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分析与应用论文_陈明忠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分析与应用论文_陈明忠

广西建川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岩土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岩土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承担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载重,因此,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确保经过处理的地基能够满足承载力与沉降量的相关要求。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岩土工程在实际施工中的内容较为复杂,容易受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影响,容易受周边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勘查,再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确保地基处理的效果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相关需求。下文就将对岩土工程中的地基处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方法;应用

1 岩土工程的地基处理常用方法分析

1.1 土工合成材料法

土工合成材料是当前一种较为先进的土工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工作人员应合理的利用土工合成材料。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化学合成行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新型的土木材料不断被创新出来,解决了传统材料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土工合成材料主要是由涤纶、腈纶、尼龙以及丙纶等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当前这种新型土木材料在施工中应用较广,比如,土工格栅、土工膜以及土工织物等在施工中的应用。土木材料能够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材质轻便、应用简单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同时,土木合成材料还具有较好的整体性能,不仅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渗透性能也很好。此外,还能为施工企业节省一定的人力成本,节省施工材料。而在岩土工程中主要是应用于反滤、隔离、加固和排水等施工环节。工作人员在利用土木材料来进行地基处理工作时,应将土工材料等安装在地基较软的区域,或者是边坡上,对施工现场的土质进行有效的改善,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而形成复合地层。

1.2 置换垫层法

置换垫层的方法主要是指对较浅的垫层进行处理后进行压实,再进行回填,最后分层进行夯实,将垫层直接铺设到地基的表面。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是,首先,置换垫层法在施工中通常只适用于较浅的软土地基。其次,在对地基进行换填时,还应做好准备工作,对地基内的软土与暗沟就行处理,确保地基内的软弱土壤全部清理干净,然后再回填一些坚硬的砂石,增加地基的稳固性,增加了地基的承载能力,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持力层,使地基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同时,由于砂石具有坚硬的特性,因此将其用于回填后,还可以与垫层下部的土壤共同承载地基,进一步加强了地基的稳定性。此外,由于砂石具有较好的透水性,因此,在将其用于处理地基时,还能降低地下水对地基的不良影响,确保地基的稳固。目前这种方法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使用较为普遍,保证了建筑工程的地基质量。

1.3 机械强夯法

机械强夯法主要是利用夯实机械来对地基进行反复夯实,确保经过处理的地基能够满足岩土工程需要。这种方法本质上是通过将夯锤提高的一定的程度后,再将其放下,利用其自身下降产生的动能给地基带来冲击与振动,确保地基内的土壤能够更加密实,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承载工程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通常会采用这种方法来进行碎石土、砂土以及低饱和度的土壤与粘性土、填土等。这种地基处理方法不仅具有较好的施工效果,同时还具有成本较低,施工时间较短的优点,当前,这种方法在进行公路机场、房屋建筑工程中使用较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特殊岩土工程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2.1 填充法

主要适用于土层较为薄弱且容易形成积水的洼地。在采用填充法进行岩土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时,主要方法是指将砂砾石块等填如软土地基,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抗压能力,增加承载力的目的。工作人员应注意对石块的合理选择,应优先选择片状石块,从而确保受力均衡,此外,石块本身就有较强的伸缩性和抗压性。此外,在实际施工中,工作人员还应对体积较大的石块先进行粉碎处理,并分层对软土地基进行填充,再通过压路机进行压实工作。而填充法的优势在于施工方法简单且填充材料具有成本低且来源广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能有效提高施工现场地表的平整度。

2.2 固化法

主要是指在岩土工程的地基中灌入化学溶剂与胶结结构的化学物质等,并进行拌和,确保的地基能够与化学溶剂、胶结结构的化学物质进行有机融合,进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确保地基具备应有的承载能力。通常工作人员会利用水泥、水玻璃以及纸浆液等作为胶结材料,将其灌入软土地基中,增加土壤之间的粘结力,进而增加软土地基的抗压性能,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渗水性。现阶段我国岩土工程中的地基固化方法主要包括压力灌浆法、旋转喷法以及深层搅拌法等。

2.3 振实挤密法

通常来说,挤密法能够满足对各种类型软土地基的处理需求。在通过挤密法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主要是通过将石粉等掺入软土地基中,再进行夯实工作,从而达到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以及耐压能力的目的。其主要操作方法为,通过车辆等对石粉与软土进行融合碾压,从而形成硬土层,确保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这种挤密法主要是将夯实法与填充法进行融合而形成的,其优势在于既能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又能保证施工现场表面的平整度,且后期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但是挤密法的缺点也比较明显,那就是对于施工技术要求相对较高,造作方法较为复杂,需要工作人员严格控制石粉与软土的融合比例。

2.4 高压喷射注浆法

对于那些粘性土、淤泥、黄土、极易土体颗粒间孔隙较大的软弱土质进行处理时,一般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主要是指通过高压喷枪将水泥浆或粉煤灰浆等浆液注入软土地基中,对其进行加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工作人员在实际施工中应以土层软弱程度为依据,确定好打孔的合适深度。并通过持续旋转的喷射将泥浆注入孔内,直至形成圆柱形桩体,再将其与衬垫层间的土层进行结合,最终形成复合式地基。其优势主要在于操作方便,技术简单,成本较低等特点。而缺点则表现为,一旦工作人员没有采用旋转喷射方法进行注浆,就会导致软土地基出现固结状态,影响施工效果。所以,在通过高压喷射注浆法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必须提前计算出注浆量并确认注浆土层,才能保证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2.5 新型地基处理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如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高压水切割消淤法以及劈裂注浆法等。企业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还应与时俱进,通过合理的运用新型地基处理技术,提高对软土地基的处理能力,保证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在逐渐加快,同时人们对于建筑行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为建筑行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此,企业应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而岩土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其中的地基处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应受到重视。工作人员在进行地基处理时,首先应对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进行勘查,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做好地基处理过程中的各环节工作,确保地基处理技术的效果能够发挥出来,增加地基稳定性,增加地基的抗压性,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满足岩土工程的施工要求,为建筑工程质量打下良好基础,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解磊,吴正.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分析与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0):270.

[2]张成学.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2):230~232.

[3]魏跃广.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24):107.

论文作者:陈明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  ;  ;  ;  ;  ;  ;  ;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分析与应用论文_陈明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