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运用论文_张兴铨

现代化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运用论文_张兴铨

张兴铨

固原市凯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宁夏 固原 756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进行科学有效地质量管理,不仅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并且为我国的城市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就我国目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而言,其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而为了有效地解决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要加大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应用的分析研究力度,从而才能够寻找处有效地措施,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控制。

关键词:质量管理与应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

引言

现代化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为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提供了技术保证,新的施工技术的出现并在建筑施工中应用,不仅为传统施工带来了新技术和新工艺,也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工程周期、减少了工程施工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然而,在施工中难免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该从工程施工实际出发,针对以往的问题,科学合理的采用现代化新技术。

一、现代化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发展过程中原有的技术、工艺和技术手段也逐渐出现问题,已无法满足工程建筑的实际需求,更无法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再加上我国建筑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作为劳务密集型产业其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未得到根本的转变,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为解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就必须研究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手段,尽最大努力满足施工过程中对技术的需求。就目前来看,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建筑施工新技术数量和水平快速增加、提高,这些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为施工设备和工艺发明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可能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满足了人们需求,提高了房屋安全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新技术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文中主要对一些工程施工企业使用的钢筋施工技术、防水新技术和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二、现代化新技术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1、桩基础技术

(1)刚性桩柔性桩复合桩基

这是一种用刚性桩(如素砼桩)、柔性桩(如搅拌桩)与桩间土共同承担基础荷载的复合桩基技术。利用刚性桩本身强度较高,桩长较长,把上部结构荷载向深层传递,调动较深范围内土层的承载力。而利用柔性桩提高较浅层土的承载力,柔性桩的桩长较短。这样就把深层和浅层土的承载能力都发挥出来。从而形成刚性桩柔性桩与土共同作用的复合桩基。由于桩材料经济性好,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有很好的经济效果。适用于浅层土层较软弱,而深层有较好土层的地区。

(2)钻孔压浆桩

用长臂螺旋钻机钻孔,待到达预定的深度后,通过设在钻头的喷咀向孔内高压喷注水泥浆,同时向上提钻,至浆液达到没有塌孔危险时停止,起钻后在孔内放置钢筋笼,投放粒料至孔口,然后利用补浆管(桩长超过13m时放一长一短二根补浆管),再向孔内二次补浆,直至浆液达到孔口为止。其特点是无噪音、无震动、无泥浆护壁排污。由于是高压注浆,其桩体很密实,与周围土体有明显的渗透加固作用,其承载力比普通灌注桩大幅提高,有很好的经济性。

(3)预制小方桩复合桩基

由小方桩与承台下的地基土共同承担外荷载的桩基技术。一般小方桩桩身截面边长小于或等于250mm,长细比可到80左右。桩间距一般不小于5~6倍桩截面边长,以充分发挥桩侧面的摩擦阻力。用于穿越较弱的土层,进入压缩性相对较低,但尚不十分坚硬的持力层,适用于多层和小高层建筑。其沉桩方法可用静压法也可用锤击法,施工设备灵活、因地制宜,但用锤击法时不能用重锤。这种桩尤其适宜在中小城市中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多节挤扩灌注桩

在灌注桩成孔的基础上,利用挤扩设备,在成孔的多个部位自下而上逐个挤扩成盘、岔(肢),在按设计要求完成多次挤扩后,取出挤扩设备,立即进行灌注桩的各项工艺成桩。由于桩体上增加了多个盘或肢,其承载能力得到提高。

三、质量管理与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的研究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队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及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以有效的提升

1、采取合理方法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结合当前质量管理现状及工程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整体管理水平,从而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更加科学化、客观化。

2、加强人员素质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由于当前没有一个健全完善的市场监理审查制度,因此,在选择施工企业时必须对其综合实力及人员业务素质进行严格审查。再者,由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多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无证上岗,而技术水平低下,经验欠缺的农民工,所以必须重视这一情况,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在具体工程施工中坚持做到持证上岗;从而培养出一支高素质、高技术操作的劳动力队伍。

3、建立有效的工程质量评判体系

将模糊数学科学运用于建筑工程质量评判体系中,能使工程质量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能更科学,从而更真实、客观及定量的对建筑工程实际质量等级进行明确反映。

4、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贯彻落实科学运用于建筑工程实际管理中,能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更加系统化,做到事前有科学策划,事中有合理的控制,事后有严格检查,并有效改进质量管理方法,以此确保建筑工程中每到工序施工质量都符合标准,还能有效避免出现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浪费及工期延误情况。经过相关实践证明,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能使建筑工程项目资源配置更合理,质量管控更有效。

5、加强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

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对于整个建筑工程质量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强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即施工前、施工中及施工后的质量管理。加强提高工程参与各方的质量管理意识,促使各方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工程施工各环节施工质量的管理,从而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有效的保证。此外,不仅是加强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还应将质量管理工作贯穿整个建筑工程,以此进一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

四、结语

总之,本文对质量管理与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进一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以此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还有助于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意识到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结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实际现状,采取合理方法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加强人员素质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建立有效的工程质量评判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孙霜.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3,01:44.

[2]刘洋.质量管理与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06:87.

[3]吴俊.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D].天津大学,2007.

[4]高炜,刘贵文.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进展[J].工程质量,2007,11:20-24.

论文作者:张兴铨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现代化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运用论文_张兴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