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灵台县第一中学 744400
数学课相对于语文课程来说,缺乏一种人文性,相对而言比较单调。而上好数学课不仅仅关系到学生的学科成绩,更关系到学生的全面、终身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上好一堂课的良好的基础,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就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一、导入有趣,引发学生求知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激起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源泉,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数学教学更是如此,一堂课的导入是教师对数学过程通盘思考、周密安排的高度体现,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为上好一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入,巧妙地引出课题,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导入方式可以通过故事导入,出奇制胜;设疑导入,扣人心弦;实验导入,真实可信;直接导入,开门见山;也可以演示导入、猜想导入,这些都直接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知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种乐学的气氛产生了。
例如:讲简易逻辑这一节课时,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歌德是18世纪德国一位著名文艺大师,一天,他与一位文艺批评家“狭路相逢”。这位批评家生性古怪,看到歌德走来,不仅没有相让,反而卖弄聪明,一边高傲地往前走,一边大声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但见歌德笑容可掬,谦虚地闪在一旁,有礼貌地回答道:“呵呵,我可恰恰相反。”结果自作聪明的批评家,反倒自讨个没趣。
在这个故事里,批评家用他的语言和行动表达了这样几个语句:1.我不给傻子让路;2.你歌德是个傻子;3.我不给你让路。而歌德用语言和行动反击:(1)我给傻子让路;(2)你批评家是个傻子;(3)我给你让路。他们两个都运用了逻辑知识。我们从这一节课开始学习简易逻辑。通过这则故事的引入,使同学们对简易逻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使整个课堂有个良好的开端。
二、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喜欢哪个老师,相对来说就更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老师要在平时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教师除了要有人格魅力以外,还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以一颗慈母般的心去关心、爱护他们,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只有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视之,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教师要在学习上正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课堂上对学生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斥责,灵活合理地运用“赏识教育”;经常走到学生中间,交流学习情况。只有这样,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践其行,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问题中巧妙设疑,以疑为起点激发兴趣
好奇是学生的共性,疑问是思维的开始。如果教师能巧妙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不因循守旧,以有趣的内容、新意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数学课堂就会成为人人想学数学,人人要学数学的兴趣课。为了设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新课改要求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但是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是有局限的。而教师在这个时刻就要去引导学生多角度审题、理解提议、安排学生及时尝试性地解题。然后让答案有争议的,解法不一样的同学到黑板上板书解题程序,教师启迪性补充未涉及的解法,使学生深知,只要善于思考,试题就会解出来,感受找不同解法的成功感,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实例和生动形象的比喻化难为易,激发兴趣
教师在讲课时,可用简单易懂且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突破难点,激发学习兴趣,也可以用富有特色的图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如:在讲第一章《集合和逻辑用语》中四种命题关系时,原命题:“牛有两只角”是真命题,逆命题:“有两只角的动物是牛”是假命题。从这个生动有趣的实例中,学生深刻领悟到原命题和逆命题是不等价关系。
再如:对符合命题10大于等于10即10大于10或10等于10。为什么是真命题学生不理解。这时教师奇问出本班任何一名学生的年龄,比如数学课代表是17岁,那么就来判断命题:“我班的数学课代表是17或者18岁”这个命题的真假,学生很容易得出此命题是真命题。从这个生动浅显的例子,学生学到了知识,突破了难点,加深了记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曾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内驱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的境地,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还有很多,很多,对于不同条件的学生方法都不尽相同,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发现,不断地探究。
论文作者:袁鹏辉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4月总第2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命题论文; 歌德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堂课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4月总第2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