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中国新经济政策的详细解释_扩大内需论文

扩大内需:中国新经济政策的详细解释_扩大内需论文

扩大内需:我国新经济政策详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扩大内需论文,新经济论文,详解论文,我国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环境,由于中央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正确决策,使我国经济一支独秀,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面认识和继续贯彻扩大内需的政策,是今后一段时期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扩大内需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政策

去年下半年开始的东南亚和东亚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出口和利用外资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为了克服不利因素,使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年初,中央作出了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决策。特别是6月份以来,中央决定发行1000亿元国债, 运用财政杠杆启动国内需求。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33.8%,比8月份又快6.9个百分点;工业完成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0.2%, 呈明显加快之势;8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月实际增长13%; 商品零售价格改变了连续5个月环比下降的局面。 国内生产总值在经历了连续5年多的持续缓慢下降之后,第三季度出现盼望已久的拐点, 增长速度达到7.6%,比上半年快0.6个百分点。这标志着“软着陆”成功后,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出现回升。

今年扩大内需主要选择在水利、交通、通信、粮库、电网、环保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因为,这些领域长期以来欠帐较多,不适应国民经济现代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加快这些领域的发展,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在项目的选择上,这次采取按照全国统一规划、由地方和企业申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银行联合审批的办法,有效地避免了盲目重复建设。大部分投资项目对生产的拉动能力强,有利于扩大消费。预计这批投资对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都会产生明显的拉动作用。并将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综观国民经济的全局和发展趋势,扩大内需决不仅仅是解决短期内经济增长速度的权益之计,而是一项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政策。其原因在于:

第一,从1993年实施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要任务的宏观调控以来,我国经济经过连续5年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从1993年的61.8%下降到1997年的10.1%,平均每年下降1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也逐年下降,市场清淡。商品大量积压,生产能力大量闲置,钢材、水泥等主要原材料供过于求,就连长期以来供不应求的电力、运力也出现了部分闲置的状况。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中央决定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是适时的,必要的。

第二,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告别了短缺经济,出现了全面的买方市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已经由供给制约为主转变为需求制约为主。只有根据总供求的状况,不断凋节需求总量,既避免出现新的需求膨胀,又保持需求对经济的必要的拉动力,才能为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扩大内需的政策正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这一阶段性要求而提出来的。

第三,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原计划今年出口增长10%,预计只能达到3%左右。 展望今后几年的国际环境,我们都将面临严峻的局面。我国出口很难保持象前些年那样的两位数的增长。只有扩大内需,才能弥补出口增幅下降对经济增长拉力减弱的影响。

第四,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700 多美元,仍处于低收入国家的行列,扩大内需才能使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才能使经济增长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我国8亿多人口仍在农村,城乡收入差距在经历了80年代中期的缩小之后, 目前又扩大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每8到10 个农村人口的商品购买力只相当于1个城镇人口。只有加快农村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现代化, 才能迅速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市场。

扩大内需应当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长期任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进一步缓解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改善人们的出行条件,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为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一定要正确把握加强基础设施、基础工业与支柱产业、加工工业的关系,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努力振兴装备工业。我国产业结构正处于由能源、原材料产业为主转向高加工度、高附加值产业为主的阶段。装备工业具有需求弹性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多等特点,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工业,对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保障经济安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装备工业还比较落后,主要行业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10年以上,一些产业的主体设备和技术主要依赖进口,主要工业设备市场国外产品占有率超过一半,其中数控机床市场份额的75%、几乎全部移动通讯设备和电视发射设备被国外产品占领;半数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国内对设备的需求泄漏到国外,不能有效拉动国内产品的供给。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装备工业。依托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通过优先安排审批立项、可研报告、扩初设计和开工报告,国家投入一定比例资本金,对有关科研开发项目给予适当资助,优先安排政策性贷款等措施,加快设备自主制造的进程,不断提高装备制造水平。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高技术是新形势下国际竞争的核心和制高点,决定着一个国家将来的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在跨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我们不能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把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搞上去,今后在国际竞争中将处于被动地位。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例只有12.7%,而美、日等国一般为30%左右。90年代以来,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一直保持高额逆差,最高时曾达到142.6亿美元。要把握世界高技术发展的趋势, 重点开发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等方面的高技术,在一些重要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强国家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指导和协调,在财税、金融、投资、价格、利率、折旧和进出口等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上优先使用国产高技术产品,加速高技术的产业化。加大财政对高技术产业的投入,加快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的高技术产业发展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和支持建立高技术项目中间试验基地。政策性信贷资金应向高技术产业倾斜,扩大用于高技术产业化的贷款规模。拓宽高技术产业融资渠道,增强企业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鼓励高技术企业以租赁、兼并、股份制等方式,吸纳、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和技术力量,促进资产优化配置。

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我国还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传统产业呈现衰退的情况不同,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之间发展也不平衡,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任务还很艰巨,传统产业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现有传统产业大而不强,技术设备落后,产品质量差,物质消耗高,缺乏竞争力。我国吨钢综合能耗比日本高出40%,水泥采用先进技术的生产能力仅占6%,精细化工在化学工业中的比重只有35%, 而发达国家一般在60%左右。我们要利用现有基础,积极采用高技术成果,加快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要运用生物工程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集成电路技术、光纤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的推广和应用,以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和提高环保效益的新工艺和新技术为重点,加快改造能源、原材料、一般加工工业等传统产业以及机械、电子、汽车、石油化工和建筑业等支柱产业。坚决淘汰技术落后、超过市场容量的过剩生产能力。新建项目都要尽可能提高技术起点,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按照规模经济的要求组织建设。下大力气抓好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新产品开发,使传统产业在生产技术、物质消耗水平、劳动生产率、产品品种和质量等方面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市场发育,提高经济效益,缓解资金、资源供求矛盾,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90年代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继续提高。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9%,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4.9%,上升了4.9个百分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就业结构也呈现出向第三产业倾斜的趋势。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但为绝大部分新成长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还吸纳了第二产业中城镇国有、集体经济的部分富余劳动力和众多的农业劳动力,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领域。1990—1997年,农业从业人数减少3698万,工业增加2841万,三产增加6547万;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第一产业下降1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2.3个百分点, 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明显减弱;第三产业上升了7.9个百分点, 就业人数总量已超过第二产业。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近年来发展比较缓慢。1990—1997年,三产年均增长速度为9.4%,低于二产15.7%和国内生产总值11.2%的速度。第三产业发达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在我国,发展第三产业是符合产业结构升级要求的,也是很有潜力的。要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解决就业问题的战略任务,以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形成合理的规模和结构。要把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继续发展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积极推进知识密集型第三产业的发展。传统第三产业要重点发展商业和生活服务业,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搞好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产品开发和市场销售服务。积极发展旅游业以及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业,规范和发展金融、保险业,积极促进服务社会化和经济信息化,开拓第三产业新的发展领域。继续放宽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扶持城镇下岗职工经营第三产业。鼓励政府机构改革中分流出来的人员从事第三产业,特别是充实到会计、审计、统计、律师和工商咨询、税务咨询等为市场服务的行业。推动有条件的第三产业单位逐步实现由事业型、福利型向企业型、经营型的转变。促进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内部服务机构向社会开放。对一些垄断经营的第三产业,也要创造条件,打破垄断,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

扩大内需应当着重于增加消费

启动国内消费市场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新的起点,只有扩大消费需求,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保证增加的投资取得预期效益。只有按照消费需求配置资源,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实实在在的有效需求之上,才能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对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只有在增加投资的同时,积极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的动力。因此,我们贯彻落实扩大内需的政策,必须在增加投资的同时,高度重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努力扩大消费,千方百计启动国内市场。

目前,我国城乡市场平淡,消费需求不旺,成为影响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因素。其原因主要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城镇一部分职工下岗,低收入群体逐渐扩大,收入结构不合理的矛盾突出;消费结构正在转型,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需要有一个积蓄期;在扩大住行消费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体制和政策上的障碍,一些产品的消费政策还不利于扩大消费;商品结构不适应居民需求变化的要求;消费领域比较狭窄;城乡消费环境需要改善等。要针对这些制约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刺激消费较快增长,活跃市场,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第一,完善收入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努力提高城乡居民购买力。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居民特别是广大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居民的支付能力。要实施好再就业工程,提高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补齐拖欠的职工工资、养老金、医疗费和其他各种应发的欠款。加大投资力度,增加新的就业岗位,让更多的城镇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富余的农村劳动力通过就业提高收入水平。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尤其是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和用保护价收购粮食的政策,搞好“以工代赈”,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乡镇企业调整结构,帮助农民解决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

第二,清除消费领域的体制障碍,制定鼓励合理消费的政策。方向是逐步建立以个人消费为主体的消费制度,大幅度减少福利型、供给型、实物型分配,通过分配货币化、工资化,为扩大个人消费创造条件。要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消费政策,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供给规模和结构能够同消费需求达到平衡。要重视研究和推行信用消费,拓宽消费领域。在总结前一阶段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高价值商品消费信贷规模,增加品种和形式,创新消费信贷的金融工具。抓紧研究制定有关消费信贷的法律法规,使信用消费规范健康地发展。

第三,适应居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加快调整产品结构。要适应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拉开档次,不同层次的居民消费水平、消费内容和消费行为的变化,开发生产不同档次的消费品,不断培育和创造新的消费热点。一方面,要适应中高收入阶层消费个性特征增强的需要,通过丰富产品种类,提高质量和档次,完善设计,增加款式,刺激这部分人的消费需求。同时,针对城市中低收入阶层、下岗职工和农村居民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生产价格低廉的大众性、适用性商品,满足这部分人的消费需求。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特别是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和改善管理,建立自律性的行业组织,强化行业自律,抑制过度竞争。大力改善售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创造信誉良好、服务周到、老百姓满意的消费环境。

第四,积极创造条件,尽快把城镇住宅培育成新的消费热点。关键要解决体制和政策上的问题,尽快使住宅真正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要积极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各地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制定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方案,并真正组织实施。落实国家已确定的住房信贷,保证资金来源,推进住房信贷业务。通过取消和降低税费的办法,降低住房售价。改善售后服务,开放二级市场,刺激住房需求。

第五,改善消费环境,有效开拓农村市场。要大力发展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为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进入农村创造条件。开发和生产灌溉、田间作业、农副产品加工等质优价廉、方便耐用的农机产品。

第六,大力推进旅游、体育、非义务教育、医疗保健和社区服务的产业化,深度开发服务消费市场。外出旅游等闲暇需求是正在迅速成长的现实需求,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要积极迎合这种需求,大力发展旅游业,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要通过改革,逐步减少体育、非义务教育、医疗保健的福利型消费。提高市场化、货币化比重,不断引导和调整消费结构,促进体育、非义务教育、医疗保健的健康发展。要适应家庭结构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居民消费结构多元化,群众对养老、托幼、保健、娱乐、家政服务等方面需求的急剧增长,不断拓展新的消费领域,使社区服务市场有更大的发展。要突破传统的福利型的局限,逐步实现由福利型向福利经营型的转变,加速产业化、实体化进程,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社区服务运行机制。促进社区服务的快速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和质量。

把调节需求作为新时期宏观管理的重要内容

以买方市场的形成为标志,我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运行的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绝大部分商品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许多产品生产能力闲置。据年初有关部门对601 种主要商品市场供求情况的排队分析,供求平衡的占74.2%,供过于求的占25.8%,已经没有供不应求的品种。无论是消费资料还是生产资料,无论是工业品还是农产品,都可以随时在市场上买到。一些传统产品生产能力大量过剩,工业生产不景气,开工率在50%以下的企业占工业企业总数的37.8%,在50—70%的占39.3%。体制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市场约束不断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市场需求对社会生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导向和制约作用。投资行为的盲目性受到了市场的有效约束。在一般产品的生产能力出现过剩的同时,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技术体系,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弱,工业发展缺少新技术的支持,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育不足,新的增长点发展缓慢,难以有效发挥其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作用。这使得企业普遍感到难以找到效益好的投资项目,投资欲望减弱。而且国有企业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投资风险约束不断增强,从体制上抑制了计划经济条件下长期存在的投资饥渴症。国家对投资项目实行资本金制度,商业性银行自我约束机制增强,减少了贷款的随意性,都会有效抑制投资的盲目扩张。“八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高达36.9%,而1996年下降为14.8%,1997年进一步下滑到10.1%,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

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点,宏观管理要从以前的供给为主转向需求为主,主动运用财政货币手段,合理调节社会总需求,不断扩大有效消费,鼓励和诱导社会投资,以保持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必要拉动,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重视发挥财政杠杆的作用。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在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成效比较明显。美国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就是运用财政政策、使经济从大萧条中摆脱出来的成功范例。财政政策具有易操作、见效快的特征,不需要中间传导过程,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我们要积极地运用财政政策,有效地扩大投资需求和最终消费需求,促进供给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要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基础上,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适时适度地扩大财政举债规模,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全社会资金投向的引导作用,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出口。现在中央财政虽然比较困难,但当年财政赤字和债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比较低,按国际口径,1997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1998 年年初预算确定的赤字加上增发的1000亿元国债在当年反映的赤字,比重大约为2.2%, 低于国际公认3%的警戒线。1997年中央政府债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1%,加上今年年初预算确定的国债和这次发行的1000亿元国债, 预计今年年底的债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10.3%,也低于大多数国家的同一比重。因此,我国增发国债仍有较大空间。从长远看,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国家财政会更加强大,只要运筹得当,不会出现政府债务危机。

灵活运用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是经济活动的中枢,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具有广泛的影响。前些年,针对经济过热、物价大幅度上涨,我们在宏观调控中实行了从紧的货币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由于我国处在“两个转变”阶段,通货膨胀的压力将长期存在,特别是国际金融不稳定,风险很大,因此,中央确定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金融的内在功能,积极稳妥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从目前的情况看,为了确保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须改进金融的调控方式,灵活掌握调控力度。这些年的经验表明,实现8%的经济增长目标, 要求货币供应量达到16—18%的增长。8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5.0%。 这说明,在货币政策的操作上要适当放松,进一步增加货币供应量。切实做到防范金融风险和扩大信贷投入的有机统一,兼顾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拓宽信贷渠道,加快贷款项目评估进度,简化评估手续。制定具体办法,落实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充分发挥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两者都得要。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计划体制改革,提高计划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计划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功能。计划要突出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要尊重市场规律,依靠市场,反映市场,引导市场,调控市场。计划的制定,应该从实际出发,努力提高科学性、可行性。在计划执行过程中,也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特别是实行扩大内需政策,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要相应地加强和改进计划工作,做到合理安排,科学配置资金,既加快工作的进程,确保尽快取得政策效应,又要注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防止一哄而起,出现新一轮的重复建设。

标签:;  ;  ;  ;  ;  ;  ;  ;  ;  

扩大内需:中国新经济政策的详细解释_扩大内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