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观下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重构论文_廖云才

全球史观下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重构论文_廖云才

廖云才(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 湖北 恩施 445000)

摘要: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下,培养高中学生的全球观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与此同时,全球史观也为高中历史课程提供了新的思路。面对新的教学形势,如何在全球史观下重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使高中历史教学与全球教育接轨,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是当前高中历史课程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全球史观;高中历史;课程体系;重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2-0017-01

众所周知,全球化已然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这一趋势也对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高中历史必须在全球史观念下重构课程体系,才能学习借鉴全球史理论的精华,开拓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全球视野。本文结合全球史观的重要性,对如何重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进行分析。

1 全球史观下高中历史课程体系重构的必要性

全球史观是一种专业的治史方法,是一种认识世界、观察历史的视角。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引入全球史观,能够扩展历史课程的研究层次,也能培养高中学生养成更加全面、更加宽广的胸怀。近年来,经济和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们生活在了一个文化互动的世界里。全球史观下的历史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世界历史,从历史的学习中汲取有效的经验教学,并从中得到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立足于历史,能够对现实进行更加深刻的认识。因此,全球史观是促进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得以改善的积极力量。在全球史观下重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能够将历史教学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潮流结合起来,深化历史课程的理论和意义。

结合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来说,只着眼于本国历史的学习不免狭隘,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也不能与全球教育实现良好的接轨。而全球史观下,历史课程应该反映全球历史研究的最新动向,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动态性。这样就能够弥补历史教学相对封闭固定的弊端,让学生可以及时了解世界发展的潮流,并且鼓励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投身到现代化建设当中去。如果只是将中国史与世界史对立起来进行教学的话,则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就是二元对立的,无法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完美的融合,将知识转化为思维。当代历史的发展十分复杂,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领域的交织,如果不具有全球史观念和视野,则无法把握好历史学习的重点。因此,不管是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上来说,还是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的改善来说,都应该在全球史观下重构历史课程体系,与时代思潮的变化接轨[1]。

2 全球史观下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重构措施

2.1 明确历史分期

在全球史观下,确定各个历史时期的分界线是第一个任务。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历史分期进行了不同的界定。麦克尼尔从 “前文明——文明——相互联系的文明——全球文明”的角度进行分期,而格尔纳从“狩猎——农业——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期,而斯塔夫里阿诺斯将人类历史分为了1500年以前的和1500年以后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重构可以积极借鉴这些分期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通识性的历史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重构应该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依据,怎样的划分能够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简单、记忆起来更加容易应当是一个重点。在借鉴欧洲历史分析模式的同时,必须结合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不能一味照抄照搬,而应该因地制宜地重新规划,符合我国历史教学的需要。

2.2 优化课程内容

如何选取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是重构课程体系的关键之一,高中历史课程设计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在知识基础和年龄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下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内容。本身历史课程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知识结构,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应该选择哪些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值得深思。为了培养高中学生的全球思维,在历史课程中应该加入一些全球性的事件和问题,引导学生从事件中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当前,跨国家和跨地区的技术传播、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环境生态的变迁等都是全球史关注的重点。而高中历史课程也要与时俱进,适当增添一些补充学习的背景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是有意义的,不仅要关注事件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事件来培养起良好的分析能力,不断提高历史问题的认知水平[2]。

2.3 细化教材编排

全球史观下的历史教材应该合理细致,符合教学的需要。为此,可以将中国历史和全球历史分开编排,这样高中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也可以学习到全球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通过对两种历史认识方式的对比,学生还能够深刻的认识到本国历史的特点,进而产生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这也是当代高中历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历史也是全球史的一部分,也应该融入到这一体系当中,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框架。如果忽视了中国历史是全球史的一部分,则可能会影响学生全球化历史视野的形成。而客观上来说,中国历史也是与全球史的发展紧密相关的。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必须紧紧结合全球史的发展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适当把握全球史背景下的中国历史介绍是历史课程需要重视的问题,既要深化本民族历史的教学,也要全面铺开全球史的教学。

2.4 联系生活实践

全球史观下的历史教学应该重视历史知识和学习能力的运用,也就是说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结合生活实践的历史教学,学生能够运用自身的经验去理解历史事件,从中得到启发和感悟,然后将学到的知识又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就能形成历史学习的一个良性循环。比如,高中历史课程可以将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纳入到教学重点中去,引导学生思考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不管是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改善,还是与国际交流的加强都可以是学生讨论学习的内容。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询问自己的长辈来了解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变化。这样学生容易形成民族自豪感,更加珍惜改革开放的成果,也会更积极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去,为成就新的历史而做出自己的贡献。结合历史课程开展实践研究,选取实践中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素材,能够提高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成效。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育必须在全球史观的指导下改革和重构课程体系,以全球化的视野重新规划历史教学。具体来说,可以从历史分期的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编排方式的优化以及历史教学中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高中历史课程的全球化深度。

参考文献

[1]苏向荣.全球史观下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重构[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03:114-116.

[2]郑琳.探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J].学周刊,2013,10:89.

论文作者:廖云才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全球史观下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重构论文_廖云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