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中生物;微课程;设计与研究
前言:微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适应课程整合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微课程以其目标集中、课程容量小、学习的时间和地点比较灵活等特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微课程以及其特点
微课程是指通过微视频为核心组成教学内容而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一种资源,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移动学习或是在线学习为目的实现实际的教学内容,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一种新的路径[1]。微课程主要是在FLASH、PPT等技术的基础上继承以及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
微课程的主要特点有可以借助视频、动画等网络媒体进行播放;教学时间短;教学的内容比较突出,主要为了突出某个知识点或是技能点;教学设计精致化和信息化;制作简单实用;以自主学习为主。微课程的主要优点就是内容比较少、教学效果立竿见影、并且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缺点就是内容比较碎、不系统、不适合长期学校的教学。
二、微课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最好的学习状态进入所学的内容,就为一堂课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要设计好的教学引入情节。在课堂刚开始的时候如果教师引入微课程,播放一段图文并茂的教学视频,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聚焦学生的关注点[3]。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设计或是发掘一个能够负载课堂教学内容的视频资料。
比如在讲关于蛋白质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2004年关于“大头娃娃”和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视频来引导学生,并且提出为什么会出现大头娃娃?奶粉出现什么问题了?等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教师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和教学内容相关并适应学生的微课程,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关注知识的重难点,巧妙利用微课程
高中的生物教学内容很多是以微观领域为主的,从细胞水平拓展到了分子水平,这些变化都是微观的,所以很多生化反应以及生命现象都是教师很难用言语就能表达清楚的,学生也很难深刻的领会学习的内容,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程。微课程集图像、声音、动画以及文字为一体,可以化静为动、直观形象,并且生动有趣,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视觉以及听觉等感官的需求,为学生的思维扩散搭建了平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突破了教师教学的重难点[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增值》这一内容时,增值是一个比较复杂、难理解且较难记忆的知识点。学生若是只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本的呈现是很难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如果教师通过动态的微课程来详细展示细胞增值的一个具体过程,动态的图画配以文字的讲解,学生就可以仔细去体验微观物质变化的细节,这样也就深刻的了解了细胞增值的知识。
(三)构建知识体系,厘清知识脉络
生物学科实际上是由复杂的生物学概念和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构成的,高中阶段的生物学习和初中阶段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初中阶段的生物学习主要是以具体的生物为认识对象,而高中阶段的生物学习则是将生命系统作为一个认识的对象[1]。所以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以系统的思想观念来教授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揭示生命系统的有序性、动态性、整体性和开放性,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运用微课程构建生物知识体系时,应该充分的利用视频特写、慢动作以及图像滞留等特点,寻找概念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和异同点,对新知识和原有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总结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时,可以先对长颈鹿进化的过程进行解释,再将变异、生存斗争以及适者生存等知识进行一体化模式构建,积极引导学生构建思维结构,并且强调进化的动力、方向以及内在因素,最后教师再以实例强化对理论的应用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既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反思维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微课程是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微课程,与具体的教学环境相结合,使教育在一定技术的支持下变得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新,微课程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开发[J],《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76-79
[2]夏仲文,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学,2012年11期:35-37
[3]赵飞鹏,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现存问题与解决对策[J],华章,2011年25期:25-29
论文作者:宋旭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
标签:课程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生物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