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183;结构#183;效果:改革进程中的商业产业状况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进程论文,状况论文,规模论文,效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规模:从失衡步入常态发展
从新中国建立到经济体制改革之前,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商业产业一直处于被限制利用的地位,相对于宏观经济发展来说,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并成为整个经济系统良性运作的障碍。
1978年以后,中国走上了全面改革发展的道路。随着从农村到城市的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商业产业迎来了高速增长的年代。在宏观经济结构中,商业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大幅度增长,商业机构和商业人员也一改改革前大幅度下降的局面,也趋于扩大。改革前,我国商业产业“一五”期间发展比较正常,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以年均11.7%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的国民收入8.9%和社会总产值11.3%的增长速度。而从1958~1980年的23年间,商业产业发展缓慢,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增长速度为6.8%,低于同期的工农业总产值10.9%和国民收入9.2%的年均增长速度。就相对商业规模来说,到1985年,每万人口拥有商业机构105.3个、商业人员296.5人,远远高于1957年43.6个和134.8人的指标。1985~1988年期间,商业规模继续扩张,每万人拥有的商业机构和商业人员均以3%的年递增速度发展。只是1989年开始的治理整顿,才使得商业产业的投入量指标略有回落。1992年国民经济发展进入高潮,商业规模再度扩张,每万人拥有商业机构121.3个、商业人员252.6人。
从商业发展状况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判断:经过10多年的商业体制改革,商业产业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总量失衡问题得到了基本抑制,商业产业由改革初期的超常规补课性增长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且与宏观经济系统的运行建立了互动的经济关系。
二、结构:上升为制约商业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方面
改革中,伴随商业产业规模的扩大,商业产业的内部结构体系也实现了一系列重组:
1.所有制结构的重组。主要表现在商业产业的所有制结构实现了由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到多元结构的转化。改革后商业所有制结构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格局为依据的现实选择,其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商业产业的成长壮大。随着国营、供销合作社集体商业在城乡的垄断经营局面的打破,商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个体、私营、合作和合营等多种经济形式的商业,均以其强有力的生存能力根植于商品经济的沃土之中,并得到了适度的发展。然而,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于在改革过程予以解决:一是宏观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但微观上各种经济成份仍然是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障碍因素,还没能实现商业资源的有机融合;二是商业产业的所有制结构在实现“多元”化的同时,内部结构发生了一定的紊乱,客观上弱化了商业产业功能作用的发挥;三是商业产业管理体制的变革滞后于商业产业结构关系的调整,至使商业产业管理中的“真空”与“重迭”互见,同时管理缺乏必要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商业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宏观经济的协调运行。
2.企业组织结构的重组。实践中,在有关方针政策的鼓励下,各种商业形式大量涌现,商业企业规模结构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消费格局为依据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层次结构趋于多元、复杂,系统体系趋于完善,功能作用不断增强,其不仅有大规模经营的超级市场、百货商店、自选商场等,还有个体商户、流动商贩,合作商店等。这些规模不等,功能互异的商业组织形式在与其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中,发挥其在商业产业中的应有的作用。
3.商业运营机制结构的转化。由改革前的单一的行政机制转化为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运营机制结构。通过商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管理机构得到了一定的调整,管理职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转换,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明确,企业的内部经营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趋于增强。然而,实践中由于体制转换时期的摩擦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结构性滞差,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市场机制和功能还很欠缺,一个合乎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相得益彰的机制结构尚未建立起来。宏观经济运营是如此,商业产业的运营也不例外,实践中,商品流通领域的不规范现象就是其具体表现。
4.行业结构呈平面扩展态势。表现为饮食服务业发展迟缓,1978年零售、饮食、服务三个行业的人员比例为1:0.23:0.13,到1985年这一比例关系没有实质性变化,仍然为1:0.21:0.20。①商业产业内部各行业发展的结构抑制状态的形成,已成为商业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如何根据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发展壮大商业系统的同时,能动地调整和优化商业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是今后商业体制改革过程中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此外,从各行业内部的具体情况来看,发展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就零售商业来说,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专业化程度大幅度下降。据有关资料测算,按大类商品设立的专业店由1980年占机构的70%、人员的78%,下降到1985年的占机构的49%、人员的63%。这种反经济发展规律现象的产生,与价格体系的不合理不无关系,也是体制改革结构性滞差所造成的社会营运成本增加的具体表现。企业运营机制结构由单一的行政性计划机制实现到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转化,当计划对其有利时则倾向于执行计划,反之,则谋求市场上的自主行为。体制转换时期的企业的这种价值取向,加之宏观管理的不统一、不规范、不完备,导致在商品流通领域不适当地跨行跨业、改业转业、副业挤主业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经营商品频繁变动,唯利是趋,利大的行业多方经营,而人民急需的行业又上不去。从而导致商业发展陷入无规则的变动之中,不仅不利于行业规划和行业协调,也不利于专业分工基础上的全行业系统功能的增强,不利于宏观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在饮食服务业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其规模在不断发展,但其结构还有待于在发展中进一步优化。实践中,饮食服务业的内在结构与我国消费结构不相适应,饮食业中酒家多了,早点摊严重不足,服务业中洗染、浴室业难以维持,处于停滞状态,旅店、理发、照机等发展较快,而且大型高级旅馆大幅度增加,到处高楼林立,但经营困难,而中低档旅馆,尤其是中档旅馆却严重不足,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这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服务业的正常发展。
5.环节结构滞差严重。改革中,传统的批发体系被打破,而新的多渠道的批发网络尚未建立起来,加之,改革之初,为了打破传统的“三固定”的批发体系,鼓励竞争,搞活流通,提倡工业自销和“三多一少”政策的惯性作用,从理论到实践“批发商业无用论”曾一度甚嚣尘上。与其同时,由于工业自采自销多未形成独立的采购销售系统,同产地批发商业也时而挂钩,时而脱钩,交易关系和流通渠道还很不稳定。另外,零售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联购分销组织还很不规范,处于松散而力量不强的状态;同时,工业品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还建立不久,功能有限,作为城乡结合部的集镇商业也刚刚开始建设,以中心城市和集散地为依托的、符合商品流向和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批发网络还没有相对稳定地建立起来。而另一方面,零售商业却大幅度地发展,导致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中梗阻”现象。改革实践中,商品流通领域的无序状况和经济结构性矛盾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情况下的过早的出现,虽然原因很多,且根本在于产业结构的失衡,但与商业产业环节结构的滞差不无关系。正是因为这种滞差的存在,抑制了商业产业功能作用的发挥,从而影响了商业产业的发展和产品市场的开辟。无疑,批发商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对落后状况,既影响了商业产业系统的整体功能,又不利于商品在国内市场上的充分摆布和潜在市场的开辟,也不利于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6.商业网点和人员的地区分布不尽合理。表现在,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间结构性不协调更趋严重,西部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山区的商业网点和人员偏少。这固然是经济不发达的结果,然而没有通过发展商品流通,发挥商业的能动的经济作用,充分地开发资源,谋求相对的经济和贸易优势,在发展商品流通中脱贫致富,也是基本原因。
三、效果:不尽人意的憾事
毫无疑问,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改革后的商业产业,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和功能作用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改革了国有商业和供销社商业垄断经营的局面,发展了多种商业经济成份,一个富有竞争性的商品流通领域和商业产业,在商品经济建设中展示了其特有的效能;调整了工业品购销政策,改革了纵向的分配式、封闭性的商品批发体系,发展了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初步形成了新型的批发网络;改革了传统的高度集权的企业管理体制,并根据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从商业产业自身的特点出发,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转租、转让等经营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微观运营机制;按政企分开的原则,调整并精简了商业管理机构,为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化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并对统管社会商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恢复了供销社的集体商业性质,并将其置于农村经济和商业产业以及宏观经济的大系统之中,且根据农村经济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化,调整供销社的工作重心,以能动地发挥其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建设的作用。
如此等等,经过多年的改革,商业产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实践中,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经济效益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解决:
1.经济效益的大幅度下降。改革后的商业产业的规模与其经济效益呈逆向发展之势,即商业规模不断扩大,而国营、供销社商业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反映国有商业和供销社经济效益的指标特别是80年代的后半期不断恶化,每百元商品销售实现利润1985年为1.87元,到治理整顿的1989年则降为0.60元,1990年则为-0.80元;每百元资金实现利润也从1985年的5.05元,下降到1989年的1.47元,1990年则为-1.72元。而与此同时,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却不断登上新台阶,从1985年的81.29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336.73亿元,五年期间亏损企业亏损额年平均递增高达32.9%②。
2.商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可以这样说,商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是商业经济效益恶化的根本原因。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方面的,又有非经济方面的;既有经营方面的,又有体制方面的;既有商业产业系统的内生原因,又有商业产业系统的外生原因。单就商业产业系统及与其有关的因素而言,其主要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微观企业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低。一是在改革伊始,各种经济组织越过商业产业不高的“产业门槛”大量涌入商业产业。这种反产业发展原则的微观组织的大量存在,直接表现为对规模经济利用的不充分,也预示着“过度竞争”的必然和经济效益的下降;二是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一个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企业组织运营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企业缺乏健康的要素疑聚机制,各种不规范行为大量滋生,短期行为普遍存在,商业欺诈甚行,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等等;三是企业缺乏自组织功能和经营调节功能。企业普遍显得适应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大型企业因体制等原因缺乏活力,中小型企业又显得力不从心,经营困难。(2)商业产业宏观组织化程度低。一是表现为旧体制下的行政机制功能趋于弱化,而新的市场机制尚未健全,整个产业组织处于过渡时期,新旧两种体制的优点不能充分发挥,其缺点却互相迭加,使得商业产业系统缺乏一种高效组织运营的能动机制;二是市场规则很不健全,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都很不规范,产业资源无法实现优化配置;三是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很不稳定,流通渠道支离破碎,难以形成高效运作的体系。既增大了商业营运成本,降低了商业经济效益,又人为地将企业置于“非商品经济”的竞争状态;四是环节结构不协调,削弱了商业产业的系统功能;五是行业结构不能能动地与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相适应,加之行业规划不科学,行业管理不健全,致使商业资源配置低效。
3.宏观贸易条件恶化。就其“硬件”来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通讯邮电等虽有很大发展,然而,因历史欠帐太多,一时难以形成网络体系和综合的产出能力,产生相对滞后加重的现象。就其“软件”来说,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观念仍深深地根植于商品生产者、经营者,以及决策者的思想之中,价值规律既不能正确地指导市场微观主体的活动和行为,也不能自觉地被用于指导统一市场的培育,各级行政主体仍从局部利益出发,深度操纵经济生活,划地为牢、地区封锁日见其甚,“诸侯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机体的“恶性肿瘤”。与此同时,部门之间、环节之间各掌其权,互相制肘,随意干预正常的商品经济和商品流通,导致流通速度缓慢,流通时间延长,经济效益下降。此外,在价格扭曲、市场体系残缺不全的基础上,又人为迭加了各种反商品经济的现象,致使交易条件进一步恶化,交易成本大幅度上升。
四、对策:商业产业的合理化
如何组织商业产业,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问题,其直接关系到商业产业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商品经济建设的进程。无疑,这一问题将成为今后商业体制改革和商业产业发展的中心课题,实践中应该解决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1.强化微观组织,优化微观组织结构,谋求基础经济效益的提高。商业企业是商业产业系统的基本细胞单位,因此,商业企业的优化则成为商业产业组织合理化的第一层次的问题。(1)促进商业企业生产合理化和经营合理化。生产合理化主要是提倡适度规模经营,谋求规模利益,提高流通技术水平,降低流通成本;经营合理化则是运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以实现效率化经营,并加快企业的内部资金积累,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奠定基础。为此,当前和今后需要认真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在深化企业改革,明确企业制度,还企业以本来面目的基础上,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行政机制为推动,以平等互利为原则,积极而又稳妥地发展商业企业集团,促使商业企业集约化经营。另一方面,改善管理手段,在建立健全企业自主经营机制的基础上,适应现代商品流通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加强企业的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和对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2)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个体商户的管理,在做好基础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促进其走上联合、合作发展的道路,并推动其与大中型企业形成系列体制,提高其经营水平,增强其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经营意识。实践中要做好以下几个层次的工作:要实现个体商户店铺化;促进其内部管理规范化,目前要努力促进其帐簿化的实现;在此基础上,采取政策诱导和示范等措施,在不损害其切身利益,不损伤其经营积极性的基础上,推动众多零星分散的个体商户走上合作经营、联合经营的道路。先实行资产独立基础上的松散性的联合,如联购分销,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再行发展资产一体化的联合,逐步提高其组织化程度。
2.促进商业产业体系的合理化,谋求系统经营效益。实践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工作:(1)规范企业行为,建立比较稳定的商品交换关系。现在可以做且能够做得比较好的是,各方面同心协力狠抓合同的执行,对于随意不执行合同的单位,给于严厉的经济制裁,在法律机制和行政机制的共同作用下,约束不规范的交易行为,并逐步实现合理化。(2)科学规划并能动地调整商业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以促进商业产业在与其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健康地发展,并发挥其对于生产和消费的能动作用,谋求系统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极大化。(3)建立健全商业产业网络信息系统,将整个产业的运行置于科学管理基础之上,切底摒弃传统的非商品经济的等级制管理体制。继续进行统管社会商业的多方探索,并做好试点总结工作,为最终过渡到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打下良好基础。以逐步消除管理体制的滞差对商业产业的阻滞。
3.政府要大力促进商业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的合理化。这方面的具体工作有:(1)根据商品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科学地规划商业产业的总体规模,用现代产业观念指导商业产业的发展。实践中还要做好商业产业的投资与再投资两方面的具体工作,根据商业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注入适量资本。与此同时,通过市场机制、利益机制和计划机制以及行政机制、法律机制等共同作用,实现商业产业的资源的优化组合,以谋求产业系统的高效运作,及与宏观经济系统的协调共进。(2)在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国家要逐步调整投资结构,加强社会性资本的投资,尽快扭转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设施落后的状况,为商业产业及整个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3)改革有碍于商品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体制,并逐步地加以完善,消除地区封锁、划地为牢的体制性障碍因素,拆除有碍于市场发育的藩蓠。在明确的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实现政策支点的利益主体的地区倾斜,到着眼于经济发展的产业倾斜的转换,进而实现政策体系的完善和全国的统一,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和良性发育,以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耦合,为商业产业以至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拓展有效的市场空间。(4)继续深化价格体制改革,并促进市场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为实现最终将企业全面推向市场创造必要条件。重点改革不合理定价主体结构和价格形成机制,使企业成为价格运行主体,而政府则通过间接的参数管理,诱导和制约价格的具体运行,为商品交换关系的自然实现和商品流通的顺畅运行创造条件。
注释:
①据《中国统计年鉴》(1991年)第569页资料测算。
②据《中国统计年鉴》(1991年)有关数据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