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183;反思#183;历练#183;成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丙戌岁末,广东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研讨会在美丽的滨海小城湛江举行,嘉宾咸集,精英荟萃。我本人非常有幸地在此次会议中与三位教师同台献技,讲授了《历史》选修6中有关“秦始皇陵墓兵马俑”的内容。以下是我从准备到登台讲授再到课后反思的完整历程。
一稿初成: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初接选修课的示范性教学任务,心中怎一个愁字了得!苦恼与困惑主要有两点:第一,如何定位与呈现示范性选修课教学?按《课程标准》规定,选修课“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所以从理论上讲,我以为,相比必修课,选修课的教学无论是对内容的处理还是对方法的采用都可以更大胆一些。然而,此次教学的授课对象是湛江的学生,与我素昧平生,因此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呈现方式仍然要结合常态教学的实际。如此,又如何显现出示范性呢?第二,教学设计应如何突破自身固有的思维定式?有人说:“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此话不假。由于之前我曾在新课程教学设计方面做过一些探索,尝试并采用过不少新的教学理念与手段。然而,当面对又一个全新的任务时,难免还会有黔驴技穷的恐慌。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打破陈规另辟蹊径呢?这是一个难题,着实让人头痛。
时间紧迫,不容我多做思量,只好骑着驴找马吧!我的初次设计便按照以下“三步曲”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首先,圈定课题。一个好的选题是示范性教学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我对此深有感触。资料翔实、人尽皆知的不一定就是好选题,因为这样的选题容易让人陷入窠臼,难以出彩。怎样的选题才适合本次教学展示呢?数番斟酌之后,我选定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中的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内容。原因在于:该课题属于中国历史文化系列,学生对之既熟悉又陌生,具备一定的认知水平,但又缺乏更深层次的了解。这种状况应该适合异地授课的教师吧?另外,此课题具备闳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背景,教学过程更能彰显历史文化韵味。如果从文化思想的角度深度开发该课题,或许能弥补我在此方面的不足与欠缺,也算是一种自我突破吧。
其次,寻找课魂。一节成功的历史课需要具备内在的灵魂,其灵魂可以是一种教学理念、一种史学精神、一种研究方法,有了它,教学就能彰显出有如生命机体一般的张力,达到“神秀”的最高境界。在起初的构想中,我曾想将课文子目的逻辑关系作为课魂,后来发现,这种逻辑线索只是教学的骨架,以此为魂,最多达到“骨秀”的次优境界。为求得“神秀”,还需殚精竭虑地思考与探寻啊!此刻,我方才体会到什么叫“书到用时方恨少”!可能是灵光突闪吧,突然想到本课属于模块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系列,而模块五“探索历史奥秘”系列中的某些理论或许能指导本课的学习。在认真研读模块五后,用“一种浓缩的、类似于考古学家发现和研究的方式”来观照本课教学,以之作为课魂的想法便产生并逐渐成熟了。
最后,搭建课体。这里所言的课体是指教学流程设计,它是课魂的载体与外在表现形式,其搭建思路既有赖于课文本身的子目结构,同时还需要教师参照《课程标准》精神进行“二度创作”。《课程标准》对本课题的要求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了解和考察世界文化遗产,有助于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也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地位”“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概况,感受古代中国工艺、美术、造型等方面的高超技艺”。其中,前两则是课题所隶属专题的宏观要求,后一则是对本课题的具体要求。对于本课,岳麓版教材以“神秘的秦陵地宫”“精美绝伦的兵马俑工艺与造型”“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三个子目呈现,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这种呈现方式是严格按《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编排的,但对《课程标准》宏观要求的观照却略显欠缺。在起初的设计中,我基本按照教材子目顺序进行处理,教学流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德国青年痴迷兵马俑成狂,跳入坑内扮秦俑被抓。
教师提问:听了这则趣闻,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在中国,有一个地方,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万众瞩目,令人神往的,那就是秦始皇陵兵马俑。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将走入这个神秘的地方,通过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概况,感受古代中国工艺、美术、造型等方面的高超技艺。触摸古人的心跳,聆听祖先的足音!
二、秦始皇陵·亘古的谜团
教师:秦始皇陵,顾名思义,就是秦始皇的陵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撒手人寰。这位骄横跋扈、性情不定的始皇帝,生前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身后留下的陵墓依然扑朔迷离、成为考古史上最难破解的谜团之一。我们今天学习这一主题,旨在通过了解帝陵的概况,思考帝陵之谜,学会探索历史真相的方法。
1.帝陵的方位
教师:距古城西安以东约20公里处,有个叫临潼的地方。据说秦始皇巨大的陵园当年就位于临潼东侧。由于长期的天灾人祸、明挖暗盗,陵园的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现在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个高耸如平顶金字塔的封土堆。面对这个默默矗立了两千多年的土堆,人们不禁要问:帝陵是否位于封土堆之下?地宫的保存是否完好?秦始皇依然躺在棺椁中吗?这是秦始皇陵的第一个谜团:悠悠帝陵今何在?
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总结。
2.帝陵的结构
教师:《史记》中,对秦始皇陵地宫也有比较详细的描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截至目前,考古工作尚未触及陵墓的敏感区域,陵墓的许多秘密也只能停留在遐想阶段:帝陵地面部分范围有多大?帝陵地下部分有多深?地宫的结构是否真如《史记》所载?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也不知耗费了几代考古学家的心血,至今仍无确切的定论。这是秦始皇陵的另一个谜团:帝陵结构知多少?
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展示模拟的动画与三维图。
教师提问:秦始皇陵的规划思想?(“事死如事生”建陵“若都邑”)
3.总结:“二重证据法”和跨学科研究
教师:在我们探索秦陵真相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方法或知识?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第一,探索历史可以采用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第二,探索历史的真相,跨学科研究非常必要。(文学、社会学、人类学、统计学、信息技术等,对历史研究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地下珍宝·艺术的奇葩
教师:事死如事生,建陵“若都邑”!秦始皇陵地下珍宝无数,既有他生前指挥的千军万马,又有他车驾巡游的铜车马,还有象征皇家园圃的珍禽异兽,以及反映宫廷娱乐的百戏俑。这些堪称艺术奇葩的地下珍宝,向人们展示了那个具有非凡魅力、活力四射的帝国文化背景。在这个部分的学习中,我们将通过欣赏珍宝之美来感受秦朝的辉煌历史与秦人的聪明智慧!
1.“千人千面”的兵马俑
教师:1974年,几个农民无意中发现的兵马俑震惊了世界。人们发现出土的兵马俑没有一个是完全相同的。他们有的神色严峻,有的表情镇静,有的注目凝思,有的充满稚气。千人千面,神态各异。
2.精美华丽的铜马车
教师:铜马车按照实物1比2的比例精心铸造。前面的一乘称为1号车,后面的一乘称为2号车。1号车又称立车或高车,2号车又称安车。两乘均为单辕双轮,前驾四匹马。2号安车很是精美,车上不仅有可以开合的小窗,还有精美的图案花纹。这辆车由3000多个零件组成,有的零件重量甚至不足1克。如何制作,如何焊接?即使在今天也属于高难工艺。
3.惟妙惟肖的珍禽
展示珍宝图片。
教师提问:面对这些珍宝有何感触?什么原因使秦人能够制造出这样精美绝伦的珍宝?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根据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
4.小议:是打开始皇陵墓的时候了
教师:面对这些珍宝,人们总不禁会想,如果现在就打开始皇陵墓,我们将会看到多大的一个宝库!前段时间,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在他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是打开始皇陵墓的时候了》的文章。该话题一出,立即引起网友的关注,截至当前,点击量超过了25万。跟帖评论者很快分成赞成和反对两大阵营,双方互陈观点,热闹非凡!下面我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你们认为现在是打开始皇陵墓的时候吗?
学生代表陈述观点。
教师总结:由于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在我们没有十足的把握前,还是应该将尊重历史、保护文物放在第一位,将它们完好地留给子孙后代。
过渡:尽管我们现在还无法一睹始皇陵地下珍宝的真容,但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兵马俑军团,还是为我们揭开了神秘地宫的一角。兵马俑之所以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除了其精美绝伦的工艺,还因为它为我们研究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下面,就让我们透过兵马俑这个门缝去窥探那个强盛的帝国。
四、兵马俑·复活的军团
教师:2000多年前,秦始皇的军团曾是地球上最为强大的战争机器。2000多年后,他的地下军团依旧能让世人屏住呼吸,肃然起敬。尽管他们的存在,从未见于史书的记载;尽管这八千人马,在地下埋伏了八十万个黄昏和黎明,但重见光明之日,他们依旧面向东方,整装待发。我们这个部分的学习主题就是借助秦俑之魂(结合大量视频资料)来修复一段逝去的历史记忆。
1.军阶划分——威武之师
教师:在众多的兵马俑中,专家发现他们的身高与装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身材魁梧、头戴漂亮的鹖冠,身披精美的鱼鳞甲(将军);有的头戴双板冠,身披彩色的护胸甲和鱼鳞甲(中级军吏);有的头戴单板冠,身披无彩色图案的大片铠甲(下级军吏);有的只是简单地束发挽髻(一般士卒)。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这些差异表明他们在军队中的不同身份与地位。证明当时的秦军已经有军阶的划分。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等级分明、秩序井然的威武之师!)
2.兵器品种——血色青铜
教师:在兵马俑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青铜武器库。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秦剑——专家认为秦剑是青铜剑铸造工艺的顶峰,它的长度、硬度和韧性几乎达到了结合完美的程度,攻击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强。据司马迁《史记》记载:秦始皇只一击就使刺客荆轲倒地不起,燕国也随后灭亡。
青铜铍、青铜戟、青铜矛——它们都是古代的长柄兵器,可以用于直刺和横击。长柄已经腐化,但是枪尖部分在寒光中依然向世人展示出当年的威力。
铜弩机——这是一种由弓发展而来的远射武器,跟现代步枪有许多相似之处。专家认为,秦弩的射程应该能够达到300米,最远的甚至在900~1000米左右。现代步枪的射程1500米。冷兵器时代,秦弩可以说是最先进的武器;2000多年前,秦已经大量用弩来装备正规军。
箭头——秦人的箭头一律切割成三个锋利的棱角,在击中目标的瞬间,箭头就能够穿透铠甲,直达人体。
教师提问:这些武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青铜制造。当时,人们还不能熟练地使用铁。因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秦,就是在血色青铜中铸就辉煌的)
3.兵种类型——所向披靡
教师:有了强大的武器作后盾,秦国兵种配备齐全,有弩兵、步兵、骑兵(战士身材修长、神态机敏,独特的皮帽紧紧地勒在下颚上;战马133厘米,一纵一丈六=5米)、战车(战车车体窄小,由四匹马拉动。战车上的士兵配有戈、矛等刺杀兵器,冷兵器时代,相当于装甲车与坦克)。齐全的兵种与配备,使秦军所向披靡。
教师提问:秦代的骑兵与现代的骑兵有什么区别?(由于缺少马镫,秦代的骑兵还无法像后来的骑兵一样,挥刀舞枪冲击敌人。他们的任务很可能是监视对方的动静)
4.兵阵格局——严阵以待
教师:秦军战士如何使用青铜兵器,如何协同作战?兵马俑,这个凝固的地下军团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一号坑军阵由车、步兵组成矩形联合编队。九个过洞内4个武士一列,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主体军阵。军阵主体面向东,最前面三排武士为弩兵先锋,在南、北两侧及主体军阵尾端,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
教师提问:为什么军阵主体面向东?(当年横扫六合的阵势)为什么弩兵先锋排列成三排?(轮番射击)。为什么南、北两侧及主体军阵尾端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以防侧尾受袭)
教师:二号坑军阵是一支由战车、步兵、弩兵和骑兵组建的特混编队。图中,黄色部分为弩兵阵,红色部分为骑兵与车兵混合编阵,蓝色部分为步兵与车兵混合编阵,绿色部分为车兵阵。
教师提问:一支纯粹由64辆战车组成的部队意味着什么?(由于没有步兵跟随,他们完全可以跟上骑兵的速度,风驰电掣一般杀入敌人阵地)
教师:三号坑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手持仪仗武器的武士俑,从布局看,应该是统帅三军的指挥部。
教师提问:为什么没有指挥官?(秦代的军事制度,平时军队主帅位置虚设。一旦需要出兵作战,临时命将,而将调兵遣将的信物虎符授予统帅)
过渡:相信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对秦军的实力有了全方位的了解。《诗经·秦风》中收录了秦国一首慷慨激昂的军歌:“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它反映了秦国士兵饱满的战斗热情与强大的战斗威力。这个无往不摧的战争机器究竟是如何横扫六合,一统中国的?下面让我们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一起来模拟一个历史的片段。
五、体验历史·长平之战
教师: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场空前的战役。秦国和自己最强大的对手赵国都集结大量兵力,准备在这里展开决战。尽管赵军也是一个强大而可怕的对手,但在秦军的冲击下却不堪一击,溃不成军。这场战役不仅决定了两国的命运,也决定了整个战国时代的政治格局。
教师总结:下面,请大家在音乐的伴随下神入历史,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名秦军的士卒,你将摆出怎样的阵容,如何击败对手?
学生发言。
教师播放视频;展示“长平之战遗址赵军尸骨坑”。
教师:同学们,当我们今天为秦国的战争机器发出惊叹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当年这部机器给人们带来的伤痛。这些人,既包括赵国的士兵,也有秦国的士兵,还有他们的家人以及许多无辜的平民。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在凝重的音乐声中走进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假设自己是一名士兵,或一个平民,或一个工匠,等等。设想一下,自己会有怎样的经历。
教师:相信同学们在经过一番设身处地的思想与体验后,再重新打量秦国这部“战争机器”,又会有很多新的看法。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讨论,谈谈你对秦国这部“战争机器”的看法。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同一件事情,由于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与角度,所以人们的解释也不相同,这是正常现象。但哪种解释更具说服力,还是要看对史料的占有是否充分,对史料的理解是否准确。研究历史,只要头脑中有明确的“问题”,就能从历史中获得智慧,吸取经验教训。这也是历史学科的魅力所在!
六、结语
教师:1987年,秦始皇陵墓与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审标准是(略)。
秦始皇陵墓与兵马俑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当之无愧!它不仅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富,也是留给全人类的财富!我们应该如何保护?
一稿初成后,省教研员魏恤民老师、市教研员宾华老师以及我的科组同仁们通过看、听、评、议,对此稿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如何角色定位?在一稿中,教师陈述多达四千字,这意味着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不少于40字/分钟的语速进行“演讲”,角色已经类同于博物馆讲解员、景点导游。学生在我绝对强势的语言“轰炸”下,自我判断能力完全迷失,只能机械地跟随我走马观花地“游”完一个个教学环节,一堂课下来,不论是我还是学生都疲惫不堪。
其次,如何有效设问?这是教师教学技巧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在一稿中,有许多教师提问,看似有道理,其实没必要。如在导入中,当学生听完“马林事件”,教师随即提问:从此事件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这一设问因无铺垫而显得突兀,不仅学生无从回答,甚至连听课的教师都理不出头、找不到北,这个问题是为互动而互动、为过渡而过渡、为提问而提问的“假问题”“空问题”。类似的“问题”在一稿中还有几处,不一一列举。
最后,教学的宗旨是什么?前文已经提到,在我最初设想中,希望用“一种浓缩的、类似于考古学家发现和研究的方式”来魂系本课教学,可是,此精神宗旨已经湮没于大量的教学内容之中,原本的画龙点睛之笔反被蒙上画蛇添足之嫌,教学流程既松散又臃肿,有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总之,完成了一稿,原本的很多想法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要想拨开云雾见天日,还需大调整,甚至是大换血啊。
二易其稿:瑶琴奏新腔,嘉宾同品菊
再易其稿时,针对初稿中的问题,我首先明确了两点认识:第一,在引领学生学习文化遗产内容时,教师绝不是博物馆讲解员或是景点导游,而是指引学生领略遗迹的“路标”。如聂幼犁教授所说:“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人’,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和鼓励他们除了了解、欣赏、感悟史学业已‘走进’的文化遗产以外,还要学会怎样‘走进’文化遗产,领会史学的智慧和魅力。”第二,教学流程力求突出两条主线:一是了解并感悟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价值与魅力;二是学习发现与研究历史的方法。针对这两条主线,本课设计要进行大胆取舍,学生通过看、听、想能自主掌握的内容不再面面俱到地讲授,只将与主线相关的内容收纳到课堂的讲授之中。在以上认识的观照下,再度“出炉”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图片新闻:德国青年痴迷兵马俑成狂,跳入坑内扮秦俑被抓。
教师:对于这件事,老师的感慨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究竟有怎样非凡独特的魅力使一个外国人能不远万里到了中国西安,不顾一切地跳入俑坑?今天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通过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概况,解析它的魅力所在!
二、秦始皇陵·亘古的谜团
步骤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形成对秦皇陵的初步印象。
步骤二:教师通过补充资料,加深学生对秦皇陵的印象。
①地图中的帝陵。
②影像中的帝陵。
③文献中的帝陵。
④电脑技术模拟的帝陵。
⑤科学考古探测的帝陵。
步骤三: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成果与方法。
①结合前面的学习,用你的语言描述秦始皇陵。(方位、建筑、风格……)
②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帝陵?
学生回答。
步骤四:教师介绍“二重证据法”和跨学科研究。
三、兵马俑·复活的军团
步骤一:播放视频,介绍兵马俑坑的方位。
步骤二:播放视频《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步骤三:引导学生根据视频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思考1.秦俑雕塑体现的艺术特点。
思考2.一号坑军阵的特点。
思考3:从布局上看,二号坑与一号坑有什么不同?从作用上看,三号坑与其他坑有什么不同?
思考4.出土文物反映秦军有哪些兵种与武器?
教学过渡:了解这些信息对我们学习历史有什么帮助?
步骤四:指导学生根据历史信息解释历史现象。
案例分析:长平之战。(学生想象、讨论、回答;老师总结)
四、课堂总结
教师提问:经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觉得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价值何在?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因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独特价值与魅力,所以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成为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审标准是(略)。请同学们判断一下,秦始皇陵墓与兵马俑符合哪几项条件?
学生判断。
结语:以下是世界遗产委员会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评价:“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同学们,秦始皇兵马俑不仅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富,也是留给全人类的一笔财富!对于这笔遗产,我们一定要好好守护,将他们留给子孙后代。
经历“瘦身”的教学流程,“精、气、神”都焕然一新。二稿敲定了,但离最终踏上讲台剩下不到二十四个钟头,时间紧迫,不容我再多做思考。重奏新腔的设计是否符合课改与《课程标准》精神,心里仍旧没底,只能在暖冬的湛江,交与嘉宾们共同品析这盆“雏菊”了。
附:专家点评(据湛江师范学院附中的录音整理,未经专家审核)
《历史教学》杂志任世江主编点评:
这节课我和大家一样,十分兴奋。选修课与必修课不一样,新课程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想,这节课做到了。这节课很精彩,唐老师可成为全国的优秀老师。
唐老师的教学语言非常干净,并且抑扬顿挫,没有拖沓的现象。唐老师的语言非常精炼,能对学生形成感染,该笑的时候笑,该放的时候放,该收的时候收。中心抓得很好,能从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的角度去开发。
把握住选修课要讲什么,内容要适度。
首都师范大学赵亚夫教授点评:
对课标贡献最大的是我们老师,新课程的理念要通过我们的教学来传递给学生。选修课和必修课不一样,选修课有各种各样的处理方法,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历史课要带领学生来认识历史,形成历史的认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对教学的认识,教学的态度,语言功底,都非常好。但还存在不足,这样的不足,是所有老师都有的,不是针对某个人,具体如下:
导入花了很多的心思,导入究竟要说什么?不是为了导入而导入,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要回过头来反思:为什么设计这个导入?
课堂是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最后学到什么。老师补充这样的资料,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预设。老师的补充资料逻辑性很强,可惜太快了,从打出资料到回答问题,学生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叫学生说出来,能谈出来吗?你的学生太棒了!这几分钟的时间能谈出来吗?孩子还没形成你要形成的概念。老师要有三次预设:课标预设、教材预设、设计预设。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兵马俑,独一无二,你是出色的老师,可以再拔高一点。兵马俑的技术之高,今天工业化文明这么高的程度也无法达到。
唐老师的语速太快了,孩子的思维跟不上。这节课是让学生感受、欣赏兵马俑,最好用妈妈的语言,妈妈的语气。什么是妈妈的语言?即用最自然的语言,用最寻常的语言和语气看待最不可想象的东西,可以形成反差。
找出的材料出自《史记》的什么地方呢?要严密些。这堂课在细节、语言、环节上还要更精雕细刻些。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任鹏杰主编点评:
唐老师上的课无可挑剔,语言准确,抑扬顿挫,讲、读、看、思这几个环节,做得非常好。教态自然,诱导学生学,诱就是“骗”,骗学生一步一步地上当,哈哈!
只了解兵马俑的知识还不够,还要知道知识本身背后的文化信息。如秦始皇为什么要修如此庞大的陵墓。把来世看得和今世一样地生活,一种“事死如生”的思想,这就是根由。挖掘历史背后深层的东西,给孩子们以思想很重要。秦始皇陵不仅仅是历史文化遗产,其背后的教训更重要,教训是更大的财富。……秦始皇把死看得太重,不注意现世老百姓的关怀。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知识、意义是在教与学的互动、协商中产生的。参与就是学习,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学生参与的程度:他们体验了什么、思考了什么、获得了什么。
三思终稿: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湛江会议结束后,我根据专家们的建议在二稿的基础上,进行了内容的修正与格式的完善,并在聂幼犁教授的指导下,对终稿进行了再认识、再学习与再思考。经过几轮的打造,最后的心境只能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来形容了。先谈谈“行到水穷处”、回望过来路的感慨吧。亲历课改三载,有不少体会与心得,主要在于自身的“三个变”,即观念变、角色变、方向变。
观念变。2006年在东北与同行们交流课改经验时,我曾用王国维先生的为学三境界来比喻课改三年的观念变化。由于当时认识不足,对之语焉不详,通过爬梳与思考,现在可以略陈一二了。课改初期,是一种白手起家的冲动与激情,每每“独上高楼”之时,都恨不得要“望尽天涯路”,将各种新理念与技术手段都添加到教学设计中,甚至为这样一些外在形式的工作“衣带渐宽终不悔”。可是走到今天,“蓦然回首”,我却发现这些表面的喧哗并非历史教学实质,历史学科有其独特的思想性与厚重性,所以,课改的本质应该是让学生学会如何领悟并体会这种思想与这份厚重,或许这才是我“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在“灯火阑珊处”觅得的课改真谛吧。正是有了这种观念的变化,在此次示范教学中,少了一份炫技的心情,多了一份平实的感悟,少了一份花哨的追求,多了一份务实的态度,力求实践一种用历史学科本身的魅力来感染课堂的教学艺术。当然,要达到这种更高层次的境界,对于我这个教学新丁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角色变。本次示范课的备课历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初稿中,教师是导游,学生是游客,学习过程是走马观花的游历。再稿中,教师是路标,学生是探路者,学习过程是发现探索之旅。两相对比,肯定后者才是符合课改精神的选择,可是要从第一种路数“跳”到第二种上来,实现角色的变化,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需要教师“忍痛割爱”,甚至“大义灭亲”。此言并非夸张。为准备这次教学,光是书、刊、影像资料,都排满大半个书桌。备课到最后,自己也几乎为兵马俑痴狂至神魂颠倒。在此等心境下,课堂上我最希望做的事情,就是将知道的所有知识都一股脑地灌给学生,因此初稿中教师陈述多达四千字也在情理之中。当认识到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时,我就不得不大刀阔斧地“忍痛割爱”了,“割”到最后,甚至连一些“至亲至爱”的内容都不得不砍掉,真是让人不由感叹:课改对教师而言,是一个多大的挑战啊!当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没有初稿“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再稿“质”的飞跃。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不是将教师自身积累的过程给省略掉。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需是一眼泉。尽管课改的课堂强调学生自己探索,但只有当教师这个“活路标”更详细、更立体、更科学时,学生的探索才能够前行得更远。
方向变。初涉课改时,以为只要自己是一个“无畏的拓荒者”,就可以开辟新的天地;现在再看,发现这种方向的定位似乎过于简单与浅薄。面对课改,面对历史学科,要想在此领域历久弥新,自己就必须努力地成为一个“批判的思想者”啊。所谓“批判的思想者”,既懂得不断地吸纳新观念,又知道如何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教学活动,这明智的反思习惯会让人在课改风云变幻之际,以一颗淡定的心到达“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境界。这种恒久的动力,才是一个课改前行者真正需要的吧?!就这次示范性教学而言,倘若没有对以往教学设计中所暴露问题进行批判与反思,恐怕还会在原地踏步。针对这堂示范课,专家们提出了很多意见与建议,这些又成为我继续前行的动力与方向。李惠军老师曾说:“成年人专业知识的获得是基于自身职业实践的反思、探究及同行交流。”对这句话,我算是有切身的体会了。
以上“三个变”,是三年的总结,然而总结不等于终结,事实上,在这份总结中,我又发现了很多新问题,例如,历史学科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如果将终极目的定位于现实关怀与人文关怀,那又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实践它;做一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除了习惯性的反思之外,还需要思想本身的积淀,而积淀的方向何在?每每思考这些难题时,总会有一种山穷水尽的无助。幸亏身边一直有那么多关心我成长的师长们,他们的指引让我拥有了坐看云卷云舒的企盼与勇气。
既然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那么就让我与所有的课改前行者,调整好节奏,与时代脉搏一起共振与跃升,将对历史的感动与思考进行到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