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话散文教学的几点浅见论文_丁燕

再话散文教学的几点浅见论文_丁燕

(宁波市奉化区尚田中学,315511)

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追寻教学价值的最优化,一直以来是我们老师关注的焦点。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如何优化散文教学?本文从采取培养学习兴趣,奠定学生学习的情感基础,走近语法章句,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独特经验”,关注字词写话,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利用文本资源,培养学生体悟性写作思维等几个策略论述展开。

关键词:散文教学

正文:

新课程背景下,许多前沿理论层出不穷,但教学无论怎么改革,最终目的就是让我们的教学行之有效,教学价值的最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绝大多数课文是散文,自然很多问题就聚焦在散文教学中了。所以解决散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问题,无疑关键就在于改善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一、培养阅读兴趣,奠定学生阅读的情感基础。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耐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自觉性,但他们这种自觉性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会产生懈怠或畏难情绪。所以在教学前,我们教师要善于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让他们主动深入“先学”,比如使用言语暗示、言语激励、交流谈心、情境氛围创设等方法来激发。

散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找学生相似的生活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们学生在接触散文《散步》《走一步,再走一步》《秋天的怀念》等,我们可以在文本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链接”,借助情境去记忆、感受、解释、运用所指称的阅读对象。比如,调动学生散步、爬山、遇到困难、生病等平时生活中原有的情感体验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文本学习体会父母饱蘸爱心的关怀而以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其子女或旁人的一些小细节;体会在真诚的理解、绝对的信任中古朴的伦理道德之美;体会在前路漫长目标远大时把风险缩小,化整为零,积小步而成大步的的处理困难的方法;……在这些情感培养上,我们其实还要把握一个“准”,不能超过学生主体的实际认知,不求完美,但求真实,也许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对其人其事及其思想情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突破口一旦打开,学生学习积极性就激发了。

二、走近语法章句,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独特经验”

学习一篇散文,我们首先得确立一个理念,“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是作者的独特经验。我们需要认认真真地去读作品,在语句章法中,倾听文字背后的声音,体验作者丰富且复杂细腻的地方,分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没有、所不可能有的人生经历和经验。

不能走到 “走到课文之外”,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上,这其实已经抛弃了作者的“语文经验”,漠视其独抒心机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比如,《济南的冬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人文情怀,体会到一种热爱人生,热爱自然的生活态度,但我们可以更多的去学习课文的遣词造句,学习写景作文的抒情写意的方法,学习课文的布局谋篇。《走一步,再走一步》,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两块式结构”——记叙与议论,叙议结合的文章结构,关注的是简洁而又充分的细节描写,给人流畅清新的感觉,感受那种散文小品文的韵味,关注的是对“我”的心理刻画,感受“我”在这次难忘事件中的心理变化,关注的是在叙述中优化文章表达自然而然插入的景物描写及抒情议论,那种细腻的味道,而不能引导学生大谈特谈“不惧怕任何困难”、“任何困难都能克服”等“思想收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关注字词写话,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部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效果其实不太理想,是个粗活,没有细化,只注重让学生去积累字词,记住知识,而较少去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对学生的字词训练缺少思维的参与。写话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在文本和写作中建立了一个链接,积累,整合资源,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从运用的角度对给定的词语进行写话训练,将字词教学有效的融入课堂当中。教学中给学生“点出”一些词语,要求学生运用这些词语,要么创造性的表述课文,要么另起炉灶,创造性围绕一个中心、一个话题写一段话。例如教学《散步》时,给定词语:嫩芽、分歧、一霎时、各得其所,学生在预习课文,让学生运用这些给定的词语概括课文内容。循序渐进,在启发引导之下,让学生从云里雾里走出来:我们一家人去散步,南方初春的的田野焕发了勃勃生机,新绿随意铺着,树上嫩芽也密了,走着走着,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一个要走大路,一个要走小路,正当我决定委屈儿子时,母亲却迁就孙子,选择走小路,大家是各得其所……这些汉字,就是因为我们在运用而加深了理解。

经过时间的推敲,可不再限定课文内容,比如,给定词语:朦胧、 点缀、弥漫、淡雅,学生也许会如此写到:月色朦胧,我坐在秋千架下,静静的看着,也许静能增加了深度,平常司空见惯的东西,在今夜格外的有魅力,不远处的树上点缀着几朵白花,花香弥漫着,清新淡雅,……。写话给字词增添了活力,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四、利用文本资源,培养学生体悟性写作思维

翻开语文教材,很多文本充满了人类的智慧、人生的哲理以及生活的感悟,从中如只挖掘其阅读价值,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文本所提供的素材,它的写作手法,它独特的语言风格等都是值得开发的资源,利用这些唤醒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感悟具体文字材料,激发情感,获得感悟,外化文字形成作品,这样不断反复实践,从而提高写作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体悟,简而言之是指亲身体验与实践,并从中体会感悟。这样一来,阅读和写作能融合在一起了,才不是两张皮。而同时学生学以致用,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在选择体悟性写作思维的文本时要慎之又慎,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典型的,还要选择操作性强的,容易模仿的正面作品。像《走一步,再走一步》《羚羊木雕》,贴近学生生活,有故事情节,可以引导学生把着眼点放在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体悟。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就可以作为写景类作品的范本。像《阿长与〈山海经〉》我们可以体悟阿长的爱心,《老王》我们体悟作为普通人身上那美好的心灵。《蝉》《贝壳》让学生模仿夹叙夹议写作特色,《散步》我们也可以训练学生写景叙事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从课文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移花接木,模仿创作,在这样读写训练之下,学生的写作就有了抓手,不会抓耳挠腮,苦思无门,反之,变得有“法”可依,趣味盎然。

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先学”习惯,加强字词写话,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文本资源训练体悟性写作思维,架起文本和写作的桥梁,种种策略就是让我们的语文学习成为真正充盈语文趣味的魅力天地,就是让学生能有所得,有效率,是着眼于学生生命的发展。“条条道路通罗马”,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还需探究、采取更多的有效教学策略,来优化我们的教学,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映潮《给词写话 趣读课文》

[2]黄士力《架起文本和写作的桥梁》

[3]王荣生《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作者:丁燕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再话散文教学的几点浅见论文_丁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