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翼城县人民医院 山西 临汾 043500)
【摘要】目的: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宫腔水囊压迫与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2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6例,采用宫腔纱条填塞与宫缩素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组36例,采用宫腔水囊压迫与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2h、24h出血量、止血成功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成功止血率明显偏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出血量明显偏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水囊压迫与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治疗有利于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止血,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关键词】宫腔水囊压迫与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5-0134-02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常见疾病,对孕妇生命健康造成的威胁很大。尤其是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较多,易威胁到孕妇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给予适当的止血措施,避免孕产妇因为出血过多而致死。基于此,本文主要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2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案例,对宫腔水囊压迫与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治疗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2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案例。对照组36例,年龄范围23岁至36岁,平均年龄(27.4±1.1)岁;出血原因:15例胎盘附着面、8例宫缩乏力、13例胎盘下端;15例经产妇、21例初产妇。观察组36例,年龄范围22岁至35岁,平均年龄(27.2±1.3)岁;出血原因:15例胎盘附着面、7例宫缩乏力、14例胎盘下端;14例经产妇、22例初产妇。患者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出血性疾病或者重要器脏功能损坏问题,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纱条填塞与宫缩素注射液联合治疗。首先给予患者静脉宫缩素注射治疗,剂量为20U,然后对无菌纱条进行碘伏浸透,将纱条填塞到患者宫颈,两侧宫角和宫底呈现出Z型。检查宫腔纱条填塞是否出现缝隙,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经检查无误后可缝合子宫切口。
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水囊压迫与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治疗。首先给予患者深部肌肉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注射治疗,剂量为1mL,并将16号双腔Foley导尿管放入患者宫腔内。然后将生理盐水注入气囊中,注入剂量为70mL至90mL,当气囊充满宫腔,推注过程中出现压力时可停止生理盐水注入,并将患者子宫切口缝合[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与术后2h、24h出血量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为(%)、(x-±s)采用χ2、t检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对照组止血成功率为83.33%,观察组止血成功率为97.2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成功止血率明显偏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h、24h平均出血量分别为(41.73±9.21)ml、(97.67±21.63)ml,观察组术后2h、24h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5.86±8.38)ml、(68.95±15.28)ml;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出血量明显偏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前置胎盘属于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导致产妇大量出血的重要因素。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胎盘异常、多次刮宫或者子宫内膜损伤等都有可能引起前置胎盘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较大。当产妇出现前置胎盘并发症时,肌纤维收缩能力便会相应降低,致使子宫闭合难度增大,易导致患者子宫出血量增大。在前置胎盘大量出血治疗方面,剖宫产属于重要抢救措施之一,对产妇与婴儿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但在实际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治疗方面,因为患者胎盘位置比较特殊,所以产妇术后出血量较多,且控制效果较差。因此,必须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采取有效止血措施,从而使产妇预后得到改善。
虽然宫腔纱条填塞与宫缩素注射液联合治疗能够对产妇产后出血起到抑制作用,但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是否能够发挥有效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因为部分学者认为纱条填塞宫颈难以达到快速止血目的。宫腔水囊压迫是一种治疗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重要方法,这种方式主要通过子宫血管压迫方式促进子宫闭合,从而达到止血目的。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中的活性成分前列腺素F2a能够促进氨丁三醇盐溶液分解,有利于提高各类生理功能,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止血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本研究中,对照组止血成功率为83.33%,观察组止血成功率为97.2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成功止血率明显偏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研究结果分析可知,宫腔水囊压迫与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治疗方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止血效果明显超过宫腔纱条填塞与宫缩素注射液联合治疗方法。因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主要载体是钙离子,对患者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提升具有一定积极作用[3]。当患者钙离子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对腺苷酸环化酶起到抑制作用,使肌质网膜蛋白磷酸化浓度在许可范围内,从而加快肌原纤维与平滑肌收缩速度。因此,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能够对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患者子宫平滑肌收缩起到有效作用,有利于加快患者止血速度。经研究发现,对照组术后2h、24h平均出血量分别为(41.73±9.21)ml、(97.67±21.63)ml,观察组术后2h、24h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5.86±8.38)ml、(68.95±15.28)ml;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出血量明显偏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相对偏低,表明宫腔水囊压迫与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治疗方法能够加快患者止血速度。
综上可知,宫腔水囊压迫与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治疗方法有利于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止血,值得院方推广。
【参考文献】
[1]霍晓燕.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水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患者疗效及对其预后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7.2(8):99-101.
[2]魏海霞.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5):165-166.
[3]张春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6.8(1):73-74.
论文作者:郭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6
标签:胎盘论文; 注射液论文; 患者论文; 产后论文; 前列论文; 宫腔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