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很多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建设较为滞后,且全民健身设施分布不均匀,体系不全,居民健身意识差或者无处健身的情况极为普遍。基于此,依托城市现有体育设施基础,全盘统筹,科学规划,大力推进体育设施建设,发展体育产业,对于提升市民身体素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切实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贺州市为例,探寻城乡体育设施专项规划编制策略,为其他地区类似的规划编制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体育设施;规划;体系;标准;建设模式
体育设施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具有服务对象广,使用频率高等特点,是改善居民居住生活环境,促进全民体质健康的重要着力点。对于普遍存在的城市体育设施分布不均匀,体系不全等现象,如何做好体育设施专项规划,科学制定建设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贺州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及自治区文件号召,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全盘统筹,针对性地制定独具特色的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建设体育强市的目标初显成效,主要策略如下:
1把握时代机遇,提升规划重要性
开展贺州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合理配置各级各类体育设施,将有效解决贺州市体育设施及体育产业无专项规划而导致的落地难等问题,保障建设用地与资金,加快推进各级各类体育设施落地,化解当前贺州市体育设施供需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保障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健康贺州建设、民生改善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贺州成为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市政府举办了多项大型体育赛事,极大促进了全民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直接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交通、通讯、电视广告、场馆建设、宾馆、餐饮、旅游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可以预见,规划编制将为贺州体育设施的完善及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
2明确技术路线,合理制定规划目标
2.1调查研究,提出问题
贺州城乡体育设施专项规划既是各级政府的要求又是社会发展的自身的需求,因此规划一开始从规划的原则标准、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现状、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解读三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以确定本次规划的合理范围、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等。
(1)规划的原则标准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件的研究解读,比对贺州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确定适合自身发展建设的总标准。遵循“建设规模应与各地级市人口数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件精神,规划避免一味贪大图全,而应着眼实际,从贺州市的实际人口、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出发,着眼建成区现实需求,放眼未来,进行远近结合的规划。据此确定出规划的主要范围,并明确以近期建设为着眼点的规划视角。
(2)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一方面,通过对贺州市域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现状的调研分析,清晰掌握贺州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情况。通过与适合的建设标准比对以及结合各片区人口规模和土地开发建设条件等,为下一步规划对公共体育设施体系进行查漏补缺、构架和提升探求基本目标和主要建设内容。另一方面,通过细致调研,掌握可建设利用的地块,为体育设施的具体规划布局提供用地选择。
(3)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解读
通过对上位规划级相关规划的解读,了解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把握城市建设目标和特色,进一步明确本次规划的任务、脉络结构和特色亮点等。
2.2分析问题,整合思路
这是一个综合分析的阶段,通过对调研分析的问题和资料进行整合,综合评判用地、依据标准、规划建设项目和资源特色等,以进一步明确规划的思路和理念。标准、项目、用地和特色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因素,通过不断推敲考核评判各要素达到关系平衡,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2.3构筑体系,注重实施
初步构架起贺州市公共体育设施多级体系,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在空间上的落实,并重点对建设实施提出模式引导,后期建设中通过实践反馈于模式指引,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走出一条具有贺州特色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之路。
2.4综合考虑,制定目标
规划目标考虑总体目标及具体目标的设定。规划目标必须结合政府相关文件进行明确,同时考虑结合地方的发展特征及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力求合理。具体目标应做好分期,规划期限应根据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年限进行划分。
3明确设施规划体系及建设标准,严格执行
公共体育设施有不同的规模等级及服务半径,为减少等级体系划分模糊、建设标准混淆、服务群体不明确等普遍存在的情况,必须明确体育设施规划体系及建设标准。设施体系及标准在相关文件中有一定提及,但不同文件中的分类标准会存在一些变动,对于这些区别,有必要追根溯源,多文件解读,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融汇综合,制定符合地方具体情况的规划体系与标准。
贺州市通过规范及文件的分析,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最终得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公共体育设施规划体系及建设标准。规划体系上具体分为城区及市域两个层面。
城区层面按照地市级、城区级、街道级、社区级四级规划体系进行配套。其中,地市级作为整个公共体育设施的核心,服务于整个贺州市,城区级则主要服务于中心城区和县城的各个片区,街道级和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主要按照服务人口、服务半径要求等进行配套。
市域层面按照地市级、市(县)级、乡镇级、行政村(自然村)级四级规划体系进行配套。地市级作为整个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核心,服务于整个贺州市,市(县)级作为整个县的公共体育设施的核心,服务于各个县城,乡镇级则作为乡镇的核心服务于各个乡镇,行政村级则作为村委的核心服务于各个村委,自然村级则作为小村庄的核心服务于各个自然村。
不同等级体育设施所包含的具体体育设施类别有所区别,在贺州市城乡体育设施专项规划中,通过解读相关规范及文件,明确贺州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标准如下表所示:
4建设模式指引分类
从建设用地落实、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和组合方式等方面可以将基本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模式进行多重分类。其中:①从建设用地的落实上可以分为依附叠加式、改造充实式、独立占地式;②从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上可以分为合并建设模式和旧区促进式;③从组合方式上可以分为新区带动式和分散建设式。
贺州市中心城区及县城区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侧重于用地落实以及针对不同用地条件进行具体的内容安排和建设指导,因此规划建设模式分类指导主要从用地落实角度提出针对性的模式指引策略。
5地块类型建设指引
规划市级和区(县)级体育设施地块类型以较大规模的独立占地为主,地块形式偏于方整,便于集中式建设各类体育项目,可借鉴相关规范中的建设模版,在具体建设规划时应结合建设内容、用地条件等进行详细方案设计。街道级和社区级体育设施亦可参照相关模版进行建设布局。但考虑贺州中心城区及县城区用地紧张、体育设施建设条件有限的现实问题,规划特制定“地块类型建设指引”,由可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规划建设等级和内容,再进一步分析用地形状和环境条件,最后推演出不同等级不同用地形状的体育设施建设模型,即地块类型建设指引。在有限的用地内实现建设最优化,同时保证环境、安全、建设内容满足规范要求。
6总结
体育设施建设关乎国计民生,对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意义深远。在规划编制阶段,就应该深刻理解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协助地方政府履行好体育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组织和市场的关系,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意识,创新群众体育工作体制机制。有意识地推动群众体育由外延扩张型发展向内涵提升型转变,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分工合作,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与大众健身服务业联动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休闲康体视角下桂林市住区文化体育类设施配置标准优化[J].张春英,吴优孙,昌盛,胡聚山.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9
[2]体育产业新政背景下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谭飞,谢晓清.当代体育科技.2017(24)
论文作者:梁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2
标签:贺州市论文; 体育设施论文; 贺州论文; 标准论文; 体系论文; 体育论文; 设施建设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