如果超过建筑结构所能够承受的限度,就会导致裂缝的出现,对混凝土结构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但是如果在混凝土结构建成之前对温度的应力进行充分考虑,事先对裂缝进行预留,在一定的时期内就可以进行后浇筑带的浇筑,减少裂缝对建筑结构的不利影响。
4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
4.1后浇带设置技术
(1)明确间距。在进行相应建筑的施工时,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进行,如果设计图纸中标注了相应的后浇带位置,施工人员就要按照图纸设计要求施工。但是在间距的设置上,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建筑的实际状况来进行分析和确定。(2)做好后浇带位置选择。后浇带的位置选择也比较重要,它的位置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质量。通常情况下,后浇带适合在混凝土构件受力最小的部位,比如梁和板的反弯点就是比较好的后浇带位置,在这里设置后浇带后,能够减少因弯力矩和剪力过大造成的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从而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水平。(3)宽度设置要适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建筑施工的工程中,施工人员以及设计人员应该要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分析各个建筑之间的联系,确保建筑质量安全。后浇带施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因此需要相关人员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加强技术监督,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4.2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选择后浇带材料时切勿选择有弹性或者能够收缩的材料,这种材料会影响施工缝的强度,削减后浇带技术的作用。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我们往往在材料里加上减水剂,然后把混凝土均匀配置,振捣搅拌即可。混凝土的配置比例有严格的标准限值,选择合适的比例至关重要。后填筑的缝隙和原来的混凝土之间不能形成缝隙,注意衔接。观测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是刚进度方案,控制模板所受到的压力。垂直浇筑时,把混凝土充分震动搅拌,还要注意保护模板,不要因为距离问题使得泥浆发生流失现象。
4.3后浇带时间选择
一般情况下,后浇带的时间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控制,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建筑质量,提高建筑安全。尤其是在混凝土结构建筑中,它的构建导致的收缩性问题会会出现在六十天之内。由于建筑物之间施工技术的不同以及施工高度的不同,施工人员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时间的选择。例如,对于高层以及裙楼来说,在后浇筑带的时间选择上就要检测建筑的沉降状况,保证浇筑施工在建筑沉降工作之后。在高层和裙楼的建设过程中,他们需要一起进行,但是裙楼相对来说施工量比较小,所以在进行裙楼的建设中,更需要加大高层建筑质量监督。施工中通常会出现裙楼的沉降工作已经完成,但是高层施工还在进行当中。
4.4选择设置配筋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个部分结构之间能相互联系,在设置配筋时就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受力方向、受力大小等。切割钢筋时一定要保证结构之间的整体性、完整性。基础的钢筋起到承重的作用,所受到的力也是最大的,所以不能对基础的钢筋进行切割。还有就是楼板的钢筋,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承重的作用,切割时也要尽量避开。在保证了这些要求的前提下,我们才能保证整个建筑的整体性,确保工程质量。是在需要切割时,要及时把切割的钢筋进行焊接,重新连接起来,保证钢筋原来的承重能力不受影响。
4.5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混凝土在进行浇筑时,必须要明确各个建筑的相关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施工人员的要求来进行。浇筑中,施工人员要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控制,提高混凝土施工浇筑施工质量。
5后浇带的注意事项
首先,排净所有裂缝里面的积水,将裂缝里存有的杂物清理干净,在进行浇筑之前,要保持后浇带构件的表面以及后浇带的两边湿润,这种湿润状态要保持一天以上;其次,在选择模板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图上的要求进行选择,模板材料最好选择统一规格的钢丝,模板最好选择硬度高的材料,避免在施工时发生变形;最后,用后浇带技术填筑完缝隙后要进行清理,清理完之后要对后浇带施工缝进行防水保护,可以把一些防水材料覆盖在施工缝上面,也可以设置防水围栏,防止施工缝被破坏,也可以防止垃圾污染钢筋。
结束语
新时期,后浇带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当中,该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基础墙、梁、底板等位置的施工缝预留问题,能够在完成内部收缩之后浇捣混凝土,同时能够很大程度的降低主次楼沉降差、混凝土凝结、开裂等问题带来的影响,从而该技术可以有效避免裂缝的出现,将整个施工水平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达标,推动工程建筑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维阳.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6,(11):151.
[2]缪彬彬.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与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6,(15):102+104.
[3]徐桂圣.探究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6,(03):149-151.
[4]张军锋.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02):52-54.
论文作者:周成富1,蒋锋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建筑论文; 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钢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