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数教学与第二课堂结合,是一种教学的好形式。
关键词:小数;第二课堂;结合;效果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254-01
什么是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受课堂45分钟的局限。可以在放学后,可以在双休日,可以在家里,可以在图书室,可以在生活的任何环境里进行教学活动。
在学习内容上不受课本的限制。如可以有音像材料、乡土教材或与所学课本有关的课外读本,可以进行学以致用的知识实践。
再从素质教育的教学观来看,第二课堂大有益处,传统的教学观是以三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为标志的,强调的是学习结果,素质教育的教学观从注重学生外在的变化(注意的集中,记忆的牢固等)转向注重学生内在变化(自我认知结构的内化和学生情境的培养等),强调的是学习过程和培养学习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第二课堂正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比如教师布置实践课题,自由研究题,学生在课外自由地进行。从形式上看没有面对面的教与学,但只要激发了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就应视为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其实在实践中,第二课有时教师也亲自参与其中,如亲临现场的实践指导。
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可以出一些有趣而费恼筋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放在课堂上进行太费时间,放在课余进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也不受独自思考或多人合作的限制。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深入探索。如出三个问题,数学能力强的可以全做,数学能力差的可以只做一题。也许有的用5分钟能做出来,有的要做半点钟,但他们都可以达到穷尽自己的能力去做,这在课堂上又“一切刀”的教学方式是办不到的。
这类题举一例便可见一般。如:智辨帽色
爸爸要考一考他的四个儿子。他拿出六顶帽子,告诉儿子们,其中三顶是红的,两顶是蓝的,一项是黄的。然后,将四个儿子按大小顺序一大儿子在前,小儿子在后,排成一列。
接着他将其中四顶帽子(不让本人看见颜色)分别给四个儿子戴上,藏起其余的两顶。他开始问小儿子:“根据前面三顶帽子的颜色,你知道你戴的帽子是什么颜色吗?”小儿子想了一想,回答“不知道”。再问三儿子:“根据前面两顶帽子的颜色和你弟弟的回答,你知道你戴的帽子是什么颜色吗?”三儿子也回答“不知道”。同样问二儿子,回答仍是“不知道”。最后问大儿子,大儿子思索了一阵以后,说出了自己帽子的颜色。爸爸肯定了这个答案。
你说,这个答案是什么?大儿子是怎样判断的。
本题培养的是“用排除法推理”的能力。
例二,隔河测宽度。
这种测算技术,在实际运用上有的是现代高科技仪器,但让学生用几何方法(用简便的设施)进行实践,目的是体现对原理的运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指导:我们在课堂学过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隔河测宽度,但那是画在纸上(或黑板上)的图,今天要你们操作的是回家选择一条实际的河进行测量。可以几人为一组,可以一人单独进行,做完后,我要选择一处进行实地测算检验。
此题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精神,既可提升学习兴趣,又能复习巩固知识。老师用“实地检验”来使学生养成自觉认真的学习品质。这种品质也是适应未来社会的社会素质。
例三,利用辅助工具,在树下测算树的高度。
原题:平地上有一棵树,不知其高,怎样不接触树的顶端,在树下测算出树的高度?
此题先在课堂上讨论出方法,再布置为课外实践题。
通过讨论,得出两种方法。
方法一,利用树上地上的影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测算。操作如下:
树的阴影里立一根短竹竿,使它的影子的端点与树影的端点重合。这样树的顶端点、竹竿的顶端点与它们阴影的端点正好在一条直线上。(因为太阳光线是直线)由于树和竹竿构成了竖直方向的两条平行线,它们又都垂直于地面(水平线)这时,光线与树的夹角与光线与竹竿的夹角相等,树和竹竿与地面形成的角都是直角,便构子两个相似三角形(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其中有一组锐角相等,这两个三角形相似)。这时,树高与树影的比等于竹竿高与竹影的比,设树高为X,则:X:树影=竹高:竹影。树影、竹影、竹高可以测量获得,解此比例便可算出树高。
此解法需具备阳光充足(出现树的光影),而不具备这一条件时又怎么办呢?
方法二:一个人站在树前一定的地止,在树与人之间的地上放一面平面镜,人移动位置,使眼睛恰好能从镜子里看到树的顶端,这时就构成了两个相似三角形。原理是:1、平面镜在地上呈水平向,眼睛所见树顶是树顶端的光线射入镜面又反射到眼睛里。树与人呈竖直方向垂直于地面(水平方向),都是直角,光线与镜面的两个夹角相等(光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所以两三角形相似,所以树高:人高(齐眼)=树头到镜面距离;人足到镜面的距离。
设树高为X,只要量得其余三项的长度,解这个比例,就能求出树高。
此题的意义有两点:
(1)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遇到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2)它启示学生,要学好数学同时还要学好其他学科,如本题就涉及到物理的光学原理。
以上虽已在课堂讨论,但只是纸上谈兵,将它放到课余去实际操作,可以得到课堂上得不到的东西。
其中一点就是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满腔热情地进行深入探究,使思维得到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岳欣云.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中的哲学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2(9):101-105.
[2]刘博.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若干思考[J].文理导航旬刊,2013(5):34.
论文作者:唐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角形论文; 的是论文; 竹竿论文; 儿子论文; 帽子论文; 学生论文; 第二课堂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