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附属润城学校)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了当前教育的首要目标。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仅来自于学校的学习成绩,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完善的人格、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以及健康的心理等,而这些素质的培养是需要学校与家庭的同步教育才能完成。主要针对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家长;合作;应用管理
家庭与学校,是关乎初中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环境学习和受教育过程中,家长与班主任的有效合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能依托双方的力量,构建相互监督、互为依托的教育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效果,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
一、以往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班级管理的统筹者,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管理教育,在与家长展开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能够对“合作”结果产生影响的元素不仅包括双方的态度、交流的平台,同时还与社会大环境与教育背景拥有莫大的关系。在以往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所呈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双方教育观念的不统一
应试教育理念根植于传统教育环境当中,深深影响着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在这种思维的作用下,一部分家长仅仅关注学生的“分数”,对学生个体能力方面的培养不予过多的关心,这是造成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出现沟通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双方给予彼此的信任度有待提高
在家长与初中班主任“合作”的过程中,二者彼此之间都拥有双重的“身份”,班主任既是学生个体成长的教师,同时又是学校的工作人员;家长既是学生成长的监督者和管理者,又是和学生拥有血缘关系的至亲——这促使家长和班主任在各自的双重身份之间,难以达到有效的统一。部分家长由于本身文化素质有限、接受教育水平低,故而在教育子女方面无法得到教师的信任;而一部分家长出于溺爱孩子以及血缘关系使然,对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处事作风和管理学生的做法也不尽认同。很多班主任甚至长期处于家长质疑的目光和严格的监督之下,对学生的管理“重不得、轻不得”,使得学生的在校管理陷入异常尴尬的局面。
二、初中班主任与家长更好地“合作”应遵循的原则
(一)平等性原则
要想让初中班主任和家长之间更好地“合作”,双方之间首先要建立起平等互信的关系。一方面建立起责任平等、互相监督的“合作”理念,让双方共同承担学生接受教育、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并在互相沟通与紧密的交流联系之中,共促孩子的发展。另一方面,“平等”意味着相互信任,家长与班主任之间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系平台,定期反馈学生在校(家)的表现与学习成长状况,并将自身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提出,借助双方的力量来共同帮助和教育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参与性原则
很多家长由于教育观念较为滞后,片面地认为学校是承担教育责任的主体,自己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只需保障其衣食住行即可。但事实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所拥有的重要性是相同的,甚至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学生在校教育的延伸,而学生在校学习则是家庭教育的有效拓展。鉴于此,家长一定要充分认知自身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积极参与其中,引导或配合教师展开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自身对子女所具有的高度的信任优势,承担家庭教养责任。(三)合作性原则
良好的合作结果的取得,不仅需要有优秀的合作平台,更需要有良好的合作氛围来推动达成。而这种良性氛围的形成,需要班主任从教育主导者的角度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态度诚恳、思想积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良性的互动,赢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愿意参与或积极配合学生的监督管理工作;第二,当家长愿意“合作”,成为学生教育的共同参与者时,就需要教师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案,明确家长的责任和义务,以实际行动让家长感知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所在,充分认知在家庭教育环境中自己该怎样做、如何做才能取得最大的教育管理效果;第三,班主任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沟通工具或信息传输手段,将每天的作业、学习任务或接下来的教学管理目标,对家长进行告知,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家长的通讯组群,定期召开网络家长会,让家长洞悉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状况和教学进度,从而督促学生在学习进度上与整个班级的步伐保持一致。同时组群的建立还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家长在交流和互动过程中汲取彼此的教育经验,以多样化的思维来实现对子女教育路径的创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四)素质性原则
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在子女接受教育、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也在不断认知新的知识、接受新的领域,因此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家长之间的“合作”,积极构建“学习型家庭”,让家长不断提升个体素质,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对新事物学习与认知的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目前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善与调整,家长更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以现代化的思维和理念,帮助学生不断接受新知识、新内容,深化对社会的认知,不断成长。
三、针对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中的问题解决对策
(一)班主任和家长须转变旧有观念,实行平等交流
班主任和家长转变旧有的观念,正确认识平等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是加强解决初中班主任和家长合作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班主任和家长必须充分认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作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为此班主任和家长必须转变旧有关系,加强班主任与家长关于学生在学校和家庭方面学习情况的交流与沟通,进而使得班主任和家长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做到对症下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班主任与家长关于学生方面合作的巨大威力。
(二)完善家校合作制度,提高家长参与热情
完善家校合作制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学校通过完善家校合作制度有利于提高家长参与合作的热情,进而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促进合作的顺利进行,从而达到使家校合作发挥其巨大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葛雅萍.谈初中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8).
[2]贺志燕.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管理,2005.
[3]王岩.城乡结合部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问题研究———以长春市某中学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2010.
论文作者:蒋宏姣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家长论文; 班主任论文; 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初中论文; 学校论文; 在校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