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对策探讨论文_张思俊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对策探讨论文_张思俊

深圳锦洲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在我国长期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严重困扰着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管理。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就是要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其目的不仅在于把项目投资控制在批准之内,更在于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效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工程造价管理尽快纳入规范化、系统化、法制化轨道,已是当务之急。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加以规范,本文就是从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等阶段分别来讨论其中都存在哪些问题,并为企业工程造价的控制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工程造价;建筑业;成本管理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也逐步显现一些新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是当下急于解决的关键所在。对企业而言,工程造价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来看,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工程项目中长期存在着运算超支的现象,这种情况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造成了负担,对此,应该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尽量降低工程造价,这样做的目的不只是要让预算处于合理的标准之内,更是要用一定的资金最大限度的配置人、材料、机械台班等资源,取得最大的效益。面对现阶段出现的一些工程造价的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是我们现阶段的首要任务。

1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1.1项目决策阶段

在项目建议书提起时,通常是建设单位做好建议书向投资方提出投资建议,但是这个建议书中的资金规划内容非常简洁,十分容易出现漏项。在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时,通常建设单位不会自己做出研究报告,而是委托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来做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且报告中要包含投资预算,而这个投资预算一经审核就成为整个工程的造价估算。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建设单位不是预算投资估算的内行,并且对设计单位和勘察单位提交的报告缺少事项的确认;同时,由于此时依靠经济分析所确定的工程量并不准确,会与实际施工中的资金投入出现偏差;还存在着有时建设单位为了该可行性报告能够通过批准,故意要求设计单位将预算数额降低等现象,以上三种原因会导致项目决策阶段存在资金预算不准确的问题。

1.2项目设计阶段

一方面是经济与技术分离,工作中,通常都是设计方根据委托进行现场测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方案的设计,在工程部同发展时期向造价预算人员提供相应的数据,而造价预算人员根据设计方提供的数据进行预算时,会由于很多现场需要注意的地方被忽略等原因,无法将所有影响造价的因素都考虑在内,导致造价出现偏差。另一方面,是设计人员对成本控制意识不够,通常来讲,设计方都会要求用最好的技术和材料来实施设计图纸,对控制成本意识不够,进而成本控制指标无法很好地完成。

1.3招投标阶段

一方面目前的招投标存在着不正当竞争。一些有权有势的人,利用一些不合理手段进行投标,工程中会出现一些关系户,人情工程等,这些都会导致工程造价难以处于预算之内,另外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最大的利益,会要求追加工程费用,这些原因,都会带来很大的造价控制隐患,造成承包商和国家的经济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利用僧多肉少这一圈内现象,对中标单位进行压价,并且还存在着在施工中增加技术变更等手法来获取不正当收入,或者直接偷工减料,获得额外资金。

1.4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没有很好的将造价控制目标进行管理,缺少先进性和科学性。并且在这一阶段,还存在着价格管理方式不合理的现象,建设单位往往不能选择最好的时机进行采购,并且目前建材市场还很混乱,很多不法分子从中获利,导致建设材料价格也存在着失真,而且建设单位在对物资进行管理时,还沿用着老方法,没有使物资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造成了物资的浪费,增加了材料采购的费用。

1.5竣工阶段

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后,会存在冒算、多算等现象,以此来套取高额的资金,有相关的资料显示,一般来讲对施工单位进行审查后核减率通常在20%左右。在竣工之后,应该根据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来统计从项目开始到结束的费用,不能刻意夸大,来套取利益。

2工程造价控制

2.1决策阶段

①要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准备很多资料,比如工程现场的水电用量、地质状况、大宗材料的采购价格等,掌握这些资料以后才能进行预算编制,并且相关人员应该做好审核,确认资料的真实性;②要做好市场调查研究,比如国内外类似项目的建设情况、国家在这一方面将要发布的政策等都需要去了解;③要做好优化方案,技术人员应该多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了解设计人员的目的,运用多种分析的方式进行资金预算的比较,选择预算最低的一种方案;④评价人员应该综合项目特点和目前市场价格等进行合理的评估,让投资者能够充分了解项目的投资风险。

2.2设计阶段

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监督和设计图纸完成之后的审查,对设计方优秀的设计人员给予荣誉奖励,并且在设计方进行设计时就告知其限额标准,让设计方在限额标准内进行设计,这是这一阶段控制资金的最有效方式,同时在设计中可以运用新技术和新成果,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进而提高综合效益。

2.3招投标阶段

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招投标,提高评标人员的综合素质,防止刻意压价现象的存在,禁止一切人员通过关系来获取标的,并且在招投标过程中,应该奉行双赢的原则,来对建设单位进行选择。

2.4施工阶段

①应该在工程开始阶段就制定合理的造价目标,并且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定期进行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对比,对实际值进行调整,让其与目标值一致;②应该严把材料采购的关卡,将工程建设中的材料采购价格控制在最低水平;③应该在多种建设方案中,综合考虑经济和技术优势,选择出一种最合理的方案。

2.5竣工阶段

在竣工之后,应该根据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来统计从项目开始到结束的费用,不能刻意夸大,来套取利益。

3结束语

工程造价是工程的建造成本价格,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一般需通过审查施工图、审核工程等,进行概算、预算,以控制工程造价成本。但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因为我国建筑企业、施工单位习惯把管理工程造价的过程放在施工阶段,形成"事后管理",这样的做法,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却给造价的控制带来难度,容易造成成本偏差、预算超支等。为了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化、经济化,我们必须讨论对建设工程造价控制问题与对策。工程造价与整个工程效益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应该将工程造价控制的思想贯穿于项目的始终,企业应该结合项目的特点和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计划,从项目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都加强控制,进而降低企业的成本,让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晓娇.建筑工程材料价格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风险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20).

[2]布兰霞.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15).

[3]杨楠.工程造价中的问题与对策[J].智能城市.2016(07).

论文作者:张思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对策探讨论文_张思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