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中英语外来语的翻译论文_焦崇

浅谈汉语中英语外来语的翻译论文_焦崇

(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全球化的发展带动了文化市场的繁荣,使得文化领域的中外交流不断加深,而外来语便是中外交流的产物,随着越来越多的英语外来语不断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其翻译方法进行规范已经成为翻译界的不可忽略的任务。本文主要讨论翻译英语外来语时应遵循的原则,为英语外来语的翻译提供参考。

关键词:英语外来语;翻译;规范

外来语又称外来词、借词,是从外语直接引进的词语,在进入汉语时都是我国文化的缺项,人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使用它们,包括音译、意译、音意兼译、照抄不译。近现代以来,随着各国间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传播,西方语言大量传入中国,由于美国在各方面的领先地位,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语言,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从经济发展到文化发展,从精神生活到物质生活,到处可以看到外来语的存在。而随着今后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规范汉语中英语外来语翻译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一.外来语进入汉语的原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语在其发展进程中,出现过三次吸收外来语的高潮(赵爱武,2005,45);第一次高潮在汉唐通西域之后和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此时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外来语多为汉人未曾见过的动植物,食品,乐器等的名称以及传入中国后的佛经内的词语。外来语第二次大量进入汉语始于19世纪末开始的“西学东渐”。此时,明朝末年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外来文化丰富多彩,其中大量涉及科学技术、军事、政治、历史、文学、音乐、哲学、经济、医学等领域的新词进入汉语。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这个时期的外来语来自多种语言,多为特有名词。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浪潮催生了汉语引进外来语的第三次高潮。此时的外来语多为新概念新潮流的词语以及展现时代特色的商业、科技词语。总体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间交流的日益密切,对外来语的吸收也各具有各个时代的特色,随着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现代汉语中新的外来语也层出不穷,成为汉语新语汇最能产、最具活力的来源之一。因此,对外来语翻译方法的重视与规范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进步的体现之一。

二.外来语的翻译方法

(一)音译

顾名思义,音译是一种以音代义的翻译方法。早在我国唐代的佛经翻译时期,玄奘便提出了“五不翻”的原则:第一,“秘密故”,如“陀罗尼”,其义微妙难以揣测,因此不能采用意译来翻译;第二,“含多义故”,如“薄伽”具有六种意思,因此不能选择其中哪一个具体的含义来翻译;第三,“此无故”,“阎浮树”乃天竺所独有,因此只能音译;第四“顺古故”,有的特有名词前代翻译已经为大家广泛使用,这时只需沿用而无需另译;第五“生善故”,有些词汇能唤起人的尊重之心,而一且翻译过来反而会使人轻贱它们,因此采用音译给予保留(王晓迪,2015,98)。玄奘的“五不翻”就是音译,也是我国早期对音译范围的系统归纳。由于音译往往是最直接,最快捷但也往往是效果较差的方法,许多人对所译出的词汇不知所云,如“sofa”的音译词“沙发”,“democracy”的音译词“徳漠克拉西”,“science”的音译词“赛因思”等。因此,发展至今,音译的翻译方法多集中于人名、地名的翻译,如“Bill”译成“比尔”,“Annie”译成“安妮”,“Bush”译成“布什”,“Holland”译成“荷兰”,“Newvile”译成“纽维尔”等。当然。音译的使用范围不限于此,如“aspirin”译为“阿司匹林”,“McDonald’s”译为“麦当劳”,“coffee”译为“咖啡”等。综上所述,在翻译英语人名、地名及物名时,可首选音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意译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一些经音译后仍不知所云的外来语进行了意译,即用汉语将外来词的意义译出,因此“democracy”的音译词“徳漠克拉西”,意译后变成“民主”,“science”的音译词“赛因思”,意译后变为“科学”。常见的意译外来词有,“grammar”意译为“语法”,“club”意译为“俱乐部”,“supermarket”意译为“超市”等。目前,意译的翻译方法在科技、术语的英语外来词翻译方面使用较为普遍,如“computer”译为“计算机”或“电脑”,“telephone”译为“电话”,“violin”译为“小提琴”,“hardware”译为“硬件”等。

(三)音意兼译

由上两种方法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外来语经音译或意译后,可以达到比较好的翻译效果,但也有部分外来词,只对其做音译或意译处理是不够的,由此便体现出音意兼译的优势,即兼顾英语外来词的语音与语义,既用汉语译出英语外来词的发音,又在一定程度上用汉语表达出其英语含义。如“leader”译为 “领导”,“internet”译为“因特网”,“ballet”译为“芭蕾舞”,“typhoon”译为“台风”,“hippies”译为“嬉皮士”,“cocacola”译为“可口可乐”等。对英语外来词做音译兼译的处理不但可以使读者对其含义一目了然,也保留了外来语“外来”的语音特色,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异族文化兼收并蓄的胸怀。诚然,音意兼译不能保证准确地传达原外来词的全部信息,但可以近似或部分地表达所指事物的性状。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音译、意译或是音译兼译的方法中,在选择汉语词汇的时候,都应注意汉语表达的规范,注意词语的搭配,也要避免使用语义不佳,不雅的汉语词汇。不同于只作音译或只做意译处理,音意兼译以其音意兼顾的特点,在处理英语外来语时,应为首选。

三.结语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曾说过: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临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交际可以是友好的或敌对的。可以在平凡的事务和交际关系的平面上进行,也可以是精神价值——艺术、科学、宗教——的借贷或交换。正如其所说,任何一种语言,都不会是自给自足的,在各民族交往中,不同语言的交际不可避免,而各种语言之间的融合与借鉴,构成了语言世界多姿多彩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多种角度的分析,对于不同的外来词,提出不同的翻译方法,即音译、意译以及音意兼译,旨在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并为英语外来语的翻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林丹蔚.从心理美学角度探析品牌商标的音译、意译与音意皆译[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423.

[2]王晓迪.玄奘“五不翻”理论评析及其当代应用[J].海外英语,2015,16:98.

[3]许渊冲.新世纪的新译论[J].中国翻译,2012,3:2-4.

[4]赵爱武.从外来语引进之三大高峰看其特征[J].语言与翻译,2015,1:45-49.

[5]赵宏.英汉外来语吸收机制和动因对比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32(3):21-26.

[6]赵琦.论音译在英汉翻译中的作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4(1):118-126.

作者简介:焦崇(1996.09-),女,满族,辽宁锦州市人,云南农业大学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英汉笔译。

论文作者:焦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浅谈汉语中英语外来语的翻译论文_焦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