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护理在失能老年病人中的应用论文_滕玉欢,王桂贤,金淑兰(通讯作者)

滕玉欢 王桂贤 金淑兰(通讯作者)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干部病房 吉林 长春 130021)

【摘 要】目的:探讨对失能老年病人开展以人为本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干部病房就诊的失能老年病人70例,入院前3天寄予常规护理,自第4天起给予以人为本的护理。比较实施以人为本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为98.6%,干预前为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P<0.05)。干预后家属对失能老年病人的饮食护理、皮肤及肢体护理、病情观察及功能锻炼知识掌握率分别为98.5%、92.8%、85.7%,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69、7.456、4.485;P<0.05)。结论:以人为本的护理能够提高失能老年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病人家属对其照护知识的掌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以人为本;失能老年病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847-01

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人为本的护理是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关注和尊重患者的需求,提供相应的照护,以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它具有个体性、创造性,能够最大程度的契合和满足患者的需求,最终使患者达到身心舒适的状态。以人为本的护理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失能老人主要是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必须依赖他人照料的老年人。失能老年病人则更是家庭及社会关注的重点。本研究将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运用到失能老年病人的护理中,针对失能老年病人的个体差异,建立独特的护理模式,,提高护理的满意度,提高病人家属对失能老人的照护能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3月干部病房就诊的70位老年失能病人为研究对象。男49例,女21例,年龄69~85岁。纳入标准:①年龄≥65岁。②丧失部分或全部生活自理能力者,采用WHO推荐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筛选>16分。③住院天数≥10天。④神志不清、无法配合完成问卷者除外。

1.2 方法:入院后,按入院顺序、性别为病人按排病房,住院前3日给予病人常规护理,常规入院宣教,遵医嘱用药,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生活护理及常规饮食指导,对病人及家属进行预防跌倒、坠床、压疮等健康宣教,住院3d对病人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病人的个体化差异、需求及问卷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护理方法,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方案。具体方法为(1)个性化的住院环境。据老人的睡眠质量、作息时间、对病房温度需求的不同,为失能老年病人调整病房。(2)全程个性化护理服务。根据调查问卷及与病人的沟通,了解病人的需求,针对不同的病人建立不同的护理方案。每日下午用30分钟为病人及家属答疑解难,进行饮食及用药指导,指导家属在出院后如何为失能老年病人进行饮食、活动、休息、皮肤等护理及需注意观察的问题。在病人住院期间,将对病人的尊重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中,让患者感受到自身需求被切实的满足,解决病人的切实问题,以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3)人性化的心理护理。失能老年病人因自身疾病带来的痛苦及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普遍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2]。责任护士应了解其心理状况,多与其沟通,倾听老人的心声,用温柔、真诚、亲切的态度对待失能老人,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鼓励,帮助老人建立积极的心态。并与其家属沟通,获得家庭支持。必要时,可采用听轻音节、病人喜爱的音乐舒缓情绪。患者出院当日,再次对病人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

1.3 评价指标:

(1)护理满意度评价表。本评价表以经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为基础,结合本科室情况及失能老年病人实际需求改编,共计10题,主要包括护士服务态度、业务水平、沟通交流、健康教育、总体评价5个维度,采用likert 3级评价方法,2分—非常满意,1分—满意,0分—不满意,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得分>15分为非常满意,10—12分为满意,<10分为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862。本评价表于住院第3日及出院当日有患者做出评价

(2)自编对失能老人照护知识的问卷。问卷分饮食护理(3题),皮肤肢体护理(7题),病情观及功能锻(5题)共三部分,共15题,采用0~3分4级评价方法,0分为未掌握,3分为全部掌握,范围0—45分,掌握率=全部掌握得分/总分×100%。该问卷邀请5位专家,进行内容效率评价,结果表示该问卷内容效度为0.936,分半信度为0.822,并于正式调查前进行8例预调查,其中,Cronbach‵s α系数为0.824。可以认为本问卷信效度可靠,达到了调查的要求。本调查问卷与住院第3日及出院当日请病人的同一长期照护家属填写。

1.4 统计方法:使用SPSS 20.0进行数据的录入,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七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和干预后病人家属对失能老年病人照护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率的比较:见表1。由表1课件,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后,病人家属对失能老年病人照护方法的相关实施掌握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干预前和干预后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见表2。由表2克制,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以人为本的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它是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而产生的【3】。以人为本的护理主要强调的是以病人为中心,针对不同病人差异化的心理需求,提出不用的护理方案,以达到与病人间的良性互动。本研究中,人性化的护理主要从环境、护理方案的制定、心理三个方面展开,使病人体会到自己被尊重和被理解的感觉,来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会民.产科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2009,12(20):66.

[2]薛阳阳,应丹丹,姜丽萍.失能老人的健康需求对其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2):142-143.

[3]孙艺.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2009,12(20):66.

作者简介:

滕玉欢,女(1986-),护理硕士,护师,从事临床护理。

通讯作者:

金淑兰,女(1964-),本科,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

论文作者:滕玉欢,王桂贤,金淑兰(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3

标签:;  ;  ;  ;  ;  ;  ;  ;  

以人为本的护理在失能老年病人中的应用论文_滕玉欢,王桂贤,金淑兰(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