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学习情境创设论文_曹燕

浅谈小学数学学习情境创设论文_曹燕

曹燕(江苏省泰兴师范附属小学 江苏 泰兴 225400)

摘要:数学作为研究现实生活当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其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当中创设出教学的愉悦情境,以便提升教学课堂的良好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本文将对如何创设小学数学教学学习情境、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051(2019)01-0125-01

学习的最佳驱动力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所以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创设给学生多样化的愉悦的情境,让学生获得开心快乐、学习情趣、问题置疑等多样化情绪,方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生活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小学数学的很多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生活”情境,这样能有效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如学习“负数的认识”,呈现“公交车在南门站上车10人,下车13人”、“水果店卖出水果20筐,又运进15筐”、“妈妈昨天存款1000元,今天取款780元”、“前天哈尔滨室内温度15摄氏度,室外温度零下9摄氏度”等画面,要求学生用简洁且规范的方法记下这些数。学生在探究交流过程中体会到这些身边的生活问题,仅用以往学的数记不住,从而产生探究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课堂教学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让他们逐步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创设动画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多媒体不但能够显现出动态的影像,同时也可依据图片来制作PPT并附录部分文字的说明.按照教学目标来推进动态与静态的知识的相互结合,较好地促进学生对于新知识进行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让教学过程具有活力,让学生能深入地理解知识点,以此来掌握好知识.例如,利用多媒体来学习“直线、斜线、线段”之时,开始会在投影仪的投射屏幕上出现一个闪烁的亮点,并会以亮点为基点对着左侧发出光线,让学生通过观看实景,能够立即知晓如何形成射线;并在射线形成的两端线段的端点部分以红色与黄色来显示,让学生能够知道此即为线段,沿着线段的两个相互对应的端点来进行连接,即成为一条直线;并在直线对应上、下两个方向画出线段,对学生进行提问:还能将直线无限地在上、下两个方向画出线段吗?让学生积极进行思考,来设想出直线的长度可以无限拓展,直至无法进行测量.借助于多媒体的形象性教学的方式,来有机地联系起表面上是处于静态的、单一性的事物,方便学生能够认知事物彼此存在的关联性与差异性,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数学当中几何的概念与原理的理解.

三、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愿望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在游戏活动当中学习与其身心的特点相符合,借助于创设与教学相关的游戏情境,将数学知识寓教于乐地融入游戏当中,使得学生可在游戏当中潜移默化地来进行学习,并以此来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寻找规律”之时,教师可创设出以下游戏情境来进行学习:使用一个大纸箱,用纸片分割出12个隔断的小空间,并交替放置红色与白色的木棍在隔断的小空间里,教师宣布:在今天的学习当中让同学们来做一个“依次发现”的小游戏,让大家来学习一种新知识,让班长从大纸箱的第一个隔断的小空间里取出木棍,教师在旁边提问:“同学们,这是哪一种颜色的木棍?”学生们回答道:“红色木棍.”教师又示意班长依次取出木棍,班长在大纸箱里又取出一个白色的木棍,教师问:“这又是哪一种颜色的木棍?”学生们回答道:“白色木棍.”经过了多次的游戏之后,学生们会认知到红色木棍与白色木棍出现交替显现的规律.

四、创设问题情境,体验成功的快乐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问题,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多方位、多角度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例如,讲授“平移”知识时,教师可为学生创设“金鱼吃小虫子”的童话情境,巧妙地设计“小鱼金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小虫子”这一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金鱼中有特征的部位,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分析、探索、比较、感悟。尽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挫折,有怀疑,有失误。但创设这样的情境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判断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五、创设讨论情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低年级学生由于概念贫乏,思维缺少灵活性,常常按固定的模式去理解。在解决问题时,有的同学一看“一共”就是加,一看“还剩多少”就是减,凡是题里出现的数字,全都用到算式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每道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找出数量关系,或画出线段图,从中理解题目中的条件和数量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讲一讲,议一议,说一说,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引导和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创设情境是一个不断发现、积累和创新的过程,在生活中养成观察、积累的习惯,在实践中,要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让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论文作者:曹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月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学习情境创设论文_曹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