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句子中的停顿”_句子论文

论“句子中的停顿”_句子论文

刍议“句中停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停顿论文,句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句中停顿”,也称“断句”,是一个细小的朗读技巧指导话题,很少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所以,当它的错误一而再、再而三地闯入我们的视线时,突然地意识到,不能小瞧它,它正在用它的方式提醒着我们的注意。

【课例1】

“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二下《学棋》)

学生练读时,或许因为阅读视野不够宽阔,或许是原有阅读经验的干扰,扫视时把“一边听一边看”作为一个意义语组,出现了这样的句中停顿:“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

教师听见了,拎出来纠正,应该这样读:“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

这样的停顿,对吗?

【课例2】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一下《咏华山》)

学生出现这样两种停顿:

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逻辑上这两种停顿都可以,但这两种真的都合适?没有高下吗?

【课例3】

听某班上《夕阳真美》,孩子们读书:“傍晚,爷爷/和/奶奶/带着我/去看/日落。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先且不说断得对不对,遇词便顿一顿,听课的老师心里便也跟着顿一顿。

强调读好“停顿”,能不能如此停顿?

指导句中停顿,历来是朗读指导上的重点,尤其是在低年段的朗读教学中。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家常课,少不了对较复杂的句子停顿的指导,这一切说明教师对“停顿”技能的训练有着较浓的意识。

然而,“在训练”与“科学的训练”往往不是一回事。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发现,由于教师对“停顿”缺乏正确的知识支撑从而带来不科学的指导现象,非常地普遍。

那么,“停顿”的实质是什么?“停顿”究竟以什么为准则?现在,我们重新审视上述的三个课例。

【课例1】缺失科学知识的必然

在教学实践中,可能方方面面的原因,导致有意无意地回避语文知识教学——当然包括了语法知识。不少专家认为,儿童的理性思维尚未发育,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应该是整体感悟、多读多背,重在培养语感。语文知识的教学对学生有害无益。这一观点不无道理,但如果推向极致,就不一定合适。专家的提法,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广大教师的认识,导致教师淡化了自身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思考。然而,凡是学习,背后都有对某些知识的掌握起着引导和控制作用的“元知识”,它们可以作为学习工具的知识来学习。在美国、英国的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二三年级的词汇教学,就要求介绍一些关于构词、结构的知识。这说明,简单渗透一些语法知识,对理解句子是会有很大帮助的。

回到课例1,首先,老师的断句是错误的。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应该做这样的停顿: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考虑到后半句依旧较长,学生气息够不上,还可在“看老师”和“在棋盘上布子”之间作一停顿。这样的停顿拎清了这个学生是如何专心致志的,把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的句子结构梳理得清清楚楚。

那么,这种根据语法停顿断句的方法可不可以教给学生呢?

指导长句,教师常用两种方法,一是事先在长句上做好标注,要求学生按提示停顿,并通过范读,使学生读好停顿。另一种增强了主体意识,先让学生尝试、感悟,通过实践找到恰当的停顿,再做上标注来读。这两种方法,虽有变化,但最终途径一样,就是示范引读。

示范引读、积淀语感是一种思路。然而,这样的指导总像远处天边的闪电,只突乎一现,还没有来得及展示美丽的身姿,却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有好奇的学生问为什么要这样停顿而不是那样停顿,我们能不能为孩子揭开这个秘密?

其实可以。

比如,这个长句,只要问上一问——

师:这个句子告诉我们这位学生专心致志时,同时做了哪几件事?

生:两件事,一件是“听”,另一件是“看”。(常常会这样)

师:说清楚“看”什么?

生: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

师:对,同时做两件事。一件是“听”,另一件是“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边说边把两件事点出来)

师:那么,这个句子怎么把两件事连起来说,课文用上了什么?

生:一边……一边……

师:是啊,他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干什么)/在棋盘上布子。边说边用“/”在句中作标注。

问题问完,句意梳理完,停顿标完。

这样的问题引导标注法,是借“问”帮助学生理清句子的结构,理清语组所表达的意思。长期用问题引导标注法,学生会渐渐意识到,原来句子是有结构的,表达一个意思的微小语组要连在一起,不能分开,不相连的语组之间可作短暂的停顿。其实我们就是在默默地渗透语法知识了。这样的指导教给了学生语法停顿的规则以及相关的思维。

【课例2】忽略整体语境的漠然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后半句的停顿究竟如何为好呢?

单从这句话而言,两种停顿都可以,都符合语法停顿的要求,甚至第二种划分得更细致。那么,是不是两种都完全合适呢?

别急,并不是符合语法停顿的地方都必须停顿。“停顿”中除了“语法停顿”还有一种叫“强调停顿”(感情停顿)。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作的停顿,就是强调停顿(感情停顿)。让我们结合课文语境来思考一下:“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这句话,强调的是山高,高到什么程度?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那么近,白云都在山腰间。这是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根据这样的理解读上述句子,应该强调出“山腰间”。第一种停顿,“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读来就有这样的强调意味。而第二种停顿法,“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强调了“朵朵白云”之味而消减了“山腰间”的意味。从整段话的语境来看,此句不在凸显白云之美。这样一斟酌,怎么读就更清晰了。宜取前者,而不宜取后者。第二种断法,甚至有时还会出现轻声不轻,出现拖腔等现象。

此时的停顿为的是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它基于对前后文语境的整体理解。如果教师对这段文本有着整体的感受,把握住了整体语境的方向,就能敏锐地捕捉住两种断法之间的细微差别。然后将句子放回整段文字中,指导学生弄明白整段文字所要强调的是什么意思,而后再通过对两种停顿的比较,回味思考,从而引导学生选出更合理的停顿方法。

类似这样的走个来回的指导过程,我们的课堂不可缺失。它的呈现,是在默默教导学生,“停顿”的准则除了语法,还有意义。作出什么样的“停顿”,需要理解文章整体的意义,需要作认真思考。

否则,便会出现类似课例3的现象。

【课例3】为“停顿”而停顿的黯然

不管长句短句,遇词都要停顿,机械教条,节奏拖沓,使得朗读失去了应有的灵性,变得让人黯然无语。

从发生学的角度说,“停顿”是以“连贯”为前提的,是“连贯”难以为继时产生的。朗读中的停顿,是朗读者在连贯地朗读之后,感悟到在何处停顿可以调节气息,或者可以更好地表现作品内容、结构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才产生停顿的需要,才执行停顿,并不是每一句每一处都要如此停顿。

课例3中,学生读到:“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短短的句子,学生却停顿了五次。这样的朗读能表达出什么情趣来呢?

停顿本身并不是朗读教学的目的。朗读教学在走出空洞的“感悟式”教学的误区后,切不可为“停顿”而停顿。

在此还想说,要想停,莫忘连。特别是在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气息持续时间比较短,他们首先需要的是把积累的词、短语连成句子完整表达的能力。这是学习停顿的先决条件,否则,一切对于停顿的指导都是无下位知识基础的上位学习,这对于技能学习来说毫无意义。

所以在“句中停顿”之外,我们还要注意以下技能的训练。

连读:不要逐字、逐词读,避免造成句子字化、词化的现象。

扫读:第一次没读通顺,从不通顺处重读。

读前看后:读前面的内容时,眼睛已经往后观察。让两种知觉系统高度自动化整合。

这些技能是学生读通顺、读流利的前提。

标签:;  

论“句子中的停顿”_句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