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鉴于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本文从建筑安全生产现状出发,分析了建筑安全生产化标准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出建议和意见。以期切实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使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为安全生产管理科学化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防范;安全生产标准化
引言
在我国经济社会加速变革的今天,任何社会化建设都需要一定的标准进行量化。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安全生产问题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就自然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标准。就现阶段来说,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仍旧处于较低的水平,与当前的安全形势相比,这从某种角度上已经严重导致整个社会的安全生产环境的不稳定。在如此严峻的形式下,整个行业内外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加快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1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建筑安全生产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建筑行业内部已经建立起来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建筑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再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与整个建筑行业乃至这个社会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相比,建筑安全生产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得到加强和提升。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正式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升到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战略高度,也是对当前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延续、提升和飞跃,能从整体上将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改善整个社会的安全生产形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特点
2.1复杂与风险性
一项建筑工程项目的完成需要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部门,还需要各个部门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协商来调整因为天气因素、季节因素、环境因素、现场条件而带来的各个不良影响。在安全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很容易会发生因为人为不可控制的因素而给工程施工带来混乱的现象,增添了不可控制的风险。对此,施工人员可以提前根据安全标准管理措施做出对应的应急对策,方便施工人员能够有效针对突发的各种情况并及时处理,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2.2规范与标准性
建筑工程企业应该在国家颁布的安全条例办法基础上,结合建筑工程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施工现场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与办法,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具体要落实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细化到人员安排、设备使用、资金投入等等,将全面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应该要保证现场施工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工具都达到标准。
3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存在问题
3.1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不到位
在管理人员对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改善的过程中,没有对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真正认识到位,其中体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离建成全面性的体系还有非常大的距离。例如,绝大多数的建筑安全管理人员只是考虑或管控到现场施工环节中的安全。当前,我国的安全管理还是浮于表面,大多数的建筑企业为了追赶工期、降低成本,现场施工没有完全根据相关制度、方案而靠经验,最终造成了安全事故的频发,这都直接体现出施工现场管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没有完全发挥出作用,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组织机构不健全
建筑安全管理标准体系要做到科学有效运行需要从上至下,对现场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加强关注,从而促进标准化建设的有效实施,但是现阶段大多数项目因节约人工成本,施工现场的组织机构仍不够健全或没有完善,无法做到全面监控,因此要按照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来指导和监督每一个环节的施工,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非常重要。
4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4.1加强对人员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一是配备专职人员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建立标准化安全管理队伍。建筑企业必须建立起有专人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团队,并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作业制度,建立标准化安全作业规程。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的安全作业操作制度和规程,应该包括一般性作业制度、专项性作业制度和特种作业安全制度。三是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实施安全规定情况进行监督,落实标准化安全操作制度。
4.2加强对设备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对于设备的安全管理,包括设备进场前、设备交接和设备使用这几个部分。一是在设备进场之前检查标准化,特别是针对大型设备,要认真检查核对设备的型号、性能和使用说明等情况,确保进场之前是完好无损的,没有安全隐患。二是在设备交接的程序标准化,要确保施工管理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都在场的情况下进行验收交接。三是在设备使用维护标注化,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使用操作和日常维护维修,定期对设备进行整体检修,确保设备运行良好,不会带来安全生产隐患。
4.3加强对材料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一是对建筑材料的采购和进场必须严格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严厉杜绝施工现场出现质量不合格、标准不符合要求的建筑材料。二是严格按照施工平面图的要求加强对建筑材料的堆放,确保在做到不影响施工安全,堆放整齐。三是要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加强对材料的防护和保管,针对不同材料的不同性能,建立标准化的保管和防护场所,落实防护制度,确保材料保管质量。
4.4加强对制度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一要建立健全安全责任落实制度。建筑企业作为建筑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要做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之下,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包括企业内部各级层单位、各职能部门、各生产岗位和全体施工人员在内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做到事有人管、责有人担。二要加强内部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最终进行落实的是人,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并予以认真落实到位,切实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将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及岗位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全面落实到位。三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督考核。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离不开检查监督和考核奖惩制度建设,这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用充分激励和引导施工作业人员的在操作的过程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因为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而遗留下许多的问题,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建设完善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说对于建筑行业的安全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建筑企业应该积极修订和完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多收集以往的工作成果进行参考,结合施工现场特点和环境因素,逐步提高完善。与此同时,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还可以帮助改善社会上普遍认为建筑行业脏乱差的观念,通过标准化管理打造安全标准、文明施工企业形象,从而提高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力度,积极有效推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哲.关于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7(4):96-97.
[2]张倩.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6):30.
[3]黄科鼎,胡煜.全面深入推进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J].江西建材,2017(21):271-272.
[4]贺清亮.贯彻实施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全面推进集团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7(3):72-74.
论文作者:任宁,陆世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
标签:安全生产论文; 建筑论文; 标准化管理论文; 设备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行业论文; 制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